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治疗首页 治疗分类 切换频道

深入解析: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策略,华山医院肿瘤科初钊辉您专业解答

2024-04-28 08:082950

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如果它只在一个地方肆虐,那么我们就有办法通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手段消灭它。遗憾的是,癌症并不那么 "老实"。不幸的是,癌细胞并不那么 "老实",它就像一个贪婪残忍的强盗,有时并不会乖乖地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会悄悄地转移到其他地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转移。一旦发生转移,癌症就不再受初始部位的限制,而是分散在多个部位,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脑转移--癌细胞的 "避风港

即使我们使用多种方法消除了所有可见的转移灶,也不能保证癌细胞已被完全消灭;它们可能仍然潜伏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再次爆发。其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就是脑转移,即癌细胞潜伏在我们的大脑中。在术后化疗等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对不容易通过大脑的天然保护屏障清除癌细胞,大脑就成了癌细胞的天堂,所以有时脑转移可能是唯一的复发转移部位。

任何类型的癌症都可能发生脑转移,但有些癌症更容易发生脑转移,如肺癌和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45 岁以下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肺癌。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的发展,乳腺癌的生存期越来越长,因此在延长的生存期内,脑转移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乳腺癌都容易发生脑转移。乳腺癌有多种亚型,其中一些亚型发生脑转移的风险较高,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这些亚型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复发率。

那么,如何判断乳腺癌是否发生了脑转移?如果发生了转移又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乳腺癌脑转移不容忽视

乳腺癌脑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逃离原发部位,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和筛选,最终到达脑部并在脑部生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快可慢,取决于乳腺癌的亚型、分期、治疗和其他因素。

数据显示,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最终发生脑转移的概率较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终发生脑转移的比例为22%至3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最终发生脑转移的比例为15%至37%。

这是因为这两种亚型的乳腺癌细胞侵袭性更强,更容易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因此,HER2 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定期接受脑转移筛查。

发现脑转移迹象

那么,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有脑转移呢?

一般来说,乳腺癌脑转移的出现通常与脑部受压或功能受损有关,有时类似于中风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记忆力减退、行为改变、肢体麻木或无力等。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例行体检时才被发现。通过筛查发现的脑转移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且转移部位微小,因此强烈建议进行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

乳腺癌脑转移的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 影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脑转移可影响脑神经功能,导致偏瘫、失语、癫痫等并发症。

2. 影响全身治疗效果,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主要依靠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多药物无法顺利进入颅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疗效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患者无法承受加大药物剂量带来的副作用,也不能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因此,乳腺癌脑转移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脑转移的治疗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脑转移,该如何治疗呢?

目前,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乳腺癌脑转移瘤就像掉进水池里的石子,不可能一蹴而就。

手术切除

如果 "结石 "数量很少,不在很深的位置,那么很容易 "抢救 "起来,比如手术切除,除了取得近期疗效外,还能够摸清脑转移瘤的病理具体表型,后续有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用来指导后续的药物治疗。为了达到远期治疗效果,术后仍需通过药物等治疗手段降低原发部位复发和其他部位出现脑转移的风险。据预测,患者在接受药物等后续治疗后,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期。遗憾的是,手术对体力要求较高,只有不到 13% 的乳腺癌脑转移瘤适合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如果水池里的 "石头 "不多,但位置不适合 "打捞",可以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和电波刀。虽然叫 "刀",但其实不是刀。它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对脑肿瘤进行精确照射,在不开颅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通过杀死脑转移灶及其周围一圈可能潜伏的肿瘤细胞,达到接近刀的效果;与全脑放疗相比,可减少对正常大脑的损伤,且可多次使用。多用于直径在3至4厘米以下的多发小转移灶,局部控制率可达80%以上。

如果掉进池子里的是一把 "小石子",太多太小,我们没有办法一颗一颗地 "捡 "起来,那就需要用全脑放疗来覆盖和摧毁所有的 "石子"。这就需要用全脑放射治疗来覆盖和摧毁所有的 "石头"。但这也会对整个 "池子 "造成一定的损害。全脑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杀灭颅内所有肿瘤细胞,可以消除更多、更小的脑转移灶,但不可避免地会照射到正常脑组织,会产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果,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特别是对于有可能通过药物获得病情长期控制的患者,我们希望全脑放疗越晚使用越好。

药物治疗

除上述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应积极参与脑转移瘤的全程治疗,尤其是局部治疗后的巩固治疗,药物的作用不容忽视。此外,脑转移患者,血液或脑组织中仍有潜伏的肿瘤细胞,继续用药可以预防和控制新的脑转移。近年来,乳腺癌药物的研发发展迅速,除了化疗,还有多种靶向药物可供选择,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等进行治疗。

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图卡替尼、吡咯替尼、奈拉替尼和阿帕替等。

ibtarget=_bla

kclass=i

fotextkeyLApati

ibtarget=_bla

kclass=i

fotextkeyLapatinib 等。

抗体偶联药物包括 dexitrastuzumab、enmetrastuzumab 等。

大分子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帕妥珠单抗(patulizumab)等。

其中,小分子靶向药物比较容易穿过血脑屏障,与化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瘤具有优势。作为新一代的抗体偶联药物,Dexitrastuzumab在最新的临床研究中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部是乳腺癌的特殊转移部位,是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 "拦路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极大。目前,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尤其是靶向药物治疗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多学科综合治疗可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笔者要强调的是,早期发现脑转移,采用更合适的治疗手段,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患者来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以为不检查就不会发生脑转移。在无症状阶段发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真正战胜乳腺癌,战胜脑转移!

