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三种类型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早期发病比较急骤,患者常常会出现比较典型的中毒症状。在临床上主要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分为三种类型,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
(1) 脓毒血症型:有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和局部骨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同时常并发肺炎或软组织深部多发性脓肿,或化脓性心包炎。
(2) 并发关节炎型:一般在干骺端起病,随即可侵入邻近关节。股骨上端病变可侵入髋关节;髂骨翼病变,可延至髂臼;胫骨上端病变,则可穿入膝关节。干骺端破坏后,可直接影响骺板,不但可促使炎症波及并节腔,而且可以发生骺滑脱。
(3) 败血症型:局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不明显,人身寒战,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以上),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昏迷、休克等全身败血症现象,继之可出现患肢疼育,不能屈伸活动等。若感染局限于骨内时,局部压育不明显;感染达骨膜下,则出现剧烈疼痛,病变区域呈环状肿胀、潮红、灼热,病变的干骺端压痛,患儿往往拒绝患肢活动。白细胞可达(30~40)×109/升,血培养常爱莫能助 阳性结果。当骨膜下脓肿穿破软组织时髓腔内压力解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可缓解。脓种自行穿破或切开引流后,局部炎性反应可明显减轻,形成瘘管。
怎样判断骨髓炎复发了
一般情况下,骨髓炎复发可参考先前患病时的症状,通常一开始复发时症状较轻。具体分析如下:
骨髓炎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骨骼破坏性炎症,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进入骨髓繁殖发展,引起病变,患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可出现意识错乱、惊厥等,也可能并发骨骼畸形、关节强直、中毒性休克、肿瘤等,严重威胁健康。如果曾经患病的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多表现为低烧、关节瘙痒、恶心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断,配合医师治疗。
此外,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福昔明、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治愈疾病,也可用中药调理,比如五味消毒饮、托里消毒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