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疗法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的价格、费用及费用明细

   2024-05-16 807
核心提示:2015年,FDA进一步批准电场疗法与替莫唑胺一起作为胶质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2011年,该疗法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化疗但复发或病情恶化的成年胶质瘤患者。在国际 EF-14 试验中,695 名完成放疗的患者按 2:1 的比例随机接受电场疗法+替莫唑胺组合或替莫唑胺单药(标准辅助疗法)的维持治疗。目前,卡莫司汀还被批准用于新诊断和手术胶质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无独有偶,陈磊国内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也建议他尝试电场疗法,因为这种疗法在美国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能有效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随后,他和

电场疗法, 脑胶质瘤电场疗法价格,费用,多少钱

在确诊之前,年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我还是想看着孙子长大。

格雷格-施密特(Greg Schmidt)是一名数学爱好者,在接受切除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之前,他曾担心自己会失去计算能力。当他从手术中醒来时,脑子里全是算术题。

"这是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件事。我还能做数学题吗?"格雷格说。"我很高兴我还能做。

在确诊之前,年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我还是想看着孙子长大。

这种肿瘤复发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手术后,他的治疗团队为他制定了电场疗法治疗计划。

现在,他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六个孙子。

胶质瘤难以治疗的原因之一是它们隐藏在大脑中,受到血脑屏障的保护,许多药物无法进入。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用来测试究竟什么药物能有效治疗胶质瘤。

197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洛莫司汀作为治疗颅内肿瘤的药物。在此后的 40 年中,只有三种治疗脑癌的药物正式获得批准:

1996 年,卡莫司汀片被批准用于复发性胶质瘤的治疗。目前,卡莫司汀还被批准用于新诊断和手术胶质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1999 年,替莫唑胺(TMZ)被批准用于 3 级间叶星形细胞瘤患者。目前,这种药物的适应症已扩大到新诊断的胶质瘤,作为放疗后的维持疗法。

2009 年,贝伐单抗获得加速批准,可用于治疗后病情恶化的胶质瘤患者。

十年磨一剑!

但十年磨一剑,药物 在治疗胶质瘤方面的成果有限。

而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奇迹!

没有人因为想成为英雄而抗癌。但每一个抗癌的人都是英雄!

陈磊(化名)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一位抗癌八年的英雄。

2010 年,陈磊被确诊为胶质瘤,手术后接受了放化疗。

然而,四年后肿瘤还是复发了。陈磊的右肢活动不灵活,病情逐渐加重。于是,他开始接受替莫唑胺化疗,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病灶仍在继续生长。

随后,他和其他脑瘤患者一样,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中药、贝伐单抗、阿帕替尼、一系列对症治疗等,似乎能做的治疗方法都试过了,手术、放疗、化疗、中药、生酮饮食、抗体药物,然而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直到2017年初,全球肿瘤医生网等一些国内抗癌服务机构的权威机构报道了国外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电场疗法。

无独有偶,陈磊国内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也建议他尝试电场疗法,因为这种疗法在美国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能有效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 2011年,该疗法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化疗但复发或病情恶化的成年胶质瘤患者。2015年,FDA进一步批准电场疗法与替莫唑胺一起作为胶质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在国际 EF-14 试验中,695 名完成放疗的患者按 2:1 的比例随机接受电场疗法+替莫唑胺组合或替莫唑胺单药(标准辅助疗法)的维持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电场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更长(7.1 个月对 4.0 个月)。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20.5 个月,对照组为 15.6 个月。

对于脑肿瘤患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完全没有放疗的严重副作用,患者甚至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正常生活和工作。

一向积极勇敢的陈磊决定做最后的尝试,在采用电场疗法后,陈磊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治疗一个月后,病灶甚至缩小了!

治疗前

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病情缓解

电场治疗仪是利用粘性绷带将绝缘陶瓷片戴在头上,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穿透头皮进入大脑。利用低强度、中频率的交变电场,产生的电磁能阻止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肿瘤电场每秒交替 1000 次,针对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为了进行电场治疗,患者需要每天佩戴 18 个小时,但由于它是一种便携式设计,患者佩戴后不会影响行动。

玛西娅刚被诊断出患有胶质瘤时就开始接受电场治疗。她喜欢和孙子们一起玩耍,并在接受电场疗法的同时继续快乐地生活。

当然,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电场疗法价格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