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骨结核的诊断标准!早期骨结核有什么症状,致命吗

早期骨结核可以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X线检查、磁共振检查、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等方法诊断,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

  • 骨结核有什么治疗办法?附诊断骨结核的三个标准

    骨结核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骨结核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那么得了骨结核怎么治疗。

    骨结核有什么治疗办法

    1、营养支持:需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可以多吃维生素或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苹果、鱼肉或者牛奶,能够维持身体健康。

    2、多休息:骨结核通常会导致局部疼痛,因此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有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药物治疗:可以配合医生服用利福平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药物治疗,具有起到抗结核的作用,骨结核治疗时间比较长,因此需要配合医生规范用药。

    4、切开排脓:如果患处有脓肿的情况,需要切开排脓,可以将地面的脓性分泌物排出,从而缓解肿胀或疼痛。

    5、截骨术:如果骨结核比较严重,有可能会导致局部骨骼畸形,因此可以通过矫正畸形的截骨术治疗,能够改善骨骼畸形以及恢复关节功能。

    诊断骨结核的三个标准

    1、患者既往病史:患者有明确肺结核病史或接触过肺结核患者。

    2、临床症状:若患者出现相应的全身症状,如身体乏力、近期消瘦、食欲减退、盗汗、低热、关节肿胀、骨骼持续疼痛以及不适等症状。甚至出现骨骼功能障碍。

    3、相关检查结果:通过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当检查数值偏高提示病变活动。通过X线先检查可以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CT检查可清晰确定病灶位置、死骨情况、软组织病变程度。磁共振成像检查还可以观察脊柱结核有无脊髓受压和变性,在与脊柱肿瘤、骨折、退变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而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

    一旦明确骨结核,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时间较长,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 骨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骨结核多久能好

    骨关节结核是指结核杆菌感染骨与关节、滑膜、肌肉、肌鞘及滑囊等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骨与关节疾患,俗称骨结核。根据分枝杆菌侵犯解剖部位不同,骨与关节结核分为三种类型,一起来看看。

    骨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1、骨结核:多侵犯脊椎、胸骨、骨盆等松质骨及管状骨骨干;

    2、滑膜结核:分布于关节、腱鞘和滑囊导致关节积液;

    3、关节结核:多侵犯关节骨质,部分骨质破坏加重累及滑膜和关节软骨,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脊柱部位,约占全身骨结核一半以上。特别容易发生于胸椎及腰椎部位,导致骨质破坏,形成冷脓肿和流注脓肿,骨质破坏加重后可出现脊髓受压和脊髓损伤,从而导致双下肢麻木,严重者导致双下肢瘫痪。

    脊柱结核早期容易误诊为胸、腰椎间盘突出,因此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咳嗽、咳痰、乏力、纳差、盗汗、消瘦等不适症状,尽快完善肺部CT及结核相关检查,协助进一步明确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骨结核多久能好

    骨结核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这种疾病是身体其他地方发生病症而引发的,因此骨结核不是单独发生的,还会伴随其他的疾病,骨结核治疗起来也是很复杂的,需要长期的坚持用药和配合医生的治疗才有可能治好,一般初治骨结核,疗程在6~9个月。对于骨结核性心包炎,因为比较少见,而且病变部位接近重要器官,为避免复发,可以延长用药时间,应该在1年左右,届时应以所有症状消失,检查转阴为准。对于首次治疗的骨结核,前两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用药。每天一次顿服。

    两个月后停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继续治疗,持续9~10个月。总疗程在1年左右。应该争取在首次治疗时就完全杀灭骨结核菌,避免耐药,所以坚持很重要。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肝肾损害,所以在治疗期间要加服肝泰乐和复合维生素B,并每月检查肝肾功能。中药治疗对骨结核核菌无效。骨结核只有在患病初期积极治疗才有明显的效果,患病后期治疗的难度会加大同时治疗效果也不显著,因此对于骨结核还在早发现早治疗。

