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预防策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2024-04-26 187
核心提示:专家介绍,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口腔癌患者口腔卫生不良,近15名口腔癌患者口腔内有长期机械刺激,包括残根、残冠、牙结石和不良修复体等。侯劲松介绍,槟榔口感特殊,食后易产生兴奋、舒畅感,但槟榔中含有大量的槟榔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与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如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在临床上表现为张口困难、麻木、发生溃疡等,久而久之可能刺激癌变发生。侯劲松介绍,该院口腔颌面外科每年收治肿瘤患者1000余人,其中口腔癌占60%。此外,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红斑、慢性光面唇炎等癌前病变或状态也是导致口腔癌的

吸烟、饮酒、嚼槟榔 口腔癌很容易发现

口腔癌多发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但专家透露,近年来口腔癌呈现出两个新趋势,一是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二是女性患者比例增加。

所谓 "病从口入",无论胃、食道等器官、部位,最先的关口--口腔,本身就很容易因进食而致病、致癌。"其发生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局部刺激、作息习惯等密切相关,非常值得大家重视"。侯劲松介绍,资料显示,75%的口腔癌患者有长期烟草接触史,而饮酒对烟草致癌有协同作用,因为饮酒后血管扩张,可促进有害物质的吸收。大量吸烟和饮酒的人,尤其是同时有这两种习惯的人,患口腔癌的几率要比正常人大得多。吸过滤嘴香烟或使用烟斗的人患舌癌和颊癌的几率也比普通人高。

槟榔以前只在湖南、海南、台湾等地区比较流行,但近年来,它在广州和珠三角地区逐渐 "遍地开花"。记者走访广州天河区、白云区多家商店、小超市发现,五元一袋的腌制槟榔大多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且品种繁多,不少年轻人往往在买烟的途中就会买上一包。

"长期嚼食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不仅引起口腔黏膜板变硬,影响正常口腔功能,还会出现癌前状态"。侯劲松介绍,槟榔口感特殊,食后易产生兴奋、舒畅感,但槟榔中含有大量的槟榔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与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如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在临床上表现为张口困难、麻木、发生溃疡等,久而久之可能刺激癌变发生。

此外,热食应尽量避免,口腔黏膜 "娇贵",如果长期反复受到高温刺激,很容易诱发癌变。

专家介绍,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口腔癌患者口腔卫生不良,近15名口腔癌患者口腔内有长期机械刺激,包括残根、残冠、牙结石和不良修复体等。锋利的边缘或粗糙的表面划伤黏膜,导致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最终可能诱发恶性增生。此外,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红斑、慢性光面唇炎等癌前病变或状态也是导致口腔癌的高危因素。

口腔癌占颌面外科肿瘤的 60

"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口腔肿瘤,我国是世界上口腔癌高发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之一"。侯劲松介绍,该院口腔颌面外科每年收治肿瘤患者1000余人,其中口腔癌占60%。口腔癌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鳞癌、口底癌等。广义的口腔癌还包括唇癌和口咽癌。

口腔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三种,如果出现其中一种或几种,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口腔溃疡,经简单治疗2-3周无明显好转,溃疡有扩大趋势,疼痛症状可逐渐加重;其次是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菜花样肿块,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生长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痛 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三是在口腔组织如舌或颊部肌肉可摸到硬块,逐渐向周围扩展,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他说。

"按说口腔癌发生在浅表位置,应该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人们对口腔癌的认识普遍不足,往往把口腔癌早期的溃疡等症状当成'上火',折腾几次后,局部溃疡严重、疼痛明显时,往往已经到了临床晚期。" 侯劲松说。

不坚持每天刷牙患癌风险增两倍

"预防口腔癌应从消除危险因素和癌前病变入手,戒除不良习惯,避免危险刺激,对可疑口腔病变保持应有的警惕,这些都是预防癌症必须做好的功课。" 侯劲松介绍,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阻止口腔癌的到来:

1. 注意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预防龋齿,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调查显示,不能坚持每天刷牙的人,患舌癌的风险高2.1倍,患口腔其他部位肿瘤的风险高2.4倍;;;。

2. 及时拔除不良修复体,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修复治疗。很多老年人掉牙后为了方便和便宜,在一些不合格的地方接受镶牙,因为工艺技术不合格导致不良修复体的存在。在不良修复体中造成口腔溃疡的患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

3. 戒烟限酒,改掉嚼槟榔、吃烫食等不良习惯。

4. 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如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慢性光面唇炎等;以及

5. 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6. 对于超过两周不愈合的口腔溃疡,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专家还指出,口腔癌只要发现得早,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术后生存质量越高。对于早期发现的直径在两厘米以下的口腔癌,大部分可以局部切除达到治愈标准,对正常功能影响不大。" 而如果发展到中晚期,需要切除的原发病灶较大,此时往往因为淋巴转移或已经出现淋巴转移,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创伤程度、费用支出都大大增加,术后五年生存率会相对较低。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