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骨结核常见症状一览!什么原因引起骨结核

2024-09-29 11:18710

骨结核常见症状通常会引起骨骼疼痛、肿胀、低热、盗汗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能够缓解不适症状。

骨结核常见症状一览

1、骨骼疼痛:骨结核通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患处出现明显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还会越来越强烈,还会有明显的压痛,疼痛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2、肿胀:骨结核有可能会累及到多个关节,关节部位会出现明显肿胀,并伴有皮温升高,压之会有波动感,还有可能会引起功能障碍。

3、低热:骨结核患者通常会出现低热,体温可能在38℃左右,主要是表现为午后低热,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

4、盗汗:骨结核可能会引起盗汗,一般是出现夜间盗汗,晚上睡觉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胸口出虚汗。

5、食欲不振:如果病情持续加重,也有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会引起食欲不振,严重者会导致身体消瘦。

什么原因引起骨结核

骨结核引起的原因有感染、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长期疲劳、环境因素等方面,患者需根据具体原因治疗。

1、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等途径进入人体,建议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2、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饮食不均衡等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结核病菌感染,增大本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建议增强自身免疫力,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3、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建议注重饮食营养,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4、长期疲劳:长期疲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病菌。对此需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5、环境因素:居住在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结核病菌传播,建议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骨结核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营养、避免长期疲劳、控制慢性疾病和改善居住环境。一旦患病,建议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