过度使用手机与脑瘤风险:最新研究解读

   2024-05-25 77
核心提示:有研究证明,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习惯把手机放在枕边、长时间随身携带等,都会增加患恶性脑肿瘤的风险。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手机辐射会增加脑肿瘤风险的观点,但要完全排除这种风险的可能性也并非易事。据介绍,有研究证明,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习惯将手机放在枕头边、长时间随身携带等,都会增加患恶性脑肿瘤的风险。"天津肿瘤医院颅脑肿瘤学主任李文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科学家也曾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来评估手机辐射的致癌性,但截至目前,尚无流行病学任何证据表明手机与脑肿瘤风险增加有关。目前尚

有研究证明,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习惯把手机放在枕边、长时间随身携带等,都会增加患恶性脑肿瘤的风险。而青少年由于耳朵和头骨比成年人小而薄,使用手机时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50%。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即使日常生活中接触电磁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与其他常见的健康威胁相比,这种影响可能非常小,不必为此恐慌。

使用手机会导致患脑瘤吗?对此,科学家还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不过,意大利最高法院最近做出了肯定的裁决。值得注意的是,2012 年,意大利最高法院也对一起使用手机导致脑瘤的案件做出了支持性裁决。

法新社报道称,在电信公司公司工作了15年的罗伯特-罗密欧,由于每周使用手机3-4小时,2010年被诊断出患有脑瘤。

手机辐射是否会增加人们患脑瘤的几率?这个问题从移动电子设备问世之初就一直争论不休。那么,脑肿瘤与使用手机之间有联系吗?手机的 "致癌可能性 "有多大?得了脑瘤意味着什么?如何预防?听听专家们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解开这些困惑的吧。

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证据

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机构将手机定义为 "可能致癌物",手机辐射被认为是脑肿瘤增加的最大原因。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评估报告,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射频电磁场可能是某些人患癌的原因,这种电磁场可能会增加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到目前为止,手机致癌还只停留在 "可能 "的层面。

"手机辐射是否会导致脑肿瘤一直存在争议。"天津肿瘤医院颅脑肿瘤学主任李文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科学家也曾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来评估手机辐射的致癌性,但截至目前,尚无流行病学任何证据表明手机与脑肿瘤风险增加有关。

李文亮认为,手机辐射与脑肿瘤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联系不大。"这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手机使用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脑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出现相应的'爆发式增长',增长率与手机出现前的数量相差并不太大。"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过去30年中,上海地区脑肿瘤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这30年恰恰是上海手机普及率井喷的一个时期。

与上世纪 80 年代相比,脑胶质瘤的发病率男性增加了 1.2 倍,女性增加了 2.2 倍。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脑肿瘤年发病人数为6210万人,上海地区为7-810万人。而在儿童肿瘤患者中,胶质瘤排名第二,仅次于白血病。周良辅分析认为,除了近年来医疗诊断水平和患者就诊率的提高,频繁使用手机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据介绍,有研究证明,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习惯将手机放在枕头边、长时间随身携带等,都会增加患恶性脑肿瘤的风险。而青少年由于耳朵和头骨比成人小而薄,他们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人多 50%。

辐射等于煮脑?

英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手机放入线虫培养箱中,在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线虫就像在水里煮熟了一样。一位专家说: "虽然颅骨能屏蔽一部分微波,但电磁辐射的穿透力很强,微波穿透颅骨后作用于大脑,等于把大脑煮熟了"。

辐射等于脑熟 "这种说法,李文亮不以为然,他说,手机释放的是非电离辐射,与x、γ射线不同,通常只会产生少量热量,临床上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并不会改变人体DNA。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科学方法证明脑肿瘤是由电磁辐射引起的,但国际上公认,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为在使用手机时,人体成为了天线的一部分,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证实,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决定影响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体接受和吸收辐射剂量的大小,因为人体本身对电磁辐射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不是一接受电磁辐射就会出现状况。当人体受到小剂量的辐射时,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承受的;比如有的人长时间打电话会出现头痛、头晕、皮肤刺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的人甚至会受其影响而影响睡眠,但这种症状不能将手机与肿瘤等同看待,一般来说,只要避免长时间接触手机或减少打电话的时间,症状自然可以减轻至消失。不容忽视的是,当辐射剂量过大或长期接触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耐受力要比成人弱得多。因此,建议家长尽量避免小孩子接触电磁辐射源。

各种原因导致脑癌高发

世界卫生组织承认手机会带来胶质瘤和听神经瘤等不良影响,但是否会导致其他癌症仍无定论。

文献显示,在人类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中,脑肿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列第二和第四位,而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约占45%-50%。

"从临床统计来看,胶质瘤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现,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胶质瘤作为一种典型的恶性肿瘤,与生物、遗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据李文亮介绍,近几十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除了这些危险因素外,还与检查手段的改进和公众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

据了解,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胶质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很多患者直到症状十分明显或难以忍受时才选择就诊。

李文亮透露,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是头痛,打手机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头痛,但这种头痛并不是头痛。数据显示,约有30%的脑胶质瘤患者表现为头痛,其中约70%的头痛会逐渐加重。此外,脑肿瘤引起的头痛通常在夜间和早晨出现,并伴有阵发性或搏动性头痛,晚期可转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值得注意的是,脑胶质瘤通常表现为前额疼痛,而小脑胶质瘤往往表现为枕部和颈部疼痛。如果肿瘤在短时间内明显进展或出现瘤内出血,患者就会出现急性头痛发作,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果长期头痛且经济条件允许,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颅脑磁共振检查,这对早期发现颅内病变很有帮助。

头颅 CT 是筛查颅内病变的 "第一道关卡",通常在 CT 发现异常后,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目前,核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胶质瘤的主要诊断检查方法。如果核磁共振成像仍难以确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筛查措施。

尚无定论的争论

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手机辐射会增加脑肿瘤风险的观点,但要完全排除这种风险的可能性也并非易事。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电磁辐射会对健康产生一些影响,但与其他常见的健康威胁相比,这种影响可能非常小,因此没有必要为此恐慌。然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其他 ws6 联邦通信委员会等机构和中国科学家还是给出了一些减少手机电磁辐射暴露的个人建议: 首先,应尽量减少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以及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其次,在不使用手机时,可以将手机关机并放在远离人体的地方,千万不要让手机 其次,在不使用手机时,可以将手机关机并放在远离人体的地方,千万不要让手机 "陪睡"; 另外,建议经常使用手机和长时间通话的人最好使用免提或耳机模式,特别是对手机辐射敏感的人,使用耳机模式可以消除使用者的自觉症状,在不使用免提模式时,尽量用左耳接听电话,左右耳交替使用;手机放进口袋时。手机放在口袋里时,尽量让电池面远离身体。避免过早使用手机尤为重要 现在,世界各地正在进行更多关于手机辐射与人体风险的大样本研究,相信当这些研究结果揭晓后,我们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