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成因及其在非吸烟者中的发生机制

   2024-05-26 66
核心提示:PM2.5升高对非吸烟者的影响为了弄清PM2.5对非吸烟人群的具体影响,美国学者对80044名非吸烟者进行了筛查,获得了他们所在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共有164名研究参与者在长达7.5年的随访期间患上了肺腺癌。由于无处不在的废气和二手烟是个人完全无法控制的作为大多数不吸烟的女性厨房油烟也是无法避免的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即使不吸烟也会得肺癌。研究发现,伴侣吸烟产生的二手烟会大大增加室内 PM2.5 的浓度。研究发现,长期过量接触PM2.5会引发多种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

肺癌发病率非常高

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首要致癌因素。

然而,不吸烟并不能完全避免肺癌的发生

数据显示

新发肺癌患者中有 15 人不吸烟

将这些数据应用到中国

2015 年,中国新增肺癌病例 73.3 万例。

这相当于 15 万非吸烟者

换一组数据可能更有说服力

201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男性吸烟率为 52.1%。

女性吸烟率仅为 2.7

当年,中国男性肺癌发病率为5.091亿人/年,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也高达2.241亿人/年。

而且近年来,非吸烟女性确诊为早期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要知道,戒烟并不能阻止肺癌的发生。

不吸烟该怎么办?

除了吸烟,还有什么呢?

其实,除了吸烟,肺癌还有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那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中的污染物,通常以细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国际上统称为颗粒物,简称PM。

在这些细颗粒物中,只有直径为 2.5μm 的颗粒物才能有效地深入人体远端气道,沉积在肺泡区域,最终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 PM2.5。

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2.5μm 的细颗粒物。

研究发现,长期过量接触PM2.5会引发多种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甚至肺癌。

PM2.5 与肺癌

PM2.5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已在多项大规模人口调查中得到证实。

最近在《科学

病毒

发表了一项研究,作者调用了中国 PM2.5 暴露和肺癌发病率的数据。

可以看出,PM2.5浓度较高的地区肺癌发病率也较高。

PM2.5升高对非吸烟者的影响

为了弄清PM2.5对非吸烟人群的具体影响,美国学者对80044名非吸烟者进行了筛查,获得了他们所在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共有164名研究参与者在长达7.5年的随访期间患上了肺腺癌。

学者们发现,PM2.5浓度高的地区肺腺癌发病率更高;

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非吸烟者罹患肺腺癌的几率就会增加30%。

事实上,PM2.5 可能通过诱导 DNA 甲基化引发肺癌,而女性似乎对 PM2.5 更为敏感。

在室外,PM2.5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煤烟燃烧,这两者都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大多数口罩无法抵御小至 2.5µg 的微粒。

那么,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PM2.5对个人的已知影响

除了浓度,还有暴露时间

在现代社会中

每个人都有近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室外的PM2.5

但如果有办法降低

室内环境中的PM2.5水平

那么我们还是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

从而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室内PM2.5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方面,室外的PM2.5可以通过渗入建筑物进入室内。

另一方面是室内烟雾和吸烟行为。

研究发现,伴侣吸烟产生的二手烟会大大增加室内 PM2.5 的浓度。

在吸烟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室内 PM2.5 会短暂上升到 400-1000 µgm3;

吸烟者卧室的 PM2.5 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者卧室(61.2±24.4µgm3vs11.0±6.9µgm3)。

试想,如果家里有5个人吸烟而不通风,高浓度的PM2.5也会随之飙升,长此以往,无论是吸烟者还是吸二手烟者,"黑肺 "都在向你招手。

烟雾弥漫后,烟草残留物会在你家中的墙壁、地毯、家具、衣物甚至头发或皮肤等处 "沉淀",这些脏东西会让你的肺 "变黑"。"安家落户 "后,这些脏东西可以在家里待上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其他家庭成员陷入危险之中。

厨房是每天必待的地方。

厨房的油烟味

是很多爱美女性不愿进厨房的原因之一。

据研究表明,厨房的污染程度远远高于室外空气质量标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杀手。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四周的住宅空气质量测试,从每个受测厨房内外采集空气样本。

结果发现,使用煤气做饭的厨房内的二氧化氮含量是室外的三倍,远高于建议的室内空气质量值,灰尘(可被吸入肺部的固体颗粒)浓度也高于室外空气质量水平。

研究负责人维达-查里菲(Vida Charifi)教授说:"人们通常只关注室外空气质量,然而我们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却很少考虑室内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的使用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但这只是室内污染源之一。

因此,要减少室内 PM2.5,空气净化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使

室内 PM2.5 可在 3 小时内降低

从最初的 90 微克/立方米下降到 30-40 微克/立方米的水平

并长期稳定

物理指标方面

随着 PM2.5 的下降

血液中的炎症和血管扩张也有所减少:

减少血液炎症和血管扩张、

肺功能改善,血压下降,肺部炎症减轻

其中,白细胞介素 1b、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 6 的表达量一起下降。

而这些指标的持续升高早已被证实会诱发肺癌。

由于无处不在的废气和二手烟

是个人完全无法控制的

作为大多数不吸烟的女性

厨房油烟也是无法避免的

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为什么很多人即使不吸烟也会得肺癌?

这或许就是答案

本文由

廖红英,食道外科、胸外科主任医师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导师

专业: 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廖医生是省首批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他曾被派往美国学习一年多,先后在美国梅奥诊所、安德森癌症中心、哈佛大学麻省综合医院、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学习,学习胸外科微创技术和肿瘤的综合治疗。

专业特长: 多年来潜心研究胸部肿瘤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擅长各种微创手术和胸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肺转移瘤、肺结节、纵隔肿瘤等复杂疑难手术、 对气胸、肺疝、肺气肿、高龄、心肺功能低下等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其他胸部良性疾病,如漏斗胸、食管疝、肺隔离等的围手术期处理有丰富经验。在治疗其他胸部良性疾病,如漏斗胸、食管裂孔疝、肺隔离、贲门失弛缓症、手汗症、支气管扩张、重症肌无力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常见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来,他致力于寻找肺癌和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和基因靶点,为开发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社会职务:兼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肺结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肺部肿瘤精准治疗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肺脏管理学会肺结节与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胸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研究会机器人与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时间:周三上午

感谢胸外科郑玉珍主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编辑:张元全 张源泉

审稿人 戴西安

审稿人 简文扬

审稿人: 简文扬 朱昌平

供稿人: 胸外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