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远处转移,乳腺癌就已进入晚期,手术切除等局部治疗通常已失去意义。然而,局部治疗对第一阶段 IV 期和少转移乳腺癌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寡转移性乳腺癌的定义并不统一,但其定义为转移灶局限于一个远处器官,且转移灶数量不超过三个,不包括原发性 IV 期和局部区域复发。对于这类患者,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的证据较多,而局部治疗的证据相对较少,最佳治疗的指南更少,且主要针对颅内寡转移灶
2020年6月14日,国际抗癌联盟的《国际癌症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学者医院兰波、尼鲁拜-阿不都热依木、王家玉、马飞、罗阳、陈世明、徐冰河、樊莹的研究报告,研究了我国颅外寡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初步确定了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法。
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至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50例颅内外寡转移性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生存曲线、对数秩检验和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2个月和78.9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期和5年总生存期的百分比分别为40%和58%。
多因素分析显示,一线治疗(包括标准全身治疗+手术切除所有转移灶)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进展期死亡风险降低 68%(风险比:0.32,95% 置信区间:0.14 至 0.73,P=0.006)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65%(风险比:0.35,95% 置信区间:0.14 至 0.86,P=0.022)
亚组分析显示,无病间隔≥24个月、有1个转移灶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从手术切除中获益明显更大。
因此,这项单中心、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寡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对较好,手术切除转移灶可显著改善标准全身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寡转移乳腺癌的积极局部治疗提供了初步证据。为了验证本研究结果,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确定生物学指标,这将有助于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做出合理选择。参考文献
I
tJCa
cer.2020Ju
14.O
......li
.O.li
t.
新闻
技术特征
技术
临床特征
乳腺癌的临床特征
除上述因素外
智
a.
拉
B、AbudureheiyimuN、Zha
gJ、Wa
gC、Jia
gJ、MaF、LuoY、Che
GJ、MaF、LuoY、Che
S、XuB、Fa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