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治疗首页 治疗分类 切换频道

《细胞》旗下子刊揭示:单独饮食因素对胰腺癌的影响,高糖促进胰腺癌发展,高蛋白可抗癌——科学大发现

2024-04-15 08:061620

奇点蛋糕经常提醒我们,基本上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包治百病,一方面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一方面我们其实是由衣食住行、天地万物等无数因素塑造出来的,确实很难发挥单一种类食物改变天命的神奇作用。

不过,探究单一饮食背后的秘密还是很有意义的,也许有一种机制可以用来解决人类的大问题。

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杂志[1]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单一饮食元素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发现饮食中的葡萄糖会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高蛋白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来源的脂肪很可能对人类的胰腺癌有保护作用。

看到这个奇点蛋糕不禁感叹,糖,又是你。

通过小鼠实验和人类基因分析,确定了糖与胰腺癌之间的基因依赖相关性

科学家们做这项研究的愿望是相当严肃的。

我们知道,胰腺癌其实非常罕见,但它却造成了大量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它很难被发现,而且治疗方法也不多。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 6 个月,甚至只有不到 8%的患者能活过 5 年。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不就能找到提前发现甚至预防胰腺癌的方法了吗?

遗憾的是,胰腺癌的流行病学并不发达,我们知道一些与胰腺癌发病相关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但并不完全了解这些因素对胰腺癌发病的具体影响。

饮食、肥胖和 2 型糖尿病这三个因素尤其令人困惑。可以理解的是,这三者确实是密不可分的;肥胖往往很难与饮食影响相分离,而 2 型糖尿病则是肥胖的产物。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由于这种混淆,我们可能对它们的作用存在误解。例如,虽然已经观察到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但如果假设糖尿病推动了胰腺癌的发展,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胰腺癌的风险应该会持续上升;然而,从数据来看,胰腺癌的最高风险反而是在糖尿病确诊之后,随后才逐渐下降。

要分别研究这三兄弟,就必须利用研究人员的好朋友--小鼠,对它们进行基因改造。

这项研究使用的是一种特殊品系的小鼠,它们很不幸,生下来就很容易发胖,而且无论是 "吃糠 "还是 "炸鸡和啤酒",只要热量管够就能发胖;发胖的同时,另一种基因的改变让它们很难得糖尿病;此外,三兄弟患胰腺癌的风险,也随之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另一个基因的改变使他们很难患上糖尿病;此外,第三个基因的突变使他们有可能自发患上胰腺癌。这样,我们就可以脱离其他因素来理解饮食、肥胖和糖尿病对胰腺癌的影响。

在低糖饮食下,这些小鼠的体重仍然迅速增加,而且它们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比那些不胖的小鼠提前五周发作,甚至提前七周死亡。没有糖尿病的小鼠和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肥胖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更快

左为雌性,右为雄性

这表明,肥胖和总卡路里摄入量是导致胰腺癌发展的因素,而糖尿病对其影响甚微。

下一步是测试营养素本身对胰腺癌发展的影响。

在这里,研究人员改变了小鼠的饮食成分,发现高蛋白能使雌性小鼠的发病时间推迟两周,而对雄性小鼠没有明显影响。不过,从进一步的分析来看,蛋白质饮食应该不存在性别差异,而且两者的肿瘤增殖速度都明显下降,根据核糖核酸测序分析,在此期间与细胞周期和核糖体有关的基因都下调了。

膳食脂肪的增加似乎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雌性小鼠的发病率基本没有变化,雄性小鼠的发病率仅略有加快。但有趣的是,虽然没有观察到肿瘤负荷的变化,但摄入高脂肪饮食的雄性小鼠比对照组小鼠平均早死 7 周,体重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这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而不是肥胖。

最后,轮到糖了。研究人员发现,糖分水平升高会促进肿瘤生长,尤其是膳食葡萄糖,它与肿瘤细胞增殖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而高糖也会诱导小鼠提早死亡。另一方面,相关的转录分析表明,血糖水平较高的小鼠细胞周期信号的表达量也较高,这表明膳食糖会增强细胞周期对核糖体功能的上调。

高糖饮食小鼠死亡较早

那么人类是否也有类似的发现呢?