  • 怎样早期发现骨结核?骨结核会致命吗

    早期骨结核可以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X线检查、磁共振检查、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等方法诊断,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

    怎样早期发现骨结核

    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早期骨结核没有明显不适,可以到医院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如果是病情的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如果病变趋于静止或者治愈时,红细胞沉降率会降低至正常,因此可用于诊断病变是否静止或者有无复发的重要标志。

    2、X线检查:如果骨质出现破坏,通过x线检查,观察到骨质破坏的改变,晚期可以清楚显示关节组成骨的位置关系及破坏程度。

    3、磁共振检查:患病的炎性浸润阶段显示异常信号,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判断患者脊髓有无受压或者变性等异常,尤其是针对并发截瘫的诊断和评价。

    4、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抽取外周血进行检测,针对人体结核分枝杆菌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5、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是新的监测手段,可以直接监测病灶里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还可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对利福平耐药。

    日常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可吃些肉类或者蛋奶制品等食物,富含蛋白质,可帮助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定期复查。

    骨结核会致命吗

    骨结核一般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是患者需要及时的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存在很多后遗症。

    1,骨结核常呈患处疼痛肿胀、痉挛、萎缩、化脓、窦道形成。久延不治可合并高位瘫痪,危害巨大,故应及早治疗。发现患上骨结核病之后,及时到骨病医院进行骨结核的临床科学治疗,以避免骨结核危害的发生。骨结核疾病会给机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2,骨结核是因为结核杆菌侵袭人体,并随淋巴、血液传播到全身各器官。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疼痛症状,可以导致患者部分关节,存在活动功能受限,甚至发生跛行。患者需要在早期发现时,进行积极的检查,通过X线片检查和MRI等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需要营养支持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

  • 骨结核术后该注意什么?骨结核症状传染吗

    骨结核术后需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嘱咐、加强饮食营养、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和外伤、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等,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骨结核术后该注意什么

    1、遵循医生的嘱咐:术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如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物理治疗等。同时,在恢复期间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观察和指导。

    2、加强饮食营养:骨结核手术后,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均衡饮食,注重高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如肉类、鱼类、豆类、乳制品、蔬菜水果等。

    3、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护理非常重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如果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4、避免剧烈活动和外伤:在骨结核术后的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对受伤部位造成进一步损伤。遵守医生的活动限制指导,以保护手术部位。

    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6、提高免疫力:通过合理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骨结核症状传染吗

    骨结核本身并没有传染性,但是合并有活动期肺结核时具有传染性,在合并肺结核时可通过空气传播。

    骨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骨骼系统引起的破坏性病变,骨结核属于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大部分是属于肺结核,少数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结核所引起。当患者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出现老化、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身体出现劳损时、局部抵抗力变差,导致机体无法阻止结核菌的侵入,进而造成结核菌感染,诱发骨结核。

    骨结核在发病期间临床上的症状可表现为全身乏力,下午可能会出现低烧、盗汗,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没有食欲,发病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表现。骨结核需要到医院查找原因,再针对性的治疗。

  • 怎样判断骨结核?骨结核怎么知道是否痊愈

    在大家生活的周围存在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疾病,不及时发现治疗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就拿骨结核这种病来说吧,那么如何确诊骨结核呢,下边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点确诊方法,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怎样判断骨结核

    一、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

    1、涂片检测将病人的痰或是其他部位的体液制成涂片在镜下检测患者的阴、阳性。

    2、X线检查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

    二、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技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主要有血清学诊断技术:这项技术起始于19世纪末,主要是检测血清内的抗结核抗菌素体。它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查技术,并且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也将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引入了结核病实验研究范围。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以核酸生物化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内最有价值的研究手段之一。

    骨结核怎么知道是否痊愈

    骨结核患者可通过症状观察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是否痊愈。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在痊愈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MRI可显示骨结核病变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病情恢复程度。此外,如果患者的免疫状态良好且治疗及时、规范,也可能缩短康复时间。

    骨结核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确保病情完全治愈,并防止复发。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百科推荐

问答推荐

治疗推荐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