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那么怎样确定骨髓炎?
骨髓炎怎样确诊病因
骨髓炎诊断一: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2、局部症状要检查窦道的数目、部位,也可以用探针触骨。患肢皮肤是否有色素沉着及急慢性炎症。
3、患肢比对侧粗大。皮下组织相应增厚变硬,或有畸形、肢体长短变化及功能障碍。
骨髓炎诊断二: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
骨髓炎诊断三:X线检查
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的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
X线改变晚于临床,初期仅有软组织改变,发病2周后,病变部位有骨质改变。
确诊骨髓炎四:CT检查
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骨及显示椎旁脓肿的形成,放射骨扫描在病变早期即有反映,但无法区别感染。
CT的图像容易受骨与金属等物质的人为影响,但对骨活检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另外CT对皮质骨与周围的软组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影像学判断,它对死骨形成的判断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可以对由于体内有金属内置物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作出检查。
骨髓炎诊断五:活检
对于骨折和肿瘤,可通过椎间盘间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可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窦道取到的标本培养结果对诊断骨髓炎是不可靠的。
骨髓炎诊断六:核磁共振(MRI)
利用CT、MRI检查可以完全明确诊断,并且可以在X线片完全正常时显示髓腔的破坏、骨膜反应、皮质的破坏、关节损害与软组织的状况。MRI对软组织的判断要优于CT。MRI也可以显示早期的骨骼水肿,对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有意义。
骨髓炎的后果严重吗
骨髓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骨髓炎是指因多种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部分人可合并有厌氧菌感染。该病的严重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从症状方面:急性骨髓炎起发病时会出现畏寒、高热、局部肿痛,严重可引起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部分人病情迁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皮肤溃破、流脓、骨折等不良结果。
2、从造成的后果:由于骨髓炎症的刺激以及破坏等因素,可导致患肢短缩、关节畸形、关节强直,使患者肢体功能下降,甚至导致残疾。部分患者皮肤因破溃后炎性物质的反复刺激,可能导致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