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的医生都在为攻克乳腺癌而不懈奋斗。作为性器官之一,乳腺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乳腺肿瘤也被认为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随着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在临床上得到认可,激素与乳腺癌的相互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下面就乳腺癌与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催乳素等主要性激素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
1. 乳腺癌与雌激素
雌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激素,研究表明,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55岁以后绝经,未孕未育,30岁以后生育第一胎,这些因素被公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相关性,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有关。此外,肥胖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主要来源不再是卵巢功能衰竭,而是脂肪组织。临床数据显示,雌激素浓度较高的乳腺上皮细胞会增加癌症形成的风险。而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抑制雌激素,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可见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或提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会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雌激素刺激乳腺肿瘤生长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雌激素自身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刺激乳腺肿瘤的生长;二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实现。近年来,还有研究认为,雌激素可导致纺锤体异倍性的形成,最终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应该说,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和代谢产物致癌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共同作用于人体最终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2. 孕酮与乳腺癌
目前,孕激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孕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也非常复杂,既可以与雌激素加强作用,也可以与雌激素拮抗作用。有研究表明,孕酮对乳腺上皮细胞的致癌作用因孕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更具体的机制仍在研究中。
3、雄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雄激素是男性的主要性激素,主要来自睾丸。但它并非男性独有,女性 体内 也有少量雄激素,主要由 卵巢 和肾上腺分泌。乳腺癌的形成与雄激素之间的关系尚未标准化,也没有确定雄激素是促进乳腺癌还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雄激素在 体内 芳香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雌激素,因此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调节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也可以控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有动物实验表明,单独应用睾酮可诱发雌性裸鼠乳腺癌,而联合应用睾酮和雌二醇的小鼠乳腺癌发生率高于单独应用睾酮或雌二醇的小鼠,乳腺癌的潜伏期也比单独应用睾酮或雌二醇的小鼠短,因此两种激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睾酮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内在的促进作用。此外,雄激素还可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和促卵泡激素,间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4、催乳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催乳素是女性的主要性激素,在体内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乳腺腺泡的生长发育和乳汁的生成分泌,主要由垂体进行分泌,其次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进行分泌。研究发现,绝经前乳腺癌的血 PRL 水平高于绝经前乳腺良性肿瘤,但绝经后乳腺癌的血 PRL 水平仍高于绝经后乳腺良性肿瘤。研究报告显示,PRL 受体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乳腺肿瘤和乳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呈阶梯式增加。
泌乳素可与受体PRLR结合发挥其生物效应,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短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分裂来加速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催乳素还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作用于自身免疫细胞,发挥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并作用于自身细胞,使细胞因子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催乳素不仅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增殖率和运动能力,还能促进肿胀组织中血管的生长。因此,催乳素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分裂、形态、凋亡,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催乳素与其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也不能排除是催乳素受体突变的结果,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较高,乳腺增生症的筛查与诊断可提供可靠的辅助指标,指导临床联合用药。
内容摘要
总之,性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进一步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及致癌机制是当今医学领域的热点,多靶点联合阻断治疗乳腺癌是分泌治疗的新发展方向。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