专家介绍

初昭辉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本文发表于《家庭医学》2023年第6期。

初钊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乳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及最佳摄入方式:果汁的健康性探究
与之前的荟萃分析结果一致,在纳入最新研究结果后,仍然观察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分析发现,水果和蔬菜总摄入量高可显著降低总体、绝经后、ER+PR+ 和 ER-PR- 乳腺癌风险。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水果和蔬菜总摄入量、水果摄入量和蔬菜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荟萃分析,并根据绝经状态、ER 和 PR 进行了亚组分析。这项荟萃分析主要收集了前瞻性研究,研究了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区分和总结了不同饮食因素与不同乳腺癌亚组之间的关系。这项荟萃分析是目前第

0评论2024-04-27297

赵晖教授: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现实及治疗进展
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I-IV期乳腺癌患者5年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2%、3.9%、10.1%和50.6%,这表明即使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也在1.2%-10.1%之间。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重视骨改善药物毒副作用的管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超过20个月,颌骨坏死的发生率增加。目前,临床上认为大剂量、长疗程、牙槽骨创伤或牙周感染、长期应用类固醇类药物是下颌骨坏死的高危因素,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双膦酸盐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避免口腔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指南对于骨改善药物的使

0评论2024-04-26309

乳腺癌患者如何指导家属进行风险评估和筛查?
建议所有高危人群最好接受 BRCA 基因筛查。BRCA基因筛查,与普通人群相比,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可增加80%。中国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将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列为高危人群,因此乳腺癌筛查非常必要。我可以不做乳腺癌筛查吗。你为什么不接受乳腺癌筛查。X线检查是乳腺筛查的主要手段,适用于 30 岁至 65 岁的女性,建议每两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

0评论2024-04-25220

如何评估乳腺癌的高风险?
④一级亲属中至少有 1 人携带 BRCA12 基因的已知致病基因突变。或 (v) 至少有一名一级亲属携带 BRCA12 基因的已知致病基因突变。(iv) 至少有一名一级亲属携带 BRCA12 基因的已知致病基因突变。2. 以下任何一项: 月经初潮年龄≤12 岁。符合以下 1、2 和 3 中任何一种情况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1. 家族遗传史,即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①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2)无活产史或首次活产年龄≥30 岁。

0评论2024-04-24221

最新研究发现:日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可能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
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浓度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条件逻辑回归模型校正了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史、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哺乳史、月经史、口服避孕药史、绝经后激素补充史、 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采血时的年龄、采血时的体重指数、采血时的绝经状况和采血时的年份,并将血清中的 PFAS 和 PFOA 浓度进行了四倍增,得出了乳腺癌风险的比率比和 95% 的置信区间,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2019年5月3日,国际癌症联盟的《国际癌症杂志》在线发表

0评论2024-04-23196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哪些因素对其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患有某些良性乳腺疾病,包括非增生性病变、纤维化和单纯囊肿,可能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组合的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如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维生素摄入不足。与不喝酒的女性相比,每天喝 1 杯酒,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 7%-10%。酒精会影响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荷尔蒙的水平,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绝经后脂肪组织增多会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0评论2024-04-22219

人工助孕与乳腺癌的关系探讨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接受过 试管婴儿 或其他人工助孕(如非 试管婴儿)治疗的妇女,平均随访时间为 21.1 年,其浸润性或原位乳腺癌发病率通过荷兰癌症登记处获得。为什么人工助孕中广泛使用的促排卵药物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却不会诱发乳腺癌。某平台一则热门短视频曾提到,人工助孕会使乳腺癌发病率增加4-6倍,听起来比成功受孕的效果都显著,究其原因是人工助孕广泛用于促进排卵药物促进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接受人工助孕的妇女接受了更多的雌激素,但也接受了更多的孕酮和hCG,这意味着卵巢抑制期更长,两者

0评论2024-04-21213

权威发布:乳腺癌的十大风险因素和两大保护因素,你知道哪些?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14年对49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曾经吸烟与乳腺癌风险增加10%有关。一项对 8 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可使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13%。一项对1993-2019年发表的20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患有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没有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的1.04倍。一些研究发现,初潮年龄≥14 岁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降低 30%。2 个主要保护因素1. 母乳喂养现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一项对 2002-2012 年间发表

0评论2024-04-20237

乳腺癌风险因素分析:你属于哪些风险等级?
乳腺癌风险因素增加女性罹患浸润性乳腺癌相对风险的因素如下:相对风险大于 4.0 的因素1. 年龄超过 65 岁2. 非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致病基因变异(如 BRCA1、BRCA2、PALB2、TP53target=_blakclass=ifotextkeyP53)相对风险为 2.1-4.0 的因素导管原位癌内源性激素水平高3. 乳房受到高剂量辐射4. 密集的乳房 X 线照相术5. 两名或两名以上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相对风险为 1.1-2.0 的因素1. 饮酒2. 初潮过早3. 身高体重过高4. 内源性雌激素或

0评论2024-04-1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