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患者治疗案例分享!关注胆管癌积极治疗恢复健康

胆管癌是在胆管出现恶性肿瘤的一种癌症,与胆管结石,花支睾吸虫,胆管炎等疾病有关系,患者会有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出现,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法进行治疗。

  • 皮肤、巩膜黄染检查后竟是胆管癌!关注胆管癌

    一、初次面诊

    昨日,我在肿瘤科门诊接诊了刘先生,今年57岁,他既往有胆道结石病史,一周前因皮肤、巩膜黄染前来肿瘤科就诊,据他描述,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和巩膜发黄,伴有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症状,给他做腹部体格检查过程中,发现他右上腹似乎能触及肿大的胆囊,无明显压痛及其他不适。结合刘先生胆道结石的病史,我意识到胆囊肿大的原因可能不简单,便给他开了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叶占位,考虑胆管细胞癌。结合刘先生的临床表现和CT结果,我初步诊断可能是胆管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治疗便建议刘先生住院,以“右肝胆管细胞癌”收入肿瘤科。

    二、治疗经过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以及有无出现其他脏器转移,便为刘先生开了胸、腹部CT检查和细胞病理检查。CT结果提示:1.左肺上叶、右肺中下叶可见实变影,拟两肺感染;2.肝右叶占位,侵犯门静脉、肝右静脉、肝右叶胆管,考虑胆管细胞癌;3.肝门、胰头周围腹膜后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内胆管广泛不规则扩张伴胆管结石。在超声引导下,行细胞学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肝)胆管细胞癌,高分化。

    从上述检查结果来看,我们判断刘先生胆管细胞癌已经出现了转移,侵犯了周围血管及肝脏组织,并发生了腹腔内淋巴结的转移。根据现行诊治标准,胆管癌侵犯血管及肝脏,发生了多区域的腹腔内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为ⅢB期,刘先生的胆管癌已进入晚期且出现淋巴转移,暂时无法手术干预。这样的情况下,最优选择为行内科化疗的方式治疗胆管癌,阻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和扩散。

    化疗前评估了肝肾功能,完善了三大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检查发现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肿瘤标志物CEA、CA199升高,无明显禁忌症,可以行化疗治疗。由于刘先生病情已进入晚期,根据最新胆管癌指南,我们选择了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同时合并使用信迪利单抗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进行6-8个疗程。白蛋白紫杉醇的副作用是会引发恶心呕吐、四肢麻痹以及僵硬,因此且还有可能会对血管系统带来作用,进而引起心律不齐或者是心肌梗死,重要者还会引起呼吸困难以及鼻腔出血。在使用时,要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情况的监测。

    化疗后第二天,患者精神状态较差,出现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药物副作用,遂止吐、止泻、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促进食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化疗后第八天,复查三大常规、生化等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遂办理出院。嘱患者遵医嘱返院完善检查,根据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三、治疗效果

    患者化疗后精神状态尚可,有轻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黄染情况明显好转,大小二便均正常,睡眠状况良好,饮食方面以半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胃口一般,体重无明显改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轻微降低,暂未出现发热、头痛、寒战、肌痛、乏力和厌食症,治疗效果达到预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患者和家属都非常开心,也很是感激我。我嘱咐他们:

    1.注意保暖,每周复查血分析及肝肾功能;在化疗后,可能会出现口腔粘膜炎症或皮肤出血点,此时要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可用淡盐水漱口,进食后刷牙;必要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口腔护理。

    2.可进食开胃食品,要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感。可制作流食,把食物喝下去,也可以闻一些有味的水果,如桔子、橙子等,增强食欲。居室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从而减轻恶心症状。

    3.走出房间,多呼吸新鲜空气,或与他人聊天,保持积极的心态。

    五、个人感悟

    在本案例的治疗方案选择中,我们选择了以吉西他滨合并信迪利单抗的化疗方案为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目前国内专家共识,像本案患者这种不能手术切除或进展期的胆管癌病人,可行新辅助化疗,部分病人可达到肿瘤降期作用推荐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也可联合其他药物或经肝动脉区域治疗,增强抗肿瘤效果。信迪利单抗作为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PD1),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攻击癌细胞,是继化疗、放疗之后的抗癌治疗方式,它属于广谱性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作为放、化疗手段的补充。

