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详解

   2024-04-19 185
核心提示:医生为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会遵循几个原则:患者安全、肿瘤根治、肠道重建、术后功能恢复。能否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肿瘤转移情况和身体状况来评估。如果肿瘤大小、分化和浸润程度等情况不适合手术,医生会通过RASBRAF基因分析,对RASBRAF全野生型患者进行左右分层,肿瘤块在左半边的患者,NCCN和CSCO指南率先推荐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再手术2。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位置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1 CELIM 临床研究证明1 ,术前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结直肠肿瘤切除率从试验开始时的 32% 提

目前,手术治疗是大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它既有肿瘤基底营巢,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又能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可获得有价值的肿瘤生物学信息,可用于估计患者的康复程度,检测肿瘤是否发生了RAS和BRAF基因突变,从而指导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药物的使用。

NO.1 哪些结直肠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能否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肿瘤转移情况和身体状况来评估。如果肿瘤局限于肠壁,没有 "转移或逃逸 "到其他器官,那么可以一刀切除。但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呢?不能通过手术切除吗?

好消息是并非如此。以下三种情况仍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1)肿瘤侵犯了周围器官,但病灶集中,可以一并切除,附近的淋巴结也可以彻底清除。

2)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转移、卵巢转移、肺转移等,但可以全切,可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手术或分多次手术切除。

3) 肿瘤负荷超过可根治级别,但通过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新辅助治疗手段降级到可手术级别。

4) 肿瘤广泛侵犯或远处转移,但伴有梗阻、出血、穿孔等严重症状。为了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辅助疾病的辅助治疗,可以选择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指的是只切除患者的部分肿瘤或进行一些手术来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身体虚弱,不能耐受手术或麻醉,如老年人,最好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来控制病情。

No.2 如果医生告诉我不能做手术,我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气馁。医生会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法,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已经为患者准备好的治疗手段,有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也可以加上放疗、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它们都是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的好办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身体状况、肿瘤位置、基因突变等因素,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 "治疗套餐"。比如,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主治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将化疗与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联合使用,缓解患者病情。

而且,不能手术治疗并不是最终的判断。有的患者可以先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符合手术要求,可以再次手术。1 CELIM 临床研究证明1 ,术前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结直肠肿瘤切除率从试验开始时的 32% 提高到 60%,也就是说,治疗后适合手术的患者比例提高了 28%。手术治疗向一些身体和心理暂时处于衰弱状态的患者开放,这些患者通过饮食疗法或心理疗法得到了缓解。

NO.3 大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哪些?

大肠癌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位置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大肠癌手术方法主要有六种:(1)左半结肠切除术;(3)横结肠切除术;(4)经腹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局部切除术。

No.4 如何选择手术方式?

首先,你应该相信医生的选择。如何手术、在哪里切除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没有一定医学背景和临床经验的人无法做出最佳选择。医生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进展程度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外科医生最终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考虑的因素并不简单,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肿瘤的特征,如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病理类型、分化和浸润程度、与肛缘的距离、是否有临床转移病灶等。还有患者的个人特征,如体型、性别、年龄、全身情况、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方面。医生为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会遵循几个原则:患者安全、肿瘤根治、肠道重建、术后功能恢复。如果肿瘤大小、分化和浸润程度等情况不适合手术,医生会通过RASBRAF基因分析,对RASBRAF全野生型患者进行左右分层,肿瘤块在左半边的患者,NCCN和CSCO指南率先推荐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再手术2。

第 5 期 大肠癌手术危险吗?

结直肠癌手术根据切口大小分为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

微创手术是指使用腹腔镜、内窥镜等 "机械眼 "和微创手术套件,通过腹部小切口接近结直肠。微创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较小的肿瘤组织,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术后肛门排气快,患者可以尽早下床、进食、出院,而且腹部伤口比较美观,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微创手术的危险性。

对于一些晚期肿瘤,医生仍然建议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相比,开腹手术的危险性更大。常见的风险包括出血、腹部或伤口感染、麻醉意外、肠梗阻、心肺栓塞等。手术的风险因人而异,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状况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的风险性。例如,糖尿病、肥胖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但请放心。如果你的病情允许你进行根治性手术,那么恭喜你,手术将大大改善你的病情。关于风险,外科医生必须在手术前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认为风险小于对患者的益处,才能进行手术。一旦决定手术,就会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心理辅导和护理,患者和医生将共同努力降低手术风险。

