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40 岁以后,应每年做一次肾脏超声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癌症。肾脏疾病有很多,包括慢性肾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等,其中肾癌总是不为人知。
在此前热映的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中,斯琴高娃饰演的高老师因肾癌去世。台湾歌手潘安邦,代表作《外婆的澎湖湾》《跟着感觉走》也因肾癌去世,享年52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朱绍兴介绍,肾癌居男性恶性肿瘤第10位,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到出现血尿、腹痛、腹部包块时,肿瘤体积已经很大,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一次肾脏B超。
邢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邢国强说,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嘉兴16岁的中学生小芳,上完体育课后发现尿血。回家后,她告诉了妈妈。细心的小芳妈妈带她到当地医院就医,B超检查显示:左肾癌。
这可把全家人吓坏了,妈妈带着她来到国科大肿瘤医院找泌尿肿瘤外科朱绍兴主任。进一步的CT检查显示,小芳的左肾有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病灶,伴有内部组织坏死,考虑为肾脏恶性肿瘤。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她的肾癌尚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在朱主任及其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小芳成功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母细胞瘤。
90%的肾母细胞瘤在7岁前发病。
肾母细胞瘤又称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 的肾母细胞瘤发生在 7 岁之前,2 至 4 岁发病率最高,成人和新生儿罕见。
肾母细胞瘤通常是在父母给孩子洗澡或穿衣服时发现的。可在上腹部靠近肋骨处触及肿块,表面光滑,无压痛,有一定的活动度。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腹部肿块等,由于孩子不会表达,家长需要及早发现。
"如果发现孩子身体有硬块,或者孩子食欲不振,就要引起重视"。朱绍兴说,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儿的存活率可以达到100%。
40岁后每年应做一次肾脏B超检查
据中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肾癌发病率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10位。
肾癌的高发年龄为 55-75 岁,其中男性占 60%,女性占 40%。由于肾脏所在的腹膜后腔空间较大,肾癌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当出现血尿或腰痛不适时,肿瘤体积已经较大。
早期局限性肾癌主要依靠手术治疗,5 年生存率在 90% 以上。但如果出现远端转移,只能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近年来,50%-60%以上的肾癌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无症状肾癌。无症状肾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少数患者因腹部包块来医院就诊。10%-40%的患者表现为高血压、贫血、消瘦、恶病质等,20%-30%的患者因肿瘤转移而出现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会诊。
"但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肾癌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朱绍兴表示,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肾癌最重要的手段,建议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检查。
预防肾癌要注意什么
约95%的肾肿瘤是恶性的,良性肿瘤很少见。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戒烟戒酒,避免辐射侵害,防治滥用激素。对长期接触金属的工人、报刊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业和石油化工产品工人应加强防护。
2. 40 岁以后,每年应做一次肾脏超声波检查。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发霉、腐烂的腌制食品,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多吃鱼、蛋和少量动物瘦肉。
4. 肥胖、糖尿病和原发性肾脏病高危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复查。
5.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1-3个月复查一次,情况良好者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坚持综合治疗。
6.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7.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Zhu 绍兴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对泌尿外科及男性生殖道肿瘤的诊治有较深造诣,尤其在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肾上腺肿瘤、睾丸肿瘤、阴茎癌及腹膜后、盆腔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