    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及NCCN指南,对不可切除胆管癌病人还可行局部治疗,包括肝脏射频消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以及局部放疗放射治疗。对于淋巴结转移这类局部晚期的肿瘤切除,即使肉眼干净了也不能保证能没有肿瘤细胞残留了。而胆肠吻合手术本身不能切得太高,也可能没办法切干净,这些情况下会推荐病人去做一个低剂量的局部放疗。

  • 胆管癌可采取索拉非尼和卡瑞利珠药物治疗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58岁,因近两个月腰酸背痛晚上睡不好觉,外院检查见原发性肝癌并转移,今日来我院为求进一步诊治。我先为阿姨做了初步检查,体温36.5℃正常,脉搏75次/分正常,呼吸19次/分正常。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瘢痕,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液波震颤,无振水音,右上腹及左肩胛区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约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为了进一步确诊,以“原发性肝癌待查”将患者收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给患者完善了相关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6.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68.5%,肝功八项:白蛋白(ALB)37.54g/L,总胆红素12.6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1U/L偏高,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10.720ng/ml偏高。CT检查显示:1.肝S6、S7交界处可见巨大不规则低密度肿块,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匀,大小约71*54mm,增强扫描动脉病灶包膜周围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周围可见少许扩张胆管,邻近肝包膜凹陷。另肝S6见小类圆形低密度影约4mm。左侧骶骨、双侧髂骨翼、胸6、7椎体、腰3椎体、胸8椎体附件、右侧第6肋骨多发骨质破坏,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用穿刺针通过皮下穿刺至肝实质部分,取少部分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综合诊断结果为肝内胆管癌,肝癌全身多发转移。于是综合病情和患者意愿决定为之,与同类药物相比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以及方便管理的安全性,且副作用和发病率较低,但使用PD-1类药物可能出现皮炎、腹泻、胸痛等副作用,如果出现需及时到医院就医。

    三、治疗效果

    患者的病情稳定,无肢体无力,无咳嗽、无喘憋。睡眠质量相对提高。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未有再次呕吐不适,饮食状况良好。偶尔出现便秘的情况。腰酸背痛的状况也有所减轻。

    四、注意事项

    在患者准备离院时我嘱咐说: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每3个月定期复查,查看肿瘤发展情况。

    3.按要求服用药物,不要私自用药,出院后仍要按要求服药。

    五、个人感悟

    对于此次就诊的患者我们选用了抗癌药物治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腰酸背痛的症状有所好转,但出院后仍要继续注意休息、按要求用药以及注意自身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对于早期、中期的肝内胆管癌患者,一般可以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肝内胆管癌的靶向药物包括索拉非尼、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具体的用药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胆管癌术后几天能进食?附胆管癌饮食禁忌一览

    胆管癌术后几天能进食

    胆管癌术后一般3到5天才能进食。

    胆管癌属于恶性疾病,所以当检查发现胆管癌并且胆管癌处于早中期时候一般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禁食3到5天,因为:第一、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恢复,由于胆管癌多采用全身麻醉,并且手术期间会牵涉肠道,所以术后可能出现肠道不蠕动等情况,而这种肠道不蠕动一般需要3到5天恢复,在肠道蠕动未恢复前,患者就需要禁食,避免饮食后造成伤口感染、伤口破裂和消化道炎症;第二、术后早期伤口未愈合,进食后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反射性引起胆管挛缩,由于此时胆管伤口未愈合,当胆管挛缩时候就可能造成胆管的撕裂,为了减少胆管癌术后胆管破裂的风险,建议胆管癌术后3到5天再进食,因为此时胆管水肿明显减轻,并且伤口部分愈合。

    胆管癌饮食禁忌一览

    胆管癌饮食禁忌包括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油腻的食物、禁饮酒、腌制的食物等。

    1、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由于芥末、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也会对肝胆造成刺激,使肝胆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不利于恢复。

    2、禁食油腻的食物:由于大多数的胆管癌患者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甚至会出现肝功能不全的情况。当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导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症状,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

    3、禁饮酒:胆管癌属于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会引起胆道梗阻,继而可造成肝功能的损害,而饮酒会加重对肝功能的损害,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腌制的食物: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致癌性,会加重胆管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的可能会加快癌细胞生殖。

    患有胆管癌,一定要谨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并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远端胆管癌ⅡB期,经规范治疗恢复良好

