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所以通常来说是不会发生遗传,但是我们要注意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虽然我们知道结肠癌一般都不会发生遗传,但是同样也要注意直肠癌具有遗传的易感性,如果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如果你的双亲都患有结肠癌,那么你本人患此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至少8倍!
一、结肠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检查上勤快点这里的“勤”,并不是让大家没事就做检查,而是在某些检查上不能偷懒。比如体检时都有指检一项,患者觉得不舒服或不好意思,医生有时候也觉得麻烦,加上这项检查必须,在一个私密的地方进行,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上,有两项检查是必须做的,一项是大便隐血实验,如果结果是阳性,就要小心了,一项是血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我们常用的是CEA和CA19-9。有1/3的人通过,这两个检查能早期发现癌症。
2、观察上细致点因为绝大多数肿瘤都不释放毒素,不容易早期发现,所以这里的“毒”,其实是提醒大家,要善于用眼睛,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尤其要善于发现大便里的异常,如便血,从临床来看,80%的大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腹泻、便不净等;性状改变,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都是预警信号。
3、饮食上吃差点大家都听过一句话,“肠癌是吃出来的癌”,这话很有道理。以前我们苦日子过惯了,生活好起来后,恨不得天天大鱼大肉,还有的人,一顿没吃肉感觉就像没吃饭一样。“我有个亲戚家就是,肘子猪蹄几乎顿顿都有。高油高脂食物吃多了,再不运动,肠道也会跟着‘犯懒’,蠕动变慢,有毒物质在肠道蓄积时间变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所以,作为这方面的临床医生,我要求家人做饭以清淡素食为主,最多一个肉菜,这不光能预防大肠癌,还能预防很多慢性病”。
二、结肠癌怎么检查出来的
结肠癌的诊断常常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肠镜病理活检)。
1、结肠癌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大便次数频繁,里急后重感,可伴随血便、脓血便症状,严重者可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消失肠梗阻症状。
2、查体时可触及腹部包块,一般包块活动性较差,可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微的压痛,无明显反跳痛。
3、结肠癌可依靠大便潜隐血试验进行筛查,当肿瘤溃疡可有大便的潜隐血试验阳性,同时可结合肿瘤标记物如CEA的检查数值,可从侧面反应出肠道肿瘤的可能性。
4、辅助检查:肠镜是检查和诊断结肠恶性肿瘤的最常见的检查方式,通过肠镜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可疑病灶,并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可对结肠癌进行确诊,腹部CT检查可以评估结肠肿瘤浸润侵犯程度,以此评估结肠癌手术的可能性,对结肠癌的诊断的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