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骨髓炎后要如何治疗?药物治疗骨髓炎的指南分享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那么确诊骨髓炎后要如何治疗。

  • 化脓性骨髓炎如何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好发部位是哪里

    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或者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情况。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化脓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1、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中毒症状明显者可给予少量多次输血、降温、止痛等治疗。

    2、骨髓炎可以有局部红热肿胀疼痛严重,感染严重还会引起高热,患者精神萎靡,需要及时行细菌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急性期主张尽早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通常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3、用石膏、夹板、皮牵引等行患肢抬高和制动。

    4、应用大剂量抗生素48h后高热仍不退者或骨膜下穿刺有脓时应手术治疗,包括骨膜切开、钻孔或开窗。如已形成骨膜下脓肿,则应早期切开引流,髓腔内放置两根硅胶管进行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

    5、如果局部形成脓液死骨还需要手术清创引流,放置冲洗引流管冲洗治疗,如果死骨大,影响愈合可能还需要在早期固定保护,后期细菌控制良好后植骨治疗,同时注意全面营养增加抵抗力,输液对症治疗全身合并其他疾病。

    6、高热时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7、骨髓炎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应及早采用联合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类型、致病菌种、敏感试验结果、宿主状态和抗生素性能等正确选用抗生素。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

    化脓性骨髓炎好发部位是哪里

    并没有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大腿骨、小腿骨等。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可以发生于患者的大腿骨、小腿骨等部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流脓、活动功能障碍等。如果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还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对症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良现象发生。

    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病情,手术治疗主要采取钻孔引流术、开窗减压术的方式,术后可使用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平时患者还需要多注意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 慢性骨髓炎有后遗症吗?多发性骨髓炎能治好吗

    不管是什么病,都会多多少少的留下后遗症,都说了有啥千万别有病。所以说得了骨髓炎也是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但是如果及时治疗的话,概率会很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应发更严重的后遗症。

    慢性骨髓炎有后遗症吗

    1、得了骨髓炎没有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引发关节强直,这是因为当病变侵犯临近关节软组织时,就有可能导致纤维组织或瘢痕组织粘连,进而导致关节挛缩畸形,而被感染的关节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得当时就可能发生关节强直。

    2、得了骨髓炎可能会导致脊柱后突畸形,这主要是因为骨髓炎发生部位在脊椎部位时,有可能是化脓性脊柱炎,一旦椎体被感染,且情况严重的就会导致脊柱后突畸形,进而影响关节功能。

    3、骨髓炎疾病的不断发展会影响到受累骨头的正常发育,如果患者是青少年的话,伴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则肯定会出现肢体短缩畸形,也有可能导致关节外翻等情况,这样将影响患者以后的正常生活。

    专家提醒,骨髓炎是不可自愈的,确诊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不可拖延,拖延时间长了治疗也会耽误,毕竟早期治疗才是骨髓炎治疗的关键所在,而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则是因人而异的。

    多发性骨髓炎能治好吗

    多发性骨髓炎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相对复杂,因此其治疗过程也会相对困难一些,不过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以及术后的积极恢复是可以治好的。

    通常外科手段,包括病灶彻底清除之后反复冲洗,松质骨植骨,是比较好的方法。而同时为减轻髓腔的压力,防止炎症的逐步扩大,可在病灶处进行穿刺注入抗生素以消炎;而伴有骨质破坏患者,还可以进行骨皮质的钻孔开窗,防止炎症的扩散,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而对于死骨形成面积较大者,可以通过手术将死骨取出。如果因髓腔空洞较大,形成窦道,还可以将松质骨进行填充。而该病在手术治疗后配合积极的康复训练,通常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 骨髓炎会引起其他的病症吗?骨髓炎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骨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贫血、病理性骨折、化脓性关节炎等,下面详细了解看看。

    骨髓炎会引起其他的病症吗

    1、贫血

    骨髓炎的感染主要是血源性的,大部分是由于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的感染,血液播散到骨组织,导致骨组织的感染,从而引起骨髓炎。此外,骨髓炎的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皮肤破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死骨切除术、开放植骨术等。

    2、病理性骨折

    骨髓炎的患者由于骨质强度的下降,如果不慎遭受比较严重的外力,比如摔伤、高处坠落等,则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可能会导致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骨髓炎,还可能会引起骨质破坏,出现骨骼畸形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清除感染病灶。在手术后还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促进骨骼的修复。

    3、化脓性关节炎

    骨髓炎的患者若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可引起关节炎症反应,即化脓性关节炎,典型表现是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困难。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萘普生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还可通过引流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引起鼻窦炎、关节僵硬、骨折等病症。建议骨髓炎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仁等,可以促进骨骼愈合。

