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治疗首页 治疗分类 切换频道

子宫内膜癌的逆转及生育能力研究进展

2024-04-18 08:011840

癌症,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失控生长、浸润、转移,多数癌症具有侵袭性,犹如洪水猛兽,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病,怎么会和 "佛 "扯上关系呢?你还别说,还真有!"佛系 "癌症--子宫子宫内膜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来,子宫子宫内膜癌虽然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接近20万,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但子宫子宫内膜癌也有它 "佛系 "的一面,不疾不徐。--病情逐渐进展,不遮不掩--症状比较明显,不温不火--可以药物逆转病灶,可以说是个 "老实孩子"。

那么,如何利用好子宫心内膜癌的 "佛系 "一面,维护子宫心内膜的健康呢?且听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主任医师陈晓君的分析,医院。

"佛系 "特点一:不快不慢。

与其他癌症相比,"佛系 "子宫内膜癌不紧不慢,病情发展循序渐进。

在发展为子宫心内膜癌之前,有相当一段时间子宫心内膜处于 "子宫心内膜增生 "状态,包括单纯性心内膜增生、复杂性心内膜增生和非典型子宫心内膜增生。

换句话说,子宫 内皮病变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得癌症。如果能及时发现苗头,就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佛系 "特点二:不遮不掩

来自: 子宫

子宫心内膜癌这个 "老实孩子 "其实挺坦白的,不仅来了之后不会遮遮掩掩,来之前,也就是 "子宫心内膜增生 "期间,也会让身体发出各种信号告诉你:小爷我来了!其实,"子宫心内膜增生 "也会让身体发出各种信号告诉你:小主我来啦!

1、月经不调,无论是月经周期、月经期、月经量,只要有一个跟平时一致的情况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不是只发生过一次,而是连续几个月都有类似的情况。

两次月经之间出血,或排卵期出血。

3、月经刚干净时,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不均匀,或有异常占位。而服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后,B超仍提示内膜增厚不均匀或占位。

4、阴道分泌物异常。

5、绝经后妇女有阴道出血、分泌物,或B超提示子宫内皮不均匀增厚或占位。

6、有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如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等。

target=_bla

kclass=i

fotextkey 他莫昔芬等。还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看是否有子宫内皮病变,加以防范。

"佛系 "特点三:不温不火!

病变是可以逆转的!这一刻,子宫心内膜癌的 "佛系 "特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不仅在增生期的子宫内皮病变可以通过药物逆转,即使在子宫内皮癌阶段,经过严格筛查、精心治疗和辅助生殖措施,患者也有机会保住子宫,甚至生下健康可爱的宝宝。

1、子宫内皮增生障碍:这是子宫内皮增生的最早阶段,也是最容易治疗的阶段。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或黄体酮调整月经周期,达到保护子宫内皮的治疗目的。

2、子宫内皮单纯增生和子宫内皮复合增生:良性病变,前者很少癌变,只有1%的几率发展为内皮癌,而后者的癌变率约为3%。通常在半个周期后用小剂量黄体酮治疗,如安宫黄体酮。

3. 子宫内皮非典型增生:是