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新研发的CAR-T细胞疗法获得FDA快速通道指定,淋巴瘤领域!

   2024-04-18 151
核心提示:根据人源化程度以及 Fc 片段是否经糖基化修饰,可以将目前临床上的 CD20 抑制剂分为三代: 01、第一代:利尿剂01、第一代:利妥昔单抗开启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时代全球首款CD20抑制剂利妥昔单抗于1997年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ADI-001是一款针对CD20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为同种异体CD20CARVδ1γδT细胞疗法,目前正在Ⅰ期剂量递增试验当中接受评估,以验证ADI-001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CD20 是另一个热门靶点,有望为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 "解决

靶向CD20的car-t疗法adi-001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获得FDA快速通道指定

FDA授予adi-001快速通道资格

2022年4月19日,AdicetBio发布的公告称,FDA已经授予其主导的细胞疗法项目ADI-001快速通道指定,作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潜在治疗手段。

ADI-001是一款针对CD20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为同种异体CD20CARVδ1γδT细胞疗法,目前正在Ⅰ期剂量递增试验当中接受评估,以验证ADI-001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截至 2021 年 11 月 22 日,已经有 6 例患者入组并接受了adi-001 的治疗,其中 4 例患者接受了疗效评估。

这3例患者达到了缓解的患者当中,1例患者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曾经接受过5种前线方案治疗,包括2个周期的car-cd19-t细胞治疗;1例患者为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曾经接受过4种前线方案治疗;1例患者患有套细胞淋巴瘤,并且接受过5种前线方案治疗。

至结果发布时唯一1例在治疗中进展的患者,病理类型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而来,前线曾经接受过5种方案治疗。

根据AdicetBio发布的公告,ADI-001的Ⅰ期试验预计纳入75例患有B细胞恶性肿瘤的成年患者,目前研究还在推进当中。

CD20: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性靶标

CD20的全称是B淋巴细胞抗原CD20,这是一种在所有B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从pro-B晚期开始出现,且其表达水平随B细胞的成熟逐渐上升。

目前,CD20尚无已知的配体,但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研究推测,CD20可能是B细胞膜上一个具备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抗原。

这样的特点使 CD20 成为了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性靶标。从 1997 年至今,已经有多款靶向 CD20 的药物陆续获批上市,用于各类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其中包括第一代的利妥西单抗(Rituximab)、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及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已经退市),第二代的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奥瑞珠单抗(Ocrelizumab),以及第三代的阿妥珠单抗(Obi

utuzumab)等。

这些药物的问世,为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目前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 CD20 抑制剂比较少,仅有 2000 年上市的利妥西单抗,绝大部分国研药物仍在临床研究阶段,国内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是比较匮乏的。

根据人源化程度以及 Fc 片段是否经糖基化修饰,可以将目前临床上的 CD20 抑制剂分为三代: 01、第一代:利尿剂

01、第一代:利妥昔单抗开启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时代

全球首款CD20抑制剂利妥昔单抗于1997年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这款药物于2000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是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在中国上市的进口CD20抑制剂,并于2017年进入医保目录,成为了一款国内患者用得起的淋巴瘤靶向药。

利妥昔单抗属于人-鼠嵌合单抗,为第一代CD20抑制剂。 其同类的药物还包括鼠源抗体替伊莫单抗及托西莫单抗,其中托西莫单抗已经于2014年退出市场。

整体来说,第一代 CD20 抑制剂都属于鼠源抗体或人-鼠嵌合抗体,治疗中容易产生各类不良反应或耐药,但仍然是应用最广的一类 CD20 抑制剂。

02、第二代:鼠源化抗体问世,结构进一步优化

作为对第一代药物的优化和改进,以人源化抗体 Ofatumumab 为代表的第二代 CD20 抑制剂正式问世。

与第一代药物相比,第二代 CD20 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对抗原的特异性亲和力略低。总体而言,这同样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03. 第三代: Fc 段修饰,特异性和亲和力更强

第三代 CD20 抑制剂已作为阿妥珠单抗上市,由罗氏公司与利妥昔单抗共同开发。通过修饰Fc段糖基化,阿妥珠单抗有望获得更好的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根据2013年批准的数据,阿妥珠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个月,明显超过苯丁酸氮芥单药治疗的11.1个月。

抗癌 "黑科技 "携手CD20带来新希望

尽管市场上已有第二代和第三代 CD20 抑制剂,以及许多仿制药、类似物和同类药物,但利妥昔单抗仍是最常用的 CD20 抑制剂。中国正在进行大量 CD20 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包括利妥昔单抗的类似物和第二代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然而,得益于细胞疗法的突飞猛进,这一靶点药物又迎来了新的 "小热潮"。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CAR-T细胞疗法。CAR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通过在实验室中为T淋巴细胞嵌合一种抗原受体,研究人员创造出了这种既有靶向性又有强大攻击能力的细胞免疫疗法。

目前已批准上市的CAR-T疗法多达五种,主要是针对CD19的CAR-CD19 T细胞制剂,其最大特点是超高缓解率和超高临床完全缓解率。

CD20 是另一个热门靶点,有望为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靶点的药物和疗法有望克服 CD19 抑制剂和细胞疗法的耐药和复发困境。

CAR-CD20T细胞疗法MB-106曾在2021年欧洲血液学会年会上发表,该疗法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总体缓解率为92%,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8%;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总体缓解率为89%,其中完全缓解率为67%。

另一种 C-CAR039 已被 FDA 授予 RMAT 指定和快速通道资格,是一种 CD19CD20 双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疗法,在一期试验中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总缓解率为 91.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83.3%。

除这两种疗法外,一项针对相同靶点的国家级 CAR-T 计划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招募各种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希望了解临床试验项目详情或申请参与的患者可联系基因公司药物sink。这些项目将以符合国家规定的审慎方式进行,是患者尝试新疗法的理想渠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