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食管鳞癌约占90%,食管腺癌约占10%。典型症状:进行性的吞咽苦难。90%以上确诊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总体生存率不足20%。
食管癌的早期筛查
早期的食管癌通常是无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经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治,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5%,并且内镜治疗还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势也就是说患者在癌症早期进行干预,几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可见如果能下早期发现,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多么大的获益。
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食管癌发病也是存在地区明显差异的。高发地区与低发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我国食管癌最典型的流行病学特征。
在我国,食管癌高发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福建,其次为新疆、江苏、甘肃、安徽等。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闵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据统计,男性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女性,比例接近2:1,食管癌的发病与一些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腌制食品、高温食物、辛辣油炸食品以及食物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真菌污染等,均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吸烟、饮酒是食管鳞癌的明确危险因素。不注重口腔卫生易引起细菌滋生,从而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
在食管癌术后1周左右为手术的创伤恢复期。此阶段消化功能较差,一般为鼻饲饮食,给予水、牛奶、豆浆、米汤、菜汁、果汁等无刺激的流质食物,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注意应取半卧位,饮食的温度适宜、速度要慢且匀速。
术后10天左右便可经口进食,饮食以无渣半流质饮食为主,鱼汤、鸡汤、稀饭及营养液等,此期进食应少量多餐,禁忌大口饮食,以免引起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食管癌术后2周左右,饮食就可以调整为普通饮食了。
此阶段患者进食后应少量饮水,冲洗食管,清除食管内的食物残渣,仍应少食多餐一段时间,并且进食后要进行适当的活动,不能马上平卧,这样利于所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返酸、呕吐等。
食管癌饮食调养对食管癌患者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有做到合理饮食,讲究科学营养搭配,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体质,预防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命。另外,千万别忘了及时复查。
研发日报丨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VENTANA PD-L1获FDA批准
FDA受理辉瑞抗炎药Xeljanz/XeljanzXR补充新药申请辉瑞近日宣布,FDA已受理其口服JAK抑制剂Xeljanz的一份sNDA,此次申请寻求批准Xeljanz5mgBID用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Structure: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原子细节上阐明了细菌的特殊激酶如何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能用来进行青霉素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这项研究也首次阐明了细菌激酶识别并且化学性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评论2025-07-2716
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 VENTANA PD-L1 获 FDA 批准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一款肿瘤学试剂盒VENTANAPD-L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用于正在考虑启用阿斯利康PD-L1免疫疗法Imfinzi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患者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相关信息。阿斯利康的Imfinzi是一款PD-L1免疫疗法,于今年5月初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具体为: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手术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treatment)
0评论2025-07-2121
科学家绘制肿瘤免疫细胞图集
其中一个研究组——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对肾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结果不同的肿瘤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图谱。而来自美国的研究组对肺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早期肿瘤也会扰乱免疫细胞的活性。而瑞士苏黎世大学肾癌专家BerndBodenmiller表示,了解不同患者肿瘤之间的免疫细胞差异为开发个性化的免疫疗法带来了更大可能性。两项研究中,科学家用30至40个抗体标记了肿瘤周围的单个免疫细胞生成了图谱。“我们发现,免疫细胞在肿瘤形成非常早期时就开始功能失调了。研究小组还发现,一些拥有T细胞和巨噬细胞特定
0评论2025-07-2017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
0评论2025-0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