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转移导致超过60%的死亡病例

   2024-05-25 80
核心提示:启动扩散的乳腺癌细胞进入转移生态区后可能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肺部能够支持肿瘤向外生长,这就是所谓的微转移的形成。哪种乳腺癌转移最严重。那么,适合乳腺癌细胞转移和生长的肺部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呢。乳腺癌肺转移是如何形成的。病情发展乳腺癌细胞微转移灶的生长会受到肿瘤分泌因子和浸润肺部的其他调节细胞的调节,从而转化为大转移灶。哪种类型的乳腺癌转移最严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 年有 626 679 名女性死于乳腺癌。在乳腺癌导致的死亡中,90%以上是由于转移相关的并发症。

可以说,癌症转移是摆在乳腺癌患者面前的巨大生存障碍。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乳腺癌有转移的倾向吗?哪些因素会影响乳腺癌的转移?哪种乳腺癌转移最严重?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下面,洋葱君将为您揭开乳腺癌转移的神秘面纱。

半分钟阅读全文

乳腺癌往往会转移到骨骼、大脑、肝脏和肺部。

根据组织学或分子亚型的不同,不同类型乳腺癌的转移部位和转移比例也不尽相同。

乳腺癌肺转移对疾病死亡率有重大影响,是最严重的乳腺癌转移类型。

虽然骨转移是所有亚型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但三阴性乳腺癌也倾向于转移到肺部。

深入了解乳腺癌转移的机制对科学家、临床医生和乳腺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有转移倾向吗?

乳腺癌往往会转移到骨骼、大脑、肝脏和肺部,这就是所谓的原发有机转移。

在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约 30%-60% 发生在骨骼,4%-10% 发生在大脑,15%-32% 发生在肝脏,21%-32% 发生在肺部。

哪些因素会影响乳腺癌转移?

组织学

从组织学角度看,乳腺癌可大致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而大多数乳腺癌都是浸润癌。80%以上的浸润性乳腺癌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为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转移器官偏好不同;浸润性导管癌倾向于转移到肺、远处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而浸润性小叶癌则更多转移到腹膜、胃肠道和卵巢。

分子亚型

根据雌激素受体、HER2 和增殖状态 Ki67 状态,乳腺癌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Lumi

A(ER+PR+HER2-Ki67 <14)

Lumi

alB(ER+PR+HER2+;ER+PR+Ki67≥14%)

HER2 过表达表型

三阴性表型

这是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包括 243 896 名乳腺癌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不同类型的乳腺癌中,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次是肝脏或肺部,最后是脑部。当然,不同类型的乳腺癌转移部位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

哪种类型的乳腺癌转移最严重?

乳腺癌肺转移通常发生在乳腺癌初次诊断后的 5 年内,对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大影响,是最严重的乳腺癌转移类型。

乳腺癌肺转移会破坏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咳血,最终导致死亡。

乳腺癌肺转移很难治疗,60%-70%死于乳腺癌的患者都存在肺转移。仅有肺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 25 个月。

虽然骨转移是所有亚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但三阴性乳腺癌也倾向于转移到肺部。但至于为什么三阴性乳腺癌最容易转移到肺部,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乳腺癌肺转移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癌症转移过程的效率非常低,只有不到 0.01%的原发肿瘤细胞能够成功完成转移过程。

乳腺癌的亲器官转移模式表明,肿瘤细胞成功生长的部位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器官微环境的影响。Stephe

Paget 于 1889 年首次认识到这一现象,他认为肿瘤细胞会优先生长在合适的器官微环境中,这也被称为 "种子与土壤 "理论。

那么,适合乳腺癌细胞转移和生长的肺部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呢?

肺是乳腺癌细胞逃逸到血液中遇到的第一个主要毛细血管床。

当扩散的肿瘤细胞通过肺循环时,它们可能会接触到多达 100 平方米的表面血管系统。

由于这些肿瘤细胞的大小约为肺部最细毛细血管直径的五倍,因此乳腺癌细胞很有可能会停滞在这些毛细血管床中,随后外渗到肺组织中。

肺部重新编程的肿瘤微环境具有很强的 "亲和性"。

原发性乳腺癌细胞分泌的肿瘤衍生可溶性因子和外泌体 "首当其冲 "地瞄准骨髓进行募集,并引发肺部重塑,形成早期转移生态龛。

许可证

骨髓源性细胞和免疫调节抑制细胞被逐步招募到肺部,并产生有利于乳腺癌细胞定植的免疫抑制环境和细胞外基质。

启动

扩散的乳腺癌细胞进入转移生态区后可能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肺部能够支持肿瘤向外生长,这就是所谓的微转移的形成。

病情发展

乳腺癌细胞微转移灶的生长会受到肿瘤分泌因子和浸润肺部的其他调节细胞的调节,从而转化为大转移灶。

写在最后

人们对乳腺癌转移非常感兴趣,目前正在进行多项研究。

深入了解乳腺癌转移的机制

对于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来说,这可能会对更精确的靶点药物开发和更有效的临床干预产生影响。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对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跟踪和控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