    骨髓炎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1、细菌感染:大多数情况下,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2、外伤:骨髓炎也可以是由外伤引起的,如开放性骨折、手术或注射过程中污染的工具等。

    3、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问题可能会增加患上骨髓炎的风险,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4、皮肤感染:皮肤感染,如蜂窝组织炎或化脓性汗腺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髓炎。

    5、静脉注射药物:经过静脉注射的毒品或药物,如果未采取正确的卫生措施,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身体,并引起骨髓炎。

  • 骨髓炎如何确诊?骨结核和骨髓炎有什么区别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那么骨髓炎如何确诊。

    骨髓炎如何确诊

    骨髓炎确诊要做分层穿刺,通过鼓膜表面往里分层穿刺抽液做培养,若培养出细菌就可以诊断是骨髓炎。所以细菌学的诊断是确诊的手段,其他都是辅助的诊断手段。

    骨髓炎是骨头里边的感染,骨髓炎的确诊首先患者有病史,有受过外伤或者是皮肤有感染存在,然后继发临床表现有发高烧、骨头局部疼痛,局部骨头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这都提示有骨髓炎的可能。

    另外需要通过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象升高、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都提示有感染的存在,再一个照X光片可以看骨髓里边有没有骨膜反应、骨髓的变化、骨破坏。但是X光片比较慢需要做核磁共振,看骨髓里面有没有明显的水肿、有没有骨性小的侵蚀表现,应该说核磁是更敏感的指标。

    所以分层骨髓的穿刺、细菌培养是确诊骨髓炎最重要的指标,但是有时候这种培养,不一定培养的出来敏感的细菌,这时候要综合前面说的临床表现、病史、X光表现、核磁表现,来综合判断。

    骨结核和骨髓炎有什么区别

    1、病因不同,骨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而导致骨结核,而骨髓炎是由于细菌的感染,多数是由于金葡菌感染,骨髓炎可以由外伤引起,也可以由于血源性的细菌感染而引起,而骨结核一般是由于有肺结核的病史,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出现骨结核。

    2、临床表现不同,骨结核常可以有低热、消瘦、盗汗、食欲减退等,而骨髓炎可以表现为高热、患处剧痛以及局部皮肤发红等感染症状。

    3、发病部位不同,骨结核一般发生在关节或者是脊柱的椎体,而骨髓炎多数都是发生在关节或者是骨干。

    4、治疗的方法不同,骨结核常需要进行积极的抗结核治疗,部分病人需要进行手术,骨髓炎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一部分病人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骨结核和骨髓炎有很大区别。

  • 骨髓炎有脓肿了怎么办?附骨髓炎用药指导

    骨髓炎脓肿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引流术、骨髓腔灌洗术、植骨术、关节修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骨髓炎有脓肿了怎么办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选择合适的广谱抗生素来消灭致病菌。此措施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脓肿,可有效控制感染并缩小脓肿。

    2、引流术

    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小手术,在皮肤上开一个小孔,插入一根细管到脓肿内部,然后连接一个袋子收集流出物。该措施可以直接排出脓液,减轻压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大小不大的浅表性脓肿。

    3、骨髓腔灌洗术

    骨髓腔灌洗术是将含有抗生素的液体注入受影响区域,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并在门诊完成。此方法旨在清除坏死组织及感染源,并减少感染扩散风险;适合于深部、复杂性或复发性骨髓炎。

    4、植骨术

    植骨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外科医生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出健康的骨骼组织移植至受损区。该措施有助于恢复受损区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对于因外伤导致的骨折后继发感染引起之局限性化脓性骨髓炎伴有死骨形成者有较好效果。

    5、关节修复术

    关节修复术是一种开放性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涉及清理受损软骨、滑膜和周围结缔组织。该措施旨在恢复关节正常功能,缓解疼痛及相关活动受限;对于由创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急性期未得到适当处理所形成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合并有关节面破坏者适用。

    在治疗骨髓炎脓肿时,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患者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骨髓炎用药指导

    患者出现了骨髓炎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比如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疼痛,一般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比如美洛昔康、氯诺昔康、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胶囊进行止痛,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休息。

    出现了明显的高热,一般要使用降温的药物进行治疗,最主要的还要进行抗生素治疗,主要是抗细菌治疗,一般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在早期的时候,同时要进行细菌以及药物敏感试验,一般是使用细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的肢体应该抬高,同时要使用支具或者是石膏进行固定,避免出现病理性骨折,以及肢体的畸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百科推荐

问答推荐

治疗推荐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