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日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可能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

   2024-04-23 196
核心提示: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浓度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条件逻辑回归模型校正了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史、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哺乳史、月经史、口服避孕药史、绝经后激素补充史、 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采血时的年龄、采血时的体重指数、采血时的绝经状况和采血时的年份,并将血清中的 PFAS 和 PFOA 浓度进行了四倍增,得出了乳腺癌风险的比率比和 95% 的置信区间,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2019年5月3日,国际癌症联盟的《国际癌症杂志》在线发表

众所周知,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面奶、润肤霜等日化用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其中两种污染环境、干扰内分泌的全氟烷基化合物,被怀疑普遍存在于全球人群的血液中。

2019年5月3日,国际癌症联盟的《国际癌症杂志》在线发表了法国国民教育部对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法国农业研究所食品残留污染物研究实验室(LRCA)和法国乔治-弗朗索瓦-勒克莱尔癌症中心Codore部女性肿瘤登记处的女性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对象为 98,995 名出生的病例 法国利用该研究对象(包括 98,995 名出生于 1925 年至 1950 年、自 1990 年起接受跟踪调查的法国妇女)的女性血液标本,调查了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血液浓度与妇女罹患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项针对法国女性人群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194名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无职业接触史)和194名对照组(无乳腺癌)的血液标本。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浓度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条件逻辑回归模型校正了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史、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哺乳史、月经史、口服避孕药史、绝经后激素补充史、 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采血时的年龄、采血时的体重指数、采血时的绝经状况和采血时的年份,并将血清中的 PFAS 和 PFOA 浓度进行了四倍增,得出了乳腺癌风险的比率比和 95% 的置信区间,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结果表明,虽然无论哪种类型的全氟辛烷磺酸浓度与乳腺癌风险都无显著关联,但全氟辛烷磺酸浓度与雌激素受体阳性和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风险呈正相关,全氟辛烷磺酸浓度次高和最高四分位数(17.3 至 22.5、22.5 至 85.3)与雌激素受体阳性和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风险呈正相关。

gmL)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风险分别高出 2.22 和 2.33 倍(95% 置信区间:1.05 至 4.69 和 1.11 至 4.90,趋势分析 P=0.04)

黄体酮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高出 2.47 和 2.76 倍(95% 置信区间:1.07 至 5.65,1.21 至 6.30,趋势分析中 P=0.02)

对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仅将全氟辛烷磺酸浓度的第二低四分位数与患者和对照组的最低四分位数进行比较:

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风险增加 15.4 倍(95% 置信区间:1.84 至 129.19,趋势分析 P=0.72)

孕酮受体阴性乳腺癌风险增加 3.47 倍(95% 置信区间:1.29 至 9.15,趋势分析 P=0.93)

虽然全氟辛酸与荷尔蒙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无明显关联,但将全氟辛酸最低的第二四分位数与患者和对照组最低的四分位数进行了比较:

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风险高出 7.73 倍(95% 置信区间:1.46 至 41.08,趋势分析 P=0.59)

孕酮受体阴性乳腺癌风险高出 3.44 倍(95% 置信区间:1.30 至 9.10,趋势分析 P=0.90)

因此,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全氟辛烷磺酸的血液浓度与罹患不同乳腺癌的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虽然 PFAS 浓度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剂量效应相关性,但只有低浓度的 PFAS 和 PFOA 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项研究的结果凸显了接触 PFAS 作为乳腺癌潜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由于暴露于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应被视为乳腺癌的潜在风险因素,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