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六倍。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2-3 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01.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共餐传播。家庭内部传播非常常见,因此建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家庭可以采用分餐制。
02、经常在外就餐的人无法保证餐具等的卫生,被感染的几率会增加。
03、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的中和保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食物。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01. 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检查是 C13 和 C14 呼气试验。
02、胃镜检查(取活检确诊时,顺便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
03、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通过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HP抗体(血清法检测现在医院很少用了,因为患者在治愈后,血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仍存在一两年,很有可能测出幽门螺杆菌假阳性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最终发展为胃癌的却很少。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六倍。因此,就目前而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
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标准方案是四联疗法,即:1)抑制胃酸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2)加2种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甲硝唑,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3)加铋剂,疗程14天。
2020 年 1 月 30 日,著名期刊《美国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一级亲属中患胃癌者的平均患癌风险降低 73%。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是否会降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尚不清楚。
方法 采用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 3100 名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我们随机分配了 1838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接受根除疗法(兰索拉唑[30 毫克]、阿莫西林[1000 毫克]和克拉霉素[500 毫克],每两次剂量,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 7 天)或安慰剂。主要结果是胃癌的发生。预设的次要结果是根据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评估胃癌的发生情况,该结果在随访期间进行评估。
结果 共有1676名受试者被纳入初步结果分析的修正意向治疗人群(治疗组832人,安慰剂组844人)。在中位随访 9.2 年期间,治疗组有 10 名患者发生胃癌,安慰剂组有 23 名患者发生胃癌(危险比为 0.45;95% 置信区间为 0.21 至 0.94;对数秩检验 P=0.03)。在 10 名胃癌患者中,有 5 人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0.8%的受试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被根除,2.9%的受试者感染持续存在(危险比为0.27;95%置信区间为0.10-0.70)。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更轻、更常见(53.0% 对 19.1%;P0.001)。
结论 在有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可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在这项涉及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在中位随访 9.2 年期间,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的患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低 55%。值得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根除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持续感染者低 73%。
这些结果与我们之前对早期胃癌患者的试验结果类似(治疗组胃癌风险降低50%,幽门螺杆菌根除组胃癌风险降低68%),根据根除情况进行的分析比根据分配组进行的分析胃癌风险低18个百分点;这一发现可能是根除失败情况下风险持续存在的结果。
在以前的试验中,胃镜检查的间隔时间为 4 至 5 年,即使在幽门螺杆菌治疗组中也有胃癌死亡的报道。相比之下,在本试验中,我们采用了 2 年的间隔期,发现所有胃癌都处于可治愈阶段。
总之,即使根除了幽门螺杆菌,也需要在2年内重复进行胃镜检查,以帮助诊断早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