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骨结核可以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X线检查、磁共振检查、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等方法诊断,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
怎样早期发现骨结核患者
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早期骨结核没有明显不适,可以到医院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如果是病情的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如果病变趋于静止或者治愈时,红细胞沉降率会降低至正常,因此可用于诊断病变是否静止或者有无复发的重要标志。
2、X线检查:如果骨质出现破坏,通过x线检查,观察到骨质破坏的改变,晚期可以清楚显示关节组成骨的位置关系及破坏程度。
3、磁共振检查:患病的炎性浸润阶段显示异常信号,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判断患者脊髓有无受压或者变性等异常,尤其是针对并发截瘫的诊断和评价。
4、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抽取外周血进行检测,针对人体结核分枝杆菌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5、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是新的监测手段,可以直接监测病灶里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还可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对利福平耐药。
日常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可吃些肉类或者蛋奶制品等食物,富含蛋白质,可帮助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定期复查。
骨结核多久检查一次
一般三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日常应该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来治疗,如果都正常就逐渐半年。
结核病大多发生于肺部,但也可发生于人体任何器官。约50%骨结核患者合并肺结核,结核菌核首先发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统去,可以导致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这种情况下,骨结核不是单纯的病变,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骨结核患者也可以没有肺结核病史,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起病多较缓慢,全身症状隐蔽,患者可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症状。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破坏性病变。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最好发部位是脊柱,其次是髋、膝、足、肘、手等。骨结核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结核菌培养、病理组织、血检查、流行病学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