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结肠癌会遗传吗?如何预防结肠癌

2024-06-20 13:411350

结肠癌是一种在中国很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是40岁以上的男性,当然女性也不少见。结肠癌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了晚期是非常痛苦的,他们有可能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的一些表现,有些人的临床表现会特别明显,十分可怜。

研究发现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所以通常来说是不会发生遗传,但是我们要注意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虽然我们知道结肠癌一般都不会发生遗传,但是同样也要注意直肠癌具有遗传的易感性,如果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如果你的双亲都患有结肠癌,那么你本人患此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至少8倍!

所以我们还是要引起关注,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1、检查上勤快点

这里的“勤”,并不是让大家没事就做检查,而是在某些检查上不能偷懒。比如体检时都有指检一项,患者觉得不舒服或不好意思,医生有时候也觉得麻烦,加上这项检查必须,在一个私密的地方进行,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上,有两项检查是必须做的,一项是大便隐血实验,如果结果是阳性,就要小心了,一项是血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我们常用的是CEA和CA19-9。有1/3的人通过,这两个检查能早期发现癌症。

2、观察上细致点

因为绝大多数肿瘤都不释放毒素,不容易早期发现,所以这里的“毒”,其实是提醒大家,要善于用眼睛,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尤其要善于发现大便里的异常,如便血,从临床来看,80%的大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腹泻、便不净等;性状改变,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都是预警信号。

3、饮食上吃差点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肠癌是吃出来的癌”,这话很有道理。以前我们苦日子过惯了,生活好起来后,恨不得天天大鱼大肉,还有的人,一顿没吃肉感觉就像没吃饭一样。“我有个亲戚家就是,肘子猪蹄几乎顿顿都有。高油高脂食物吃多了,再不运动,肠道也会跟着‘犯懒’,蠕动变慢,有毒物质在肠道蓄积时间变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所以,作为这方面的临床医生,我要求家人做饭以清淡素食为主,最多一个肉菜,这不光能预防大肠癌,还能预防很多慢性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研发日报丨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VENTANA PD-L1获FDA批准
FDA受理辉瑞抗炎药Xeljanz/XeljanzXR补充新药申请辉瑞近日宣布,FDA已受理其口服JAK抑制剂Xeljanz的一份sNDA,此次申请寻求批准Xeljanz5mgBID用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Structure: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原子细节上阐明了细菌的特殊激酶如何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能用来进行青霉素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这项研究也首次阐明了细菌激酶识别并且化学性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评论2025-07-2716

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 VENTANA PD-L1 获 FDA 批准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一款肿瘤学试剂盒VENTANAPD-L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用于正在考虑启用阿斯利康PD-L1免疫疗法Imfinzi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患者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相关信息。阿斯利康的Imfinzi是一款PD-L1免疫疗法,于今年5月初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具体为: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手术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treatment)

0评论2025-07-2121

科学家绘制肿瘤免疫细胞图集
其中一个研究组——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对肾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结果不同的肿瘤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图谱。而来自美国的研究组对肺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早期肿瘤也会扰乱免疫细胞的活性。而瑞士苏黎世大学肾癌专家BerndBodenmiller表示,了解不同患者肿瘤之间的免疫细胞差异为开发个性化的免疫疗法带来了更大可能性。两项研究中,科学家用30至40个抗体标记了肿瘤周围的单个免疫细胞生成了图谱。“我们发现,免疫细胞在肿瘤形成非常早期时就开始功能失调了。研究小组还发现,一些拥有T细胞和巨噬细胞特定

0评论2025-07-2017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

0评论2025-0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