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重离子治疗的206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中,患者两年总生存率达到83.7%,鼻咽癌再治疗放疗最棘手的并发症--鼻咽粘膜坏死的发生率仅为16%,疗效和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再治疗光子放疗。"
近日,我院卢嘉德教授、孔琳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杂志《CA》上发表。
重离子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 "中国方案 "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鼻咽癌多发于东南亚地区,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最重要的手段。随着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综合治疗策略的广泛应用,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已大大提高,但仍有10%-15%的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复发。
复发性鼻咽癌不同于初诊鼻咽癌,临床治疗具有相当的挑战性。"调强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大多是由对辐射相对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引起的。对这类患者进行重编程光子放疗往往效果不理想"。
我院头颈中枢神经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胡继义解释说,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与周围许多重要组织器官相邻,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较大、 以往接受过根治性放疗的患者再次接受光子放疗时,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如鼻咽部黏膜坏死、剧烈头痛等,甚至会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与传统的光子射线相比,重离子射线在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方面的优势为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选择。首先,重离子射线的相对生物效应是光子射线的2-5倍,对抗拒光子放疗或放疗后复发的肿瘤有更强的杀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肿瘤控制率。
其次,在物理上,重离子辐射的能量分布更集中,在对肿瘤细胞进行 "定向爆破 "的同时,可大大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局部晚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病灶侵犯海绵窦,包绕神经和血管,给治疗带来困难。经过重离子治疗后,病灶完全消退。
在国际上率先建立的重离子治疗模式,疗效远远优于传统的光子放疗。
针对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难点,2015年以来,由卢嘉德教授、孔琳教授领衔的头颈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团队深入研究了重离子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相关技术,先后开展了Ⅰ、Ⅱ、Ⅲ期三期前瞻性临床研究,总结并证实了重离子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推荐剂量。孔林教授带领的头颈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团队深入研究了重离子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相关技术,先后开展了三期ⅠⅡ期前瞻性临床研究,总结并确定了重离子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推荐剂量为63GyE21分次,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重离子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模式。这是国际上首次建立局部复发鼻咽癌的重离子治疗模式。作为我院质子重离子治疗的重点病种之一,目前已有600多名鼻咽癌患者出院,其中近60%为复发性鼻咽癌患者。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6 名鼻咽癌患者经光子调强放疗联合单纯重离子治疗后复发,其两年总生存率为 83.7%,其中大部分为治疗难度较大的局部晚期患者。相比之下,复发光子放疗后复发鼻咽癌患者的两年总生存率仅为 60% 左右,局部晚期患者的两年总生存率仅为 40-50%。同时,再治疗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鼻咽粘膜坏死的发生率仅为16%,也远低于光子调强放疗的40%。
"这是肿瘤粒子放疗领域唯一公开发表的重离子放射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研究成果。我们累计治疗复发性鼻咽癌近400例,积累了丰富成熟的治疗经验,疗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院头颈及中枢神经肿瘤科主任孔林教授说。
我院在重离子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卢嘉德教授、孔琳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仍在不断努力,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在重离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与阿帕提......ibtarget=_bla......),提高疗效。
ibtarget=_bla
kclass=i
fotextkey阿帕替尼),进一步改善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