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诊断技术及综合治疗效果,我国结直肠癌生存率显著提升:权威发布中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2024-04-12 190
核心提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使用更有效的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方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确诊结直肠癌时年龄小于 45 岁的患者比例从 2005 年的 17.9% 降至 2014 年的 10.7%。确诊为IV期结直肠癌的患者比例从2005年的13.5%增至2014年的20.5%。确诊为II期结直肠癌的患者比例从2005年的36.5%降至2014年的29.0%。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完整临床信息,包括基本健康信息、生活方式、筛查史和疾病史,以及结直肠癌诊断技术、分期、部位和治疗方案。每名结直肠癌患者使用的诊断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寿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将新增大肠癌病例约 56 万例,导致近 29 万人死亡。

此外,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残疾调整生命年(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总健康生命年,包括因过早死亡和残疾而损失的健康生命年)在过去几十年中也有所增加。

最近发表在美国癌症协会权威期刊《癌症》(Cancer)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05-2014年中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医疗服务使用情况。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何杰院士、戴敏教授和陈万青教授。

今天,我们将与读者分享该研究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2014年间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的8465名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来自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3个三级医院。

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完整临床信息,包括基本健康信息、生活方式、筛查史和疾病史,以及结直肠癌诊断技术、分期、部位和治疗方案。

在调整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 2005-2014 年期间的医疗保健使用情况。

人口统计学特征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保持稳定。一半以上的受试者为男性,男女比例为1.34:1;确诊结直肠癌的平均年龄为59.3岁,低于68.8岁的全球平均确诊年龄,且在2005年至2014年间保持稳定。

45 岁以下患者的比例有所下降。确诊结直肠癌时年龄小于 45 岁的患者比例从 2005 年的 17.9% 降至 2014 年的 10.7%;相比之下,确诊年龄在 45 至 59 岁之间的患者比例从 2005 年的 44.5% 增至 2014 年的 52.8%。

此外,37.3%的受试者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4.0 kgm2。

临床病理特征

结肠癌患者比例上升,直肠癌患者比例下降。结肠癌患者的比例从 2005 年的 37.6%上升到 2014 年的 42.4%;相应地,直肠癌患者的比例从 2005 年的 62.4%下降到 2014 年的 57.6%。

结直肠癌的发病部位在左侧和右侧结肠之间各占 5050 例,且比例稳定。在所有结肠癌患者中,49.2%为右半结肠癌,发病部位在右侧,37.8%在结肠,11.4%在横结肠;49.4%为左半结肠癌,发病部位在左侧,10.3%在降结肠,39.1%在乙状结肠。2005 年至 2014 年间,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早期诊断的患者比例有所下降,而晚期诊断的患者比例有所上升。确诊为II期结直肠癌的患者比例从2005年的36.5%降至2014年的29.0%;确诊为IV期结直肠癌的患者比例从2005年的13.5%增至2014年的20.5%。而确诊为 I 期和 III 期结直肠癌的比例则没有明显变化。

此外,腺癌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类型,91.2%的受试者患有腺癌。

医疗保健利用率

2005 年至 2014 年间,由于技术进步和对结直肠癌的更全面了解,相关诊断技术的使用发生了很大变化,CT 的使用增加了一倍,X 光的使用逐渐减少。每名结直肠癌患者使用的诊断技术总数的增加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为实施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支持。

平均而言,X 射线是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其次是阴道镜检查、经腹部超声波检查和 CT 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和经直肠超声波检查较少使用;CTC 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则更为罕见。

在治疗方案方面,结直肠癌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多样。2005-2014 年间,与单纯手术相比,更多患者接受了手术联合化疗或放疗。在此期间,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从 2005 年的 51.3% 降至 2014 年的 39.8%。

有效的综合疗法提高了结直肠癌手术的成功率,并延长了患者的5年生存期。总体而言,患者的生存率从2003-2005年的47.2%提高到2012-2015年的56.9%。

"该研究指出:"这项分析是第一份关于中国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的综述报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使用更有效的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方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晚期诊断比例的增加也给中国的结直肠癌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

研究最后强调,从长远来看,仍需加强卫生举措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应采取包括公众教育、避免危险因素、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参与筛查、改善医疗服务等措施,预防大肠癌,降低大肠癌死亡率,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