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如果能从饮食开始预防疾病,那将是最简单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膳食纤维。
什么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消化吸收的物质。它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例如,在植物细胞壁中,如植物表皮、蔬菜的根、茎中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这三种都是常见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果胶和树胶是自然界中的非纤维物质,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日常饮食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谷薯类、豆类、蔬菜、水果、干果等食物。
膳食纤维如何在肠道防御中发挥作用?
吸水
膳食纤维的吸水膨胀性有利于增加食糜的体积,刺激胃肠道蠕动,软化粪便,防止便秘,促进排便和增加排便次数,起到一种导泻作用,从而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以及粪便中有害物质与肠道的接触。
此外,它吸水膨胀后体积和重量可增加 10-15 倍,不仅能增加人的饱腹感,还能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达到控制体重、减肥的目的。
结合有机化合物
胆汁酸和鹅胆汁酸在肠道中会被细菌代谢为致癌、致突变物质。膳食纤维能与这些胆汁酸盐结合,减缓消化速度,抑制其吸收,并迅速排出体外。此外,膳食纤维还能产生丁酸,抑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溶菌作用
肠道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烃、杂环胺、植酸、阿魏酸、N-羟基乙酰神经氨酸和 N-亚硝基化合物等,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膳食纤维能吸附和黏附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并将其排出体外,延缓和减少致癌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预防便秘和憩室炎,从而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细菌发酵
膳食纤维可在大肠内发酵,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噬菌体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菌群,有利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吸收。
每天应摄入多少膳食纤维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研究表明,中国正常成年人每天应吃25克~35克,此外,"富贵病 "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应增加10~15克,2~20岁的幼儿、青少年,其摄入量建议为该年龄段每天加5~10克。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日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11克左右,远远不够!
当然,任何东西都是有限量的,如果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大于 50g,那么就会出现副作用,会导致腹部不适,如肠蠕动增加、产气增多等,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的消化和钙、铁、锌等的吸收。因此,对于胃肠功能异常的患者,如腹泻患者,不建议多摄入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