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脑瘤专家王裕教授:脑胶质治疗瘤最新进展和脑胶质瘤手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这种肿瘤,目前没有任何治愈方法,治疗很困难,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原因。
进展速度极快
在一项研究中,未经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率为每天 1.4%,等效倍增时间为 49.6 天。相比之下,乳腺癌的平均倍增时间至少为 50 至 200 天。
早期扩散
和其他癌症形成肿块不同,胶质瘤在早期就会沿大脑中的白质蔓延,因此很难确定肿瘤实际扩散的程度,这意味着要想完全切除几乎是不可能的。
异质性强
近两年,各类癌症的靶向治疗取得重大进展,因为大部分癌症生长通常受一种或一组特定基因突变的 "驱动 "而发生。而胶质瘤的生长通常是由癌细胞中的多种异常基因驱动的,因此只阻断一个途径,肿瘤会通过其他途径继续生长。
不一致性
即便在同一位患者胶质母细胞瘤中也存在高度的不一致性,这意味着原发肿瘤的基因突变可能与复发时的突变基因完全不同,肿瘤不断发展出新的突变,因此不断出现对治疗的抵抗,初始治疗方案和复发治疗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防止细菌病毒入侵大脑的有效屏障,但同时也会使许多治疗药物难以或不可能到达大脑。因此,近三十年来没有一款新药获批,唯一可用的脑瘤药物就是替莫唑胺。
更为不幸的是,胶质瘤的复发几率高达 100%,一旦复发,治疗的选择非常有限,并且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
十年巨变!脑胶质瘤的重要临床进展及术后注意事项
近十年,脑胶质瘤的治疗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3.治疗性疫苗;4.溶瘤病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在给病友们来了全新的生存希望。
2021年6月4日,全球肿瘤医生网联合无癌家园,特别邀请国内知名脑瘤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裕教授为病友们深度解读脑胶质瘤的重要临床进展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在线解答病友们的提问,希望给脑瘤患者带来更多延长生存期的希望。
直播流程
1.脑胶质瘤的基础认识
2.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3.脑胶质瘤的国际临床进展及展望
4.脑胶质瘤的术后注意事项
5.在线答疑直播
直播时间
2021年6月4日(周五)19:30-
适合患者
脑胶质瘤患者及家属
报名方式
1.
2.点击在线咨询报名
主讲嘉宾介绍
王裕副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擅长
擅长
擅长于影像引导下综合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导航技术、神外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颅内病变精准切除
临床方向
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等颅内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引导的精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生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学会任职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分子诊疗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胶质瘤协作组成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青委会委员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智慧医疗委员会委员
精彩内容抢先看!树突细胞疫苗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进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日趋成熟,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免疫疗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抗击多种肿瘤的有前途的免疫疗法,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高级别胶质瘤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表在《临床癌症》(Cli
医学
cer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体内诱导全身和颅内 T 细胞反应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诱导性的研究。
在 12 名受试者中,两名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长期(≥4 年)存活者的总生存期为 6 个月,100% 的存活率为 1 年,75% 的存活率为 1 年,50% 的存活率为 2 年;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 23.4 个月。
其中一名患者在完成肽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2个月后,在接受任何其他辅助治疗后,磁共振成像(MRI)显示残留肿瘤几乎完全消退。有趣的是,经过近 5 年的随访,她目前仍健在,没有肿瘤复发的临床或磁共振成像证据。
患者 5 的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A:树突状细胞注射前
B:肽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系列注射完成 2 个月后
(箭头所指区域在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后消失)
事实上,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动物实验和早期临床试验中早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其中包括针对脑肿瘤、肾癌和黑色素瘤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开发,这些疫苗目前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想了解胶质瘤的最新进展吗?想了解新型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如何拯救脑肿瘤患者?注册观看 6 月 4 日的直播,并在线向王教授提问,机会难得!
