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因素!子宫内膜癌更偏爱的女性是哪几类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让生活中的很多女性朋友感到提心吊胆,因此为了防止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女性朋友必须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减少这些因素并积极预防,本专题就为大家揭秘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因素。

  •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和发现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内源或外源持续性作用而缺乏孕激素保护相关。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对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1、阴道流血:此为主要症状,也可为少量阴道血性排液,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围绝经期患者以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常见,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而大量出血少见。年轻患者特别是月经周期不规律者、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绝经后患者则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坏死,合并宫腔积脓时,可出现恶臭的阴道排液,伴有发热、腹痛及白细胞升高。

    3、疼痛:多见于晚期患者,为肿瘤浸润或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所致,往往呈顽固性及进行性加重,且伴有下腹坠胀痛或腰骶部酸痛。

    4、其他:早期患者妇科双合诊检查时多无异常发现。晚期患者可有子宫增大,甚至扪及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宫腔积脓者可伴有子宫压痛。

    哪些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

    1、年龄:多发生于老年妇女,红房子医院总结150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占70%。4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8.5%,但近年来有低龄化倾向。

    2、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大量研究显示肥胖能增加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并且向心性肥胖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可能高于外周性肥胖。体重超标10-20%,发病率比正常体重增加3倍,超标22%的发病率增加9倍。

    1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患糖尿病者发病比无糖尿病人高3倍。与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3、月经及激素因素:长期无排卵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初潮早、绝经晚也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长期使用雌激素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他莫昔芬治疗也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5、遗传因素:子宫内膜癌有遗传倾向,有卵巢癌、乳癌、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家族史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如何预防和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叉作用,但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可对子宫内膜癌进行一定的预防。如果患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疾病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预防子宫内膜癌,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做起,改变饮食习惯,控制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适当加强体力活动,将体重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另外,进行正规的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对子宫内膜癌也有预防作用。若出现月经紊乱、长期月经稀发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B超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回声欠均或宫腔占位,应尽早行诊断性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内膜癌并合理治疗。

  • 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寿命是多少?子宫内膜炎流血怎么办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的寿命时间是跟病情、患者的体质、治疗效果以及心态等因素有关系的,如果是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进行手术,是可以治愈癌症的,而在中晚期的子宫内膜癌,采用化疗放疗手术后可以存活5年以下的患者是达到90%左右的,所以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对于治疗的效果更佳。子宫内膜癌患者要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过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要定期的复查,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时间。

    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寿命是多少

    术后的病人身体很虚弱,家人要做好家庭护理工作。术后患者的饮食要清淡有营养,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喝牛奶,吃水果,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另外,患者还要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并发症很常见,很多病人都会忽视这一点,不能因为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病人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多和医生交流,让医生有所了解。为了防止伤口感染,病人要擦洗身体,保持卫生清洁。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体发病原因未明,但认为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尤其是对于早中期的患者,往往选择手术,早期患者术后一般能够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达到80%-90%,而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生存时间一般3-5年。

    子宫内膜炎流血怎么办

    如果有子宫内膜炎症,引起出血的现象,首先要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大小,然后结合B超或者是宫腔镜的检查确定病情,如果出血量不是特别大,一般建议用抗生素控制病因,改善症状。可以用抗厌氧菌的药物甲硝唑或者替硝唑治疗,能够控制住炎症感染,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可以通过做宫腔镜的检查,做宫腔镜的过程中,能够取出分泌物做病理分析,能够判断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还能够在做宫腔镜的过程中,把宫腔内的残留物质取出,清理干净宫腔,这样对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症有着良好的作用。

    子宫内膜炎患者反复出血则表示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癌变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及早治疗。关于子宫内膜炎反复出血的治疗方法,中医有中药,针灸,艾灸等等方法,西医主要有西药,激光,宫腔镜手术这三种方式。无论是采取哪种方法治疗,都要得到医生的首肯才行。

    这是因为子宫内有细菌,这些细菌形成的炎症,会破坏掉原先的免疫系统。这就有可能造成月经方面不稳定,流出的血是经血。另外一种就是炎症部位发生了溃烂,所以在遇到刺激(如性生活,重体力劳动,外力打击)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流血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子宫内膜炎患者有反复出血的情况都不是好事,它表示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癌变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及早治疗。

