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需要手术吗
骨结核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手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尽量到医院检查,能够明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关治疗方法。
骨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多发脊柱部位,会导致患处痛或者神经放射性疼痛。早期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片等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抗结核作用。通过积极治疗多数能够恢复,因此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
骨结核比较严重,通过保守治疗不能改善,有可能会引起局部脓肿或者关节畸形,因此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脓肿切开排脓术、病灶清除术、矫正畸形的截骨术等方法治疗。如果存在手术禁忌症的人群,通常不建议选择,比如严重结核性脑膜炎或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难以耐受手术等人群。
手术恢复期间做好伤口清洁和卫生,避免过早沾水,防止发生感染,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粗粮等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矿物质,也可以吃些瘦肉或者蛋奶制品等食物。加强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如果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尽早就医。
骨结核手术后的复发率多少
骨结核手术后的复发率大约为70%,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果在手术后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复发率相对较低。但如果术后并未继续治疗,复发率则相对较高。因为手术只是改善了症状,并没有将结核分枝杆菌清除。
骨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骼系统后诱发的疾病,属于结核病的其中一种。该疾病可侵犯多处骨关节,发病后的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障碍、肿胀、畸形等。确诊后需对症进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严重功能障碍、畸形,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排脓术、结核病灶清除术、矫正畸形手术等。
手术只是改善了骨关节功能,并缓解患者不适体征。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并未得到清除,因此在术后仍然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遵照医嘱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硫酸链霉素片等药物。如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通常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而如果未进行术后治疗,复发率则相对较高,有近70%的病人可能会复发。
因此即便是进行了手术,也需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需加强个人生活护理,如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戒烟戒酒、多吃富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等。同时患者也需遵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控制和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