研究人员调用了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的数据,从中获得了 465,076 名参与者的数据。在分析的多种膳食因素中,只有植物脂肪显示出一定的保护作用,每天植物脂肪摄入量每增加1克,胰腺癌风险就会降低约0.74%。

结合基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与糖和胰腺癌相关的基因--MAD2L1,这意味着在MAD2L1存在的情况下,高糖饮食能够增加胰腺癌的易感性。在小鼠身上,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糖摄入量与 MAD2DL 表达升高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试图讨论这种蛋白质的保护作用。胰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非常依赖巨细胞吞噬作用来摄取外源性蛋白质,而外源性蛋白质来源于组织分解,摄入高蛋白饮食可能会抑制组织分解,从而抑制肿瘤发生。

至于为什么在肿瘤没有加速生长的情况下,小鼠会在实验早期死亡,研究人员认为,饮食因素不仅涉及肿瘤,还会对宿主产生影响,比如使宿主变得更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肿瘤负荷相同,身体状况较差的小鼠也会更容易死亡。

读完这篇论文,感觉饮食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总之,避免高脂肪、高糖,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应该是对的吧?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22年版胰腺癌诊治指南——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策略
建议在接受医学药物治疗前进行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基因检测,包括但不限于BRCA12、NTRK123、PALB2、ATMATR和RAS,这有助于指导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和参与新药临床研究。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可考虑在获得许可的基因检测机构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寻找适合参与的临床研究或 药物 治疗。对于联合化疗有效的患者,后续治疗策略包括继续使用之前有效的治疗方案、完全停止治疗、从之前的联合治疗方案中撤出毒性较强的 药物,或改用新的 药物 进行维持治疗。术前化疗 4 至 8 周后接受根治性手术

0评论2024-04-17170

如何选择靶向药物?胰腺癌遗传基因检测的流程与方法
这些发现表明,靶向CREB1有望成为阻断KRAS和p53突变胰腺癌转移的可行方法,并成为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靶点。最近,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两种突变 KRAS 和 P53 可通过 CREB1 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95%的胰腺癌患者中的KRAS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癌症生长和转移。该研究表明,在使用铂类一线治疗无进展后,存在 gBRCA 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对奥拉帕利的维持治疗耐受性更好。2020年ASCOGI会议上报告的II

0评论2024-04-16171

采用免疫联合疗法,我国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达77%
研究人员发现,正是因为胰腺癌患者体内的CD8+ T细胞数量太少,所以对免疫疗法的效果不敏感,而激活肿瘤内部的T细胞数量则可以刺激免疫反应,达到治疗效果。因此,采用 "协同方法",将胰腺癌中高表达的CXCR4抑制剂与PD-1抑制剂、化疗联合应用,疾病控制率达到77%,其中35%的患者达到客观缓解,缓解持续时间达到7.8个月,是多年来胰腺癌治疗领域少有的进展。实验的原理是,一方面通过抑制CXCR4,可以增加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数量,同时还可以靶向一点胰腺癌细胞外基质,即大量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根据这些结果,

0评论2024-04-14169

胰腺癌化疗方案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胰腺癌的分子亚型胰腺癌化疗策略化疗耐药机制药物1、吉西他滨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胞嘧啶核苷类似物,能掺入复制 DNA,从而抑制 DNA 合成。紫杉醇代谢机制模型图结论:吉西他滨仍是晚期胰腺癌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基石5,胰腺癌领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化疗疗效仍具有挑战性6。经过10年的探索,目前的指南提出了更为成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并强调了MDT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吉西他滨代谢机制模式图吉西他滨耐药机制模式图2,5-氟尿嘧啶5-FU 是一种 S 期特异性尿嘧啶类似物,也称为嘧啶

0评论2024-04-13158

奥拉帕利(商品名:Lynparza)在欧洲获得批准,成一线维持治疗BRCA突变胰腺癌的药物
阿斯利康和默沙东于7月8日宣布,PARP抑制剂Lyparza(Olaparib)已获欧盟批准,用于携带种系BRCA突变、一线化疗至少16周后未见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奥拉帕利可将gBRCAm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近一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4个月对3.8个月),并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Olaparib是唯一一种在3期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对gBRCAm转移性胰腺癌一线维持治疗有益的PARP抑制剂。2019年12月,Lyparza再次获批用

0评论2024-04-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