    一、初次面诊

    今门诊接诊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其丈夫的陪同下走进诊室。我询问他们就诊缘由,患者描述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及皮肤轻微黄染,大便颜色稍有变浅,未予重视不曾就诊,近半年时间发现皮肤黄染仍存在且颜色逐渐加深,大便颜色逐渐成白陶土色,尿色加深像浓茶色,伴有身体乏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皮肤黄染,胆囊稍有肿大可触及,Murphy's征(-)。影像学检查示:胆总管末端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积液上腹部MRCP提示:胆囊炎,泥沙样结石,胆总管下段低信号。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糖尿病史2年,经药物控制良好。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及既往用药史,经过一系列检查,初步考虑患者:胆管癌。

    二、治疗经过

    入院随即完善相关检查,MRI:远端胆管发现异常肿块影,形态不规则;实验室检查示: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均,血清CA19-935 U/ml;CT:图像上呈现出扩张的胆囊和肝外胆道。结合患者主诉、病史、遗传史及一系列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最终以胆管癌收入我院肝胆外科。经过科室相关病例讨论进行手术治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胆管腺癌。最终确诊患者为:远端胆管癌ⅡB期,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和自控式镇痛泵充分镇痛,予消炎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辅助性化疗。(MRI:远端胆管发现异常肿块影,形态不规则)

    三、治疗效果

    本例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在我的精心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进行手术治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在医院进行住院观察,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前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持续黄染伴有大便灰白色、尿色深黄及腹痛等症状。术后2周患者腹痛及皮肤黄染逐渐减退,大小便颜色逐渐恢复正常,遂同意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再次复查,结果提示:病灶范围较治疗前明显有所改善,随访半年,患者未出现肿块复发及并发症等,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的发生,并且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复发。

    2.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嚼口香糖、围床活动,鼓励病人每日制定步行计划,以便快速恢复胃肠功能。鼓励病人深呼吸,拍背咳痰,避免肺部感染。根据病人排气排便和引流液情况,早日拔除胃管和腹腔引流管。

    3.术后饮食,必须依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4.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五、个人感悟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我很高兴看到患者逐渐恢复。远端胆管癌(dCCa)是指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汇处以远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所形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此病好发于50至70岁之间。胆管癌病因尚未被完全阐明,不同分型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也有所不同。由于解剖位置深在,紧邻十二指肠和胰头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根治远端胆管癌的主要方式。该术式切除和吻合的脏器较多,手术创伤较大,胰瘘、胆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胰瘘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例患者为远端胆管癌ⅡB期,侵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肝总动脉,临床上首先进行手术治疗后予以辅助性化疗,缓解患者症状,同时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随访过程中,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

  • 胆管癌Ⅳ型不要慌,积极化疗方可战胜病魔

    一、初次面诊

    王先生进入我门诊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发黄的,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这个病人黄疸这么严重,可能是出现了肝功能受损。我问道:“王先生,您好,有什么不舒服的吗?”王先生回答道:“医生,最近一个月我身上变黄了还有点发痒,眼睛也变黄了,还恶心,不爱吃饭,我来检查看看。”我问:“请问您还有什么别的不舒服吗?比如发烧,怕冷,咳嗽,咳痰,腹痛等症状?”王先生回答道:“再就是我有的时候会肚子痛,右上腹这里还隐隐的有点不舒服,消化还不太好。医生,我这个病是不是不好呀,不会是癌吧,您一定可得给我好好查查呀!”

    察觉到了王先生的焦虑,我说:“王先生,您先别急,我先问完您的情况后给您一个初步的诊断。请问您大便小便和之前比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王先生平复了一会回答道:“您不说我还没想起来,我最近小便黄的很,大便颜色有点淡,没什么颜色了。”我又问:“您之前有得过乙肝、结核等疾病吗?”王先生回答道:“没有呀,之前也做过体检,没检查出来。”

    我总结道:“王先生,通过对您的病史采集,提示您可能存在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为您办理住院,给您做一个全方位的检查,最后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您看可以吗?”王先生回答道:“好,那谢谢您了医生,一定要帮帮我呀!”就这样,我为王先生办理了住院手续。