NO.6 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俗话说,有备无患。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手术会更安全、更放心。

一般来说,术前 8 至 12 小时内不要喝水,术前 4 小时内不要进食。如果疏忽或松懈,导致肠道无法排空,为了患者的安全,手术将被推迟甚至取消。

结直肠手术对肠道状态的要求更高。常规手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细菌制剂药物,手术前1-2天开始流质饮食,手术前一天和手术当天清晨进行清洁灌肠。

手术当天,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剃须和清洁,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患者还应注意术前卫生,修剪指甲、洗头和洗澡。如果是男性,剃须也是很好的准备。为了便于医生观察血流情况,请不要涂口红和指甲油。

手术前需要取下一些饰品和配件。手术当天请取下假牙,以免假牙脱落堵塞气道;取下发卡、假发、首饰、手表等,以免意外受伤;如果您佩戴助听器或隐形眼镜,可以在手术前片刻取下;最后,您需要穿手术服进入手术室,剩下的就交给医护人员吧。

如果您吸烟

请在手术前两周戒烟,并主动通过咳嗽、深呼吸和吹气球等方式锻炼呼吸功能。

如果患者患有肺炎

手术应在肺炎痊愈后 1 到 2 周进行。术前患者可通过上述呼吸练习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如果患者合并贫血

应在纠正贫血后再进行手术,以避免麻醉和手术风险。

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

术前遵医嘱服用降压 药物,使术后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

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

术前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物应服用至手术前一晚;术前应注射胰岛素,用葡萄糖和胰岛素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医生会根据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评估来安排手术时间。

7 术后应注意什么?

献给您四句金玉良言:静养、遵医嘱、健康生活、定期复查。

术后首先要好好休息,迎接减重后的自己。当您可以下床活动时,适量的家务劳动和散步将有助于您的恢复,但请您的家人陪同。

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健康生活。饮食要简单、均衡,不要暴饮暴食。心态要平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避免手术伤口裂开和造口脱落。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盖住伤口和造口。如果您接受的是开放式手术,请坚持佩戴腹带至少 2 到 3 个月。为防止伤口感染,在拆线前不要用水接触伤口敷料,最好在切口形成疤痕后再洗澡。

如果患者放置了 "人工肛门",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都要注意保持 "人工肛门 "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做好日常造口护理,避免发生肛周皮炎。要正确使用、更换和清洗 "粪袋 "造口袋。

术后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肿瘤是否转移或复发。注意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8 结直肠癌术后如何饮食?

大肠癌被称为 "吃出来的肿瘤",患者术后切除了部分消化道,因此术后更要注意饮食。

手术初期,肠道功能会下降。患者应从流食开始,慢慢过渡到软食,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大肠癌术后饮食讲究 "四多"。一是 "多",食物种类多。各种食物要均衡搭配,科学饮食,补充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第二个 "多",多餐,一天吃5到6餐最好。第三个 "多",多咀嚼,不要狼吞虎咽。第四个 "多",多喝水,多吃水果。

大肠癌术后饮食还讲究 "两少"。第一个 "少",每餐少吃,最好七成饱,这样吃完饭不容易呕吐,不胀气,不便秘。第二个 "少",少吃不易消化、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大肠癌手术效果好,如果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请珍惜机会,放松心情,不要过于担心,医护人员会为你保驾护航。只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大肠癌不再可怕。

------

参考文献

[1] Folprecht, Gu

ar,etal. "肿瘤反应

肿瘤转移后的二次可切除性

g

化疗

用西妥昔单抗进行化疗:CELIMra

第二阶段试验。该

ceto

cology11.1(2010):38-47.

[2]Sa

ft,Tara,etal. "NCCNGuideli

esI

视角:幸存者,第

2.2019:FeaturedUpdatestotheNCCNGuideli

es。"日

的最新消息。

"国家癌症中心

"《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期刊

cerNetwork17.7(2019):784-794.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