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药物首页 药物分类 切换频道

大肠癌辅助化疗给药途径的探讨

2024-11-21 08:16930

大肠癌辅助化疗给药途径的探讨近半个世纪来,尽管麻醉学及外科手术学有了很大进步,但大的生存率仍未有较大提高。大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治术后的化疗即辅助化疗是大肠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化疗的机理在于用化疗控制减灭根治术后的残留病灶。术后机体荷瘤减轻,远处微小转移灶的增殖导致其对化疗的敏感性增高,同时化疗也有利于减少抗药克隆产生。

给药途径主要包括:

门脉灌注化疗

近半数根治术后的病人发生肝转移而导致治疗的失败。不少研究将门脉灌注化疗(portalveininfusion,PVI)应用于辅助化疗,以期减灭微小转移灶,降低肝转移率,提高生存率。结果发现确能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降低年死亡率10%~15%。但同时发现PVI并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最大的临床对照试验AC-02发现PVI治疗组的肝转移较单纯手术组多。提示以5-氟脲嘧啶为基础药物的PVI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其应用于围手术期和持续滴注,而与给药途径无关。PVI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以期通过更大规模的试验,对PVI的作用作出评估。

腹腔化疗

大肠癌术后的腹腔内转移是治疗失败的第二位原因。腹腔内化疗能在腹腔内产生较静脉给药高200~400倍的浓度,而化疗药物通过腹膜吸收回流至门脉、淋巴管到肝脏,产生与门脉给药相当的浓度,又有利于减灭腹腔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疗效。Sugarbaker等报道,腹腔化疗较静脉化疗能明显减少腹腔内转移,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肝转移率。

kelson等报道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经过24个月随访,24/28例病人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阐明腹腔化疗的具体疗效。总之,大肠癌辅助化疗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方法对病人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编辑:李丽娟)

收藏到网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止痛药物分哪几类?
强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严重疼痛的主要依靠,代表药物――吗啡。(2)弱阿片类药物当用非阿片类止痛药不能控制疼痛时,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其他治疗中度疼痛的药物,这些药物可单独应用,也可以与非阿片类止痛药或辅助药物联合应用。(1)非阿片类药物代表药物――阿司匹林,主要药物――扑热息痛、芬必得、消炎痛、止痛片等,主要用于轻度疼痛。对多数重度疼痛患者,吗啡是首选药物,因为它是一种有效而且能很好耐受的药物。用于治疗中度疼痛的其他药物有丙氧酚、曲马多等。阿片类的主要副作用是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精神错乱和呼吸抑制。

0评论2025-08-163

起底抗癌产业链:药品数百元一粒,有销售可年薪百万
从事过多年医药销售工作的张华告诉创业家i黑马,抗癌药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医院,但售价高昂的进口抗癌药要进入医院没有那么容易,需要打通科室主任、药事委员会等关卡。李璇告诉创业家i黑马,两年多来,家里已为她花了近30万元:一般每次化疗需要住院1周左右,3天挂化疗药,同时医生会开一堆保肝、护胃、护心、消炎等药物,首次要花10万元左右。由于确诊时血小板已经高达2500(创业家i黑马注: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她和家人跑了北京两家大医院,医生告诉她,吃靶向药之外,需要进行一期小化疗。(创业家i黑马注:连续化疗者

0评论2025-0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