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胃镜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拿着 "上皮内瘤变 "的胃镜报告忧心忡忡,忙上医院询问真相。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研究表明,胃上皮内瘤变的胃癌年发病率为0.6%-6%,其癌变风险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但胃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中医认为,本病属 "胃痛"、"痞满 "范畴。其病因包括 1)先天禀赋不足,家族遗传史;2)久病劳倦,脾胃虚弱;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4)起居无常,经常熬夜;5)外邪犯胃,伤及胃腑;6)情志失调,肝胃不和。
对于胃上皮内瘤变的治疗,现代医学至今缺乏理想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消除症状:抑酸、胃动力、黏膜保护、根除幽门螺杆菌、助消化、补充维生素B等,也有内镜或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胃上皮内瘤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有健脾、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理气除胀、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等不同的治疗原则。方药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有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有不同证候加减组合的基本方,也有临床取得一定疗效的固定专方。
营养建议
本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气虚、血瘀、痰热壅盛是该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临床应用益气消积法中药个体化综合治疗,大部分胃上皮内瘤变可以消除和逆转。下面给大家支几招:
1、调整饮食:一日三餐有节律,忌辛辣刺激、腌制高盐食物,控制油腻,限制饮酒。
2、改变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不熬夜、戒烟、适当运动、使用公筷。
3、调整情绪:不生气,不焦虑紧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注意保暖,注意个人卫生。
5、遵医嘱:长期定期随访,定期做胃镜检查。
6、积极治疗:寻求病根,益气扶正很重要,常用生晒参、党参、黄芪、冬虫夏草、女贞子、枸杞子、白术、茯苓、山药等。病证多用半夏、莪术、白花蛇舌草、甘草、黄连等治疗。
7、辅助治疗:舌质紫黯,可用三七煮水;舌苔腻,可用米仁煮水;消化不好,可用山楂、谷芽、麦芽、陈皮煮水。
8、因人而异,辨证论治:胃上皮内瘤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一般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可复查胃镜。
中医讲究 "治未病",促进胃上皮内瘤变的逆转和消失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祝您早日摆脱胃上皮内瘤变的困扰,远离胃癌!
病例举例
男性,46岁,因胃病困扰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9年8月29日来余门诊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少数腺体轻中度异型增生。体格检查:舌质黯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
给予益气消积、理气和胃中药加减治疗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2019年12月10日复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示:慢性中度非萎缩性胃炎。
专家介绍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韩骥,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脾胃病中医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临床上依据中医整体理论辨证施治,处方严谨,善于运用中药调理各种异常体质。尤其对慢性胃炎伴萎缩、肠炎及上皮内瘤变、胃肠息肉、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