一种新型抗脑胶质瘤药物获得美国认可
近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陈悦教授团队历时8年研究、开发的一种抗胶质瘤药物,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罕见病药物资质,成为我国为数不多获得该资质的药物之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 "孤儿药 "的认定,意味着药物在美国将享受评估、临床试验、市场投入等方面的特殊支持。该药适用于占胶质母细胞瘤绝大多数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所谓 "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罕见病的药物。目前,这种抗胶质瘤药物已在中国获得临床批件,在中国的临床试验也即将启动。由于罕见病患者人数少、市场需求量小、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公
0评论2024-04-28303
Tocagen脑胶质瘤新药在1期临床试验中展示出持久的疗效
最近,Tocage宣布了其在研产品 Toca511TocaFC 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证明了该疗法的持久缓解效果:所有之前获得部分缓解的患者均转为完全缓解。在这项1期研究中,缓解的持续时间和获得持久缓解的患者人数都令人印象深刻,支持将Toca511TocaFC作为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评估"。今天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接受Toca511TocaFC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并存活多年。在早期试验中得到证实的持久缓解结果令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将继续致力
0评论2024-04-27242
合肥研究院在恶性脑胶质瘤分子病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ZDHHC5调控p53突变胶质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最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方志友研究员课题组在恶性胶质瘤分子病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基于EZH2棕榈酰化(EZH2palmitoylatio介导的p53muta神经胶质瘤驱动胶质a发展细胞的发展进展以《CacerResearch》发表。鉴于此,方志友课题组以p53突变胶质瘤干细胞为研究模型,分析了ZDHHC5基因参与p53突变胶质瘤化疗耐药的调控机制,建立了胶质瘤耐药过程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表观遗传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调
0评论2024-04-26159
速递 | FDA宣布新型CDK2/4/6抑制剂获得孤儿药资格,恶性胶质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fda授予新型cdk246抑制剂nuv-422复发或难治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孤儿药称号,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招募进行中2021年3月12日,fda授予新型cdk246抑制剂nuv-422孤儿药称号,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患者。目前,研究者正通过一项ⅰⅱ期研究(NCT04541225)评估NUV-422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成年患者的疗效。2021年3月12日,FDA授予新型CDK246抑制剂Nuv-422孤儿药称号,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患者。关于胶质母
0评论2024-04-25184
王裕教授:复发胶质瘤是否需要再次手术的探讨
学术机构北京协和 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分子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胶质瘤协作组成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转化医学学组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相比之下,神经胶质瘤的生长通常由癌细胞中的多个异常基因驱动,因此只阻断一种途径,肿瘤就会通过其他途径继续生长。不一致性即使在同一患者身上,胶质母细胞瘤也存在高度的不一致性,这意味着原发肿瘤
0评论2024-04-23173
在人类胶质瘤研究领域,《氧化还生物学》四川农业大学带来重要突破
近日,内分泌与代谢领域顶级期刊《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在线发表了黄超博士和陈正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的研究成果 "Tumor-level associated neuropilins expression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PPARγ and exerts resist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in glioma progression"。黄超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全球医学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术
0评论2024-04-22158
南开大学研发的新药展现抗脑胶质瘤初步疗效
日前,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悦教授团队历时8年自主研发的抗胶质瘤新药ACT001再次传来好消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Epworth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一名受试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患者在使用该药两个月后,肿瘤出现缩小现象。"陈悦还希望,在澳大利亚进行临床试验的同时,ACT001能尽快在中国上市,造福国内的GBM患者。2016年3月,ACT001获得澳大利亚临床伦理批准,2016年9月19日迎来第一位自愿服用的澳大利亚患者,至今已有多位GBM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当ACT001的剂量递增到第二低剂量,
0评论2024-04-21878
我国研发的新药在抗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陈悦教授说:"虽然还需要更多的患者参与和更长的试验期来验证ACT001的疗效,但我们看到了希望,值得更积极地推进临床试验,未来患者服用的剂量有望逐步增加3倍。2月16日,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悦教授团队发明的抗胶质母细胞瘤新药ACT001研究再传捷报。2016年3月,ACT001获得澳大利亚临床伦理批准,并于2016年9月19日迎来了第一位自愿服用的澳大利亚患者,目前该患者已出现肿瘤缩小疗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Epworth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一名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受试
0评论2024-04-20172
速递:LP-184荣获FDA批准,成首个胶质母细胞瘤及恶性胶质瘤的孤儿药资格
根据目前已有的临床前研究结果,lp-184对于膀胱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胶质母细胞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及其它各类实体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脑瘤靶向药新药lp-184获fda胶质母细胞瘤及其它恶性胶质瘤孤儿药资格2021年8月31日,FDA授予LP-184孤儿药称号,作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其它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临床前研究:用药8周,肿瘤缩小90%以上在胰腺癌这一适应症上,根据2021年7月发布的临床前研究结果,lp-184已经在小鼠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惊人的疗效。具体来说,接受lp-
0评论2024-04-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