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2024-05-11 52
核心提示:骨转移治疗I 级建议CT 或 X 光检查发现骨质破坏时诊断骨转移:1. 根据分类治疗原则决定全身抗肿瘤治疗方法2. 骨改变药物唑来膦酸或伊班膦酸地诺单抗其他膦酸盐 药物 3. 手术治疗4.局部放疗骨转移的局部治疗:骨改良药物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帕米膦酸钠、氯膦酸钠、地诺单抗局部手术目的:消除神经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转移瘤的治疗原则和手段骨转移治疗原则1. 骨转移瘤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同时采用骨改善药物,必要时可考虑局部手术或放疗,全身治疗方案需根

骨是乳腺癌的良好转移部位,75%的晚期乳腺癌会出现骨转移。传统观点认为骨转移不如内脏转移严重,常用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但骨转移引起的功能下降、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易发生骨转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肯定与骨的微环境和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骨转移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1. 对于ECT检查可见多发集中部位者,可选择CT或X线摄片检查,骨病变也可考虑MRI检查,以了解有无脊髓压迫;

2. 2.单纯疑似骨转移病灶,必要时需行骨活检明确诊断;

3. 对于有内脏转移的患者,PETCT 检查也可能提示存在骨转移。

诊断方式:

ECT:

骨转移的初步筛查工具;

如果病灶集中,则需要进一步进行 CT 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骨转移。

CT

发现骨质破坏时即可诊断为骨转移;

评价疗效时,如果骨窗 CT 看到骨钙化增加,可评价为治疗有效,如果骨溶解增加,则判断为疾病进展。

骨活检:

对单个可疑病灶进行侵袭性检查并符合活检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骨活检。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敏感性与 ECT 相似,但在诊断骨转移方面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

骨转移瘤的治疗原则和手段

骨转移治疗原则

1. 骨转移瘤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同时采用骨改善药物,必要时可考虑局部手术或放疗,全身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激素受体、HER2状态、年龄、病情发展、是否合并内脏转移等综合考虑。

2. 疾病进展缓慢、非内分泌原发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ER和PR阴性、术后无衰减间期短、病情进展快或激素受体阳性、对内分泌治疗原发耐药的患者,若为单发骨转移或合并无症状内脏转移患者,应优先考虑单药化疗。

4. 4. 对于需要快速控制症状的骨转移患者或有症状的内脏转移患者,可考虑联合化疗。

5. 5.对于 HER-2 阳性转移患者,治疗原则与其他部位转移患者相同,应优先考虑抗 HER-2 治疗。

骨转移治疗

I 级建议

CT 或 X 光检查发现骨质破坏时诊断骨转移:

1. 根据分类治疗原则决定全身抗肿瘤治疗方法

2. 骨改变药物

唑来膦酸或伊班膦酸

地诺单抗

其他膦酸盐 药物

3. 手术治疗

4.局部放疗

骨转移的局部治疗:

骨改良药物

唑来膦酸,伊班膦酸

帕米膦酸钠、氯膦酸钠、地诺单抗

局部手术

目的:消除神经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式:单纯内固定术、病灶切除加内固定术、病灶切除加人工关节置换术、脊髓受压后减压术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术。

局部放射治疗

目的: 缓解骨痛,降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方式:体外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治疗。

使用骨修饰药物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前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水平,重点关注血肌酐、血清钙、磷、镁等指标;

2.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联合治疗的患者应每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钙剂每天1200-1500mgd,维生素D3每天400-800lU);

3.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不同产品的说明书调整剂量或延长输注时间;

4. 少数患者长期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有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前应进行口腔检查,以进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关于骨修饰药物的停药指征:

1.使用过程中监测到不良反应,且明显与骨修饰药物有关;

2. 治疗期间肿瘤进展或转移至其他器官并危及生命;

3. 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停药时;

4. 治疗后骨痛缓解并不是停药的指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