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术后需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嘱咐、加强饮食营养、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和外伤、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等,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骨结核术后该注意什么
1、遵循医生的嘱咐:术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如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物理治疗等。同时,在恢复期间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观察和指导。
2、加强饮食营养:骨结核手术后,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均衡饮食,注重高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如肉类、鱼类、豆类、乳制品、蔬菜水果等。
3、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护理非常重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如果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4、避免剧烈活动和外伤:在骨结核术后的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对受伤部位造成进一步损伤。遵守医生的活动限制指导,以保护手术部位。
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6、提高免疫力:通过合理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骨结核症状传染吗
骨结核本身并没有传染性,但是合并有活动期肺结核时具有传染性,在合并肺结核时可通过空气传播。
骨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骨骼系统引起的破坏性病变,骨结核属于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大部分是属于肺结核,少数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结核所引起。当患者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出现老化、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身体出现劳损时、局部抵抗力变差,导致机体无法阻止结核菌的侵入,进而造成结核菌感染,诱发骨结核。
骨结核在发病期间临床上的症状可表现为全身乏力,下午可能会出现低烧、盗汗,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没有食欲,发病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表现。骨结核需要到医院查找原因,再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