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Science:单细胞测序细分肿瘤亚型

2024-11-26 08:021350

美国麻省总院和Broad研究所合作发表在3月31日Science杂志上对两种脑肿瘤亚型的详细分析显示,它们起源于神经祖细胞的相同类型,由基因突变模式和其微环境的组成分而区分开。

最近的一些研究,包括癌症基因组Atlas计划,已经鉴定了驱动肿瘤生长的突变,通过分析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定义了肿瘤的亚型,这些样本包括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周围微环境的。但事实上,这些分析是对大块的肿瘤样本进行笼统的分析,可能掩盖了许多关键的信息。

单细胞测序是逐个细胞进行的RNA转录分析,能够对肿瘤生物学提供更有力的洞察力。但是因成本的限制,只能用在有限数量的肿瘤细胞上。

研究团队设想,结合从有限的肿瘤细胞数量上获得的单细胞RNA数据,与已有的大规模研究产生的表达数据相结合的办法,或许能揭示出一些脑癌相关的生物学信息。

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都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手术和放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这两种肿瘤被认为是由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神经胶质细胞的亚型发育而来的,但在遗传学、外观和基因表达方面都有所不同。虽然这两种类型的肿瘤都含有类似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也都含有该细胞类型的标记,这就引起了人们对它们起源于不同类型细胞这一普遍看法的质疑。

研究团队对10例星形胶质瘤样本中的9800个细胞和6例少突胶质瘤样本中的4300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再结合癌症基因组Atlas中的165例转录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两种肿瘤都含有3种癌症细胞:非增殖性细胞(nonproliferatingcells)、类神经干细胞(resembleneuralstem)和祖细胞(progenitorcells)。其中的非增殖细胞被细分为星形胶质细胞样和少突胶质细胞样。而不同之处主要是遗传学差异,以及肿瘤微环境组成不同。

文章的通讯作者MarioSuvà大夫介绍:“我们的研究重新定义了两种密切相关胶质瘤的细胞组成,它们是以IDH基因突变为特征的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虽然我们知道它们是基因不同的肿瘤类型,但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有类似的起源细胞,或者它们的表达差异是否可以由遗传学、它们发育起源的细胞、或肿瘤微环境来解释。”

Suvà大夫说:“我们惊讶地发现两种不同亚型的肿瘤竟然通用相似的干细胞程序,和相似的神经胶质谱系来区分。提示我们可以使用免疫疗法攻击特定的细胞类型,从而终止肿瘤的生长。此外我们观察到即使在更晚期的肿瘤阶段,越是分化的肿瘤细胞越不容易增殖。这意味着,如果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将会显著地控制肿瘤生长。我们下一步研究计划将使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其它类型的成人和儿童的神经胶质瘤,追踪推动它们侵略性的起源和程序。”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留心妇科肿瘤危险信号!
当子宫生长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时,可出现月经的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出血不止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均与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生殖器从外阴至输卵管和卵巢,最常见的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绒毛膜癌和外阴癌等。绝经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绝不能忽视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大小便改变: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仅有消化道症状,当

0评论2025-08-013

肿瘤病人外出旅游时要注意的几点。
肿瘤病人完成治疗,处于康复时期时,可以适当地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自强不息,战胜疾病。不过在外出旅游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量力而行肿瘤病人旅游路线不宜过长,时间不宜过久,日程不宜过紧。尽兴而归肿瘤病人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身体的进一步康复,尤其是在精神上使自己能摆脱疾病的影响。导读:肿瘤病人外出旅游时要注意的几点。自知自重旅游前要对自己的健康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正确估价,有的病人虽已康复,但还需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最好随身携带足量,因为有的药物在旅游途中未必能买

0评论2025-07-3110

研发日报丨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VENTANA PD-L1获FDA批准
FDA受理辉瑞抗炎药Xeljanz/XeljanzXR补充新药申请辉瑞近日宣布,FDA已受理其口服JAK抑制剂Xeljanz的一份sNDA,此次申请寻求批准Xeljanz5mgBID用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Structure: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原子细节上阐明了细菌的特殊激酶如何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能用来进行青霉素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这项研究也首次阐明了细菌激酶识别并且化学性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评论2025-07-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