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和默沙东于7月8日宣布,PARP抑制剂Ly
parza(Olaparib)已获欧盟批准,用于携带种系BRCA突变、一线化疗至少16周后未见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该批准是基于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New England Medicine)上的三期临床 POLO 试验结果。该研究共招募了 154 名 gBRCAm 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一线铂类化疗后病情没有进展。他们按3:2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奥拉帕利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第二次疾病进展时间、总体缓解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奥拉帕利可将gBRCAm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近一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4个月对3.8个月),并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Olaparib是唯一一种在3期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对gBRCAm转移性胰腺癌一线维持治疗有益的PARP抑制剂。
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生存率在常见癌症中最低。在所有国家和地区,胰腺癌患者确诊后的 5 年生存率仅为 2%-9%。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患者通常无症状或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多达 80% 的患者只有在发生转移后才能确诊,这些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不到一年。然而,过去几十年来,这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甚微,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仅适用于10%-20%的患者)、化疗和放疗,这一患者群体体内的巨大医疗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奥拉帕利(Olaparib)是一种首创的口服PARP抑制剂,它利用DNA修复途径的缺陷优先杀死癌细胞,这种作用模式使奥拉帕利具有治疗存在DNA修复缺陷的多种肿瘤类型的潜力。奥拉帕利于2014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ARP抑制剂。PARP与多种肿瘤类型有关,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症。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考察Olaparib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类型中的潜力。
在中国,Ly
parza于2018年8月23日获批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是中国市场首个获批治疗卵巢癌的靶向药物。2019年12月,Ly
parza再次获批用于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2019年11月28日,Ly
parza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参考来源:Ly
parza获准在
欧盟批准用于治疗 BRCA 突变的转移性帕
癌症
cer
22年版胰腺癌诊治指南——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策略
建议在接受医学药物治疗前进行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基因检测,包括但不限于BRCA12、NTRK123、PALB2、ATMATR和RAS,这有助于指导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和参与新药临床研究。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可考虑在获得许可的基因检测机构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寻找适合参与的临床研究或 药物 治疗。对于联合化疗有效的患者,后续治疗策略包括继续使用之前有效的治疗方案、完全停止治疗、从之前的联合治疗方案中撤出毒性较强的 药物,或改用新的 药物 进行维持治疗。术前化疗 4 至 8 周后接受根治性手术
0评论2024-04-17170
如何选择靶向药物?胰腺癌遗传基因检测的流程与方法
这些发现表明,靶向CREB1有望成为阻断KRAS和p53突变胰腺癌转移的可行方法,并成为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靶点。最近,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两种突变 KRAS 和 P53 可通过 CREB1 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95%的胰腺癌患者中的KRAS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癌症生长和转移。该研究表明,在使用铂类一线治疗无进展后,存在 gBRCA 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对奥拉帕利的维持治疗耐受性更好。2020年ASCOGI会议上报告的II
0评论2024-04-16171
《细胞》旗下子刊揭示:单独饮食因素对胰腺癌的影响,高糖促进胰腺癌发展,高蛋白可抗癌——科学大发现
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杂志[1]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单一饮食元素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发现饮食中的葡萄糖会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高蛋白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来源的脂肪很可能对人类的胰腺癌有保护作用。至于为什么在肿瘤没有加速生长的情况下,小鼠会在实验早期死亡,研究人员认为,饮食因素不仅涉及肿瘤,还会对宿主产生影响,比如使宿主变得更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肿瘤负荷相同,身体状况较差的小鼠也会更容易死亡。结合基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与糖和胰腺癌相关的基因--MAD2
0评论2024-04-15162
采用免疫联合疗法,我国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达77%
研究人员发现,正是因为胰腺癌患者体内的CD8+ T细胞数量太少,所以对免疫疗法的效果不敏感,而激活肿瘤内部的T细胞数量则可以刺激免疫反应,达到治疗效果。因此,采用 "协同方法",将胰腺癌中高表达的CXCR4抑制剂与PD-1抑制剂、化疗联合应用,疾病控制率达到77%,其中35%的患者达到客观缓解,缓解持续时间达到7.8个月,是多年来胰腺癌治疗领域少有的进展。实验的原理是,一方面通过抑制CXCR4,可以增加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数量,同时还可以靶向一点胰腺癌细胞外基质,即大量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根据这些结果,
0评论2024-04-14169
胰腺癌化疗方案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胰腺癌的分子亚型胰腺癌化疗策略化疗耐药机制药物1、吉西他滨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胞嘧啶核苷类似物,能掺入复制 DNA,从而抑制 DNA 合成。紫杉醇代谢机制模型图结论:吉西他滨仍是晚期胰腺癌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基石5,胰腺癌领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化疗疗效仍具有挑战性6。经过10年的探索,目前的指南提出了更为成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并强调了MDT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吉西他滨代谢机制模式图吉西他滨耐药机制模式图2,5-氟尿嘧啶5-FU 是一种 S 期特异性尿嘧啶类似物,也称为嘧啶
0评论2024-04-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