    首先,女性要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确定病情病因,是否引起其他并发症,还要做个癌前筛查。其次,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子宫内膜炎有中药,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式,但显然不适合子宫内膜炎反复出血的患者。所以这类的患者,比较好是采取西药,激光,宫腔镜手术来治疗。当然,无论是采取哪种方法治疗,都要得到医生的首肯才行。

    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子宫内会有子宫内膜来保护,如果子宫内膜出现炎症。就会导致子宫出现更多的一些妇科疾病,对女性的健康隐患还是非常大的。

  • 子宫内膜癌会遗传吗?5种体质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癌会遗传吗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百分之7,恶性肿瘤占百分之20到30%。有百分之20的子宫内膜癌是会容易遗传。

    5种体质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1、肥胖

    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很容易造成癌症。

    2、不孕

    很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癌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3、月经失调、月经来潮年龄早绝经时间迟

    在绝经前一段时间里,没有卵子排出,造成激素失调,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4、与饮食习惯有关

    摄入脂肪过多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护作用,使相对危险性下降。将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转化成癌变。

    5、糖尿病、高血压

    由于长期垂体异常,可致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也是致癌原因之一。

    如何诊断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项目诊断。

    1、症状:子宫内膜癌有可能会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子宫内膜癌时,有可能会导致癌胚抗原125、癌胚抗原19-9等肿瘤标志物升高。因为子宫内膜癌是消耗性的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的现象。

    3、影像学检查:子宫内膜在检查子宫B超、磁共振或CT等项目时,有可能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假如出现转移,还有可能会发现盆腔、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4、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诊断性刮宫或者宫腔镜等方式获取子宫内膜,并进行病理活检。如果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癌。

  • 引发子宫内膜癌的疾病有哪些?子宫内膜癌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我们都知道,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器官出了毛病,在生育方面肯定会有碍,子宫内膜癌就是一种常见的子宫疾病,这种病常常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那么究竟都是有哪些疾病呢?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引发子宫内膜癌的疾病有哪些

    1、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3、孕产次

    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4、卵巢肿瘤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5、多囊卵巢综合征

    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6、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子宫内膜癌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

    引发子宫内膜癌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因素,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的很清楚了,比如说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孕产次,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是常见的原因,对于这些疾病,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原因,才能避免患上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的原因是什么?子宫内膜癌的症状是什么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让生活中的很多女性朋友感到提心吊胆。因此,为了防止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女性朋友必须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减少这些因素,积极预防,那么子宫内膜癌的原因是什么。

    子宫内膜癌的原因是什么

    1、雌激素依赖型

    无怀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导致子宫内膜症,甚至癌症。临床上常见于无排卵性疾病、分泌雌激素的肿瘤、长期服用雌激素的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三苯氧胺的女性。

    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部分,是子宫内膜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患者比较年轻,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孕及绝经延误。大约20%的内膜癌患者有家族病史。

    2、非雌激素依赖型

    发病与雌激素没有明确关系。这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是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样体癌、粘液腺癌等罕见类型。在老年体瘦的女性中多见,病灶周围有可能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高,分化差,雌激素受体多为阴性,预后差。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是什么

    1、阴道出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一般量不多。未绝经的人可能出现月经增加、月经延长、月经障碍。

    2、阴道流脓

    主要是血液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具有脓性引流、恶臭。阴道引流以上的诊疗者约占25%。

    3、下腹部疼痛及其他

    癌症覆盖宫颈内区会引起宫腔积液,下腹部会出现胀痛和痉挛等疼痛。晚期渗透或压迫周围组织,会引起下腹部和腰疼。晚期可能会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哪些人容易得子宫内膜癌

    1、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三重症状,子宫内膜可能会增厚。大部分是雌激素依赖型,预后好,患者一般年轻。我们可以调节生活方式,包括有规律的休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调节体重、调节血糖、调节血压、预防代谢综合征、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等。

    2、生殖内分泌障碍和不孕

    生殖内分泌失衡性疾病包括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育年龄的女性长期无排卵,孕激素对抗不足,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殖状态,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一样,女性平时月经周期延长45~60天,甚至90天以上,不吃药,不月经等,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早。每次怀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3、初潮和绝经早期的女性

    绝经后女性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绝经年龄55岁时,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作用下过度增殖,容易发生非典型增生和癌症,因此绝经越晚越好。更年期女性不应该用成分不明确的所谓补充剂和保养剂来制造卵巢。不良商人为了美容效果,要添加雌激素,以免刺激子宫内膜。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百科推荐

问答推荐

治疗推荐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