    二、治疗经过

    王先生住院以后,我为王先生做了常规的全身检查,检查发现: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同时伴有较为强烈的瘙痒,肠鸣音较弱,未发现患者存在腹壁静脉曲张等现象,未闻及腹部的血管杂音,双肾区、肝区、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由于黄疸常常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出现的症状,因此我初步诊断王先生存在肝胆部位的疾病,从而导致了患者出现了黄疸、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我针对性地为患者做了有关于肝胆部位的全面检查。

    首先,我为王先生做了一系列的检验,血液生化提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上升,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明显上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为谷丙转氨酶肝硬化、肝癌等。而白蛋白等主要是有肝脏的实质细胞产生的,白蛋白降低主要见于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等疾病。

    结合王先生的病史,初步可以判断王先生存在肝脏功能的损伤。肿瘤标志物检查提示: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此蛋白为肝癌的特异性蛋白,含量异常提示王先生可能存在着肝脏的肿瘤,但是肿瘤

    为了进一步诊断王先生的病情,紧接着我为王先生安排了腹部B超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位于肝门部胆管处,性质考虑胆管癌的可能性较大;肝右叶新生物。

    根据B超的结果,结合王先生的病史,我初步断定王先生存在胆管癌的可能性较高,而且很有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肝脏。而后,我为王先生做了腹部CT检查,检查提示:肝门区胆管源性新生物可能,肝右叶新生物,双肾无强化水样密度小结节,考虑为囊肿,双肾可见各一副肾动脉。CTA检查提示: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分支参与病灶供血,门静脉分支受累可能;通过CT和CTA检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王先生的病灶存在肝脏转移的可能,同时存在肝门静脉的受累。

    为了进一步观察新生物与肝脏和胆管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地判断新生物的性质与侵犯范围,我为王先生做了腹部的MRI检查,检查清楚地提示:肝门部胆管源性新生物可能,肝内胆管扩张,肝右叶异常强化灶,大小约1cm,提示转移可能。腹腔内未见增大的淋巴结以及腹腔积液征象;根据MRI的结果来看,可以提示王先生的胆管病灶已经累及到了肝门部,同时可能发生了右肝的转移,这表明王先生的病情较为严重了。

    为了进一步确诊患者病情,我为王先生做了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进入胆总管下端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确定王先生存在肝门部胆管癌(腺癌),而后再次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活检,检查结果提示:(肝转移灶)腺癌。至此,我终于可以给出最终的诊断:王先生患有肝门部胆管癌(Ⅳ期)。

    由于王先生的病情较为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经过科室的充分考虑,决定为患者实施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雷利珠单抗。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他们最终同意了使用化疗方案进行靶向治疗的建议。

    三、治疗效果

    王先生通过腹部CT、腹部B超、病理穿刺、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技术手段,及时有效的诊断了自己的病情:肝门部胆管癌(Ⅳ期)。据此,我提出了最适合患者的方案:使用吉西他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雷利珠单抗静滴进行化疗,21天为1周期,长期维持治疗,同时进行必要的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过1周期的化疗后,王先生的黄疸和皮肤瘙痒症状减轻,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化疗过程顺利,并未出现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复查CT提示:癌症病灶较前缩小,提示癌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及时诊断与治疗表示十分感激,经家属要求,同意患者出院继续保守治疗。

    四、注意事项

    1.戒烟、戒酒和规律的作息,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

    2.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如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予以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升白细胞治疗。

    3.继续使用保肝药物按医嘱使用进行治疗,同时每周进行肝功能复查,若肝功能出现下降,及时就诊治疗。

    4.注意规律进行化疗,抑制癌灶的进一步进展。

    5.定期到我院进行复查,明确病情发展进程,调整治疗方案。

    五、个人感悟

    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疼痛,消瘦等症状是晚期胆管癌的常见症状。胆管癌由于恶性程度较高,肝脏转移较快,往往发现时便已经到达了晚期,令人惋惜。病例中的王先生通过腹部B超,CT检查,病理穿刺等手段,及时诊断了患者的胆管癌病情,通过针对性的长期治疗,同时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坚持地进行定期复查,极大延缓了癌症的发展速度,有效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胆管癌虽然可怕,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防的,大家要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必要的检查时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将狡猾的胆管癌及时发现,将其扼杀在萌芽中。最后,祝福王先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坚定信心,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百科推荐

问答推荐

治疗推荐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