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远端胆管癌ⅡB期,经规范治疗恢复良好

2024-06-25 10:591190

一、初次面诊

今门诊接诊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其丈夫的陪同下走进诊室。我询问他们就诊缘由,患者描述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及皮肤轻微黄染,大便颜色稍有变浅,未予重视不曾就诊,近半年时间发现皮肤黄染仍存在且颜色逐渐加深,大便颜色逐渐成白陶土色,尿色加深像浓茶色,伴有身体乏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皮肤黄染,胆囊稍有肿大可触及,Murphy's征(-)。影像学检查示:胆总管末端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积液上腹部MRCP提示:胆囊炎,泥沙样结石,胆总管下段低信号。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糖尿病史2年,经药物控制良好。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及既往用药史,经过一系列检查,初步考虑患者:胆管癌。

二、治疗经过

入院随即完善相关检查,MRI:远端胆管发现异常肿块影,形态不规则;实验室检查示: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均,血清CA19-935 U/ml;CT:图像上呈现出扩张的胆囊和肝外胆道。结合患者主诉、病史、遗传史及一系列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最终以胆管癌收入我院肝胆外科。经过科室相关病例讨论进行手术治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胆管腺癌。最终确诊患者为:远端胆管癌ⅡB期,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和自控式镇痛泵充分镇痛,予消炎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辅助性化疗。(MRI:远端胆管发现异常肿块影,形态不规则)

三、治疗效果

本例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在我的精心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进行手术治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在医院进行住院观察,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前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持续黄染伴有大便灰白色、尿色深黄及腹痛等症状。术后2周患者腹痛及皮肤黄染逐渐减退,大小便颜色逐渐恢复正常,遂同意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再次复查,结果提示:病灶范围较治疗前明显有所改善,随访半年,患者未出现肿块复发及并发症等,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的发生,并且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复发。

2.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嚼口香糖、围床活动,鼓励病人每日制定步行计划,以便快速恢复胃肠功能。鼓励病人深呼吸,拍背咳痰,避免肺部感染。根据病人排气排便和引流液情况,早日拔除胃管和腹腔引流管。

3.术后饮食,必须依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4.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五、个人感悟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我很高兴看到患者逐渐恢复。远端胆管癌(dCCa)是指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汇处以远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所形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此病好发于50至70岁之间。胆管癌病因尚未被完全阐明,不同分型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也有所不同。由于解剖位置深在,紧邻十二指肠和胰头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根治远端胆管癌的主要方式。该术式切除和吻合的脏器较多,手术创伤较大,胰瘘、胆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胰瘘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例患者为远端胆管癌ⅡB期,侵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肝总动脉,临床上首先进行手术治疗后予以辅助性化疗,缓解患者症状,同时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随访过程中,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研发日报丨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VENTANA PD-L1获FDA批准
FDA受理辉瑞抗炎药Xeljanz/XeljanzXR补充新药申请辉瑞近日宣布,FDA已受理其口服JAK抑制剂Xeljanz的一份sNDA,此次申请寻求批准Xeljanz5mgBID用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Structure: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原子细节上阐明了细菌的特殊激酶如何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能用来进行青霉素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这项研究也首次阐明了细菌激酶识别并且化学性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评论2025-07-2716

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 VENTANA PD-L1 获 FDA 批准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一款肿瘤学试剂盒VENTANAPD-L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用于正在考虑启用阿斯利康PD-L1免疫疗法Imfinzi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患者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相关信息。阿斯利康的Imfinzi是一款PD-L1免疫疗法,于今年5月初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具体为: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手术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treatment)

0评论2025-07-2121

科学家绘制肿瘤免疫细胞图集
其中一个研究组——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对肾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结果不同的肿瘤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图谱。而来自美国的研究组对肺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早期肿瘤也会扰乱免疫细胞的活性。而瑞士苏黎世大学肾癌专家BerndBodenmiller表示,了解不同患者肿瘤之间的免疫细胞差异为开发个性化的免疫疗法带来了更大可能性。两项研究中,科学家用30至40个抗体标记了肿瘤周围的单个免疫细胞生成了图谱。“我们发现,免疫细胞在肿瘤形成非常早期时就开始功能失调了。研究小组还发现,一些拥有T细胞和巨噬细胞特定

0评论2025-07-2017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

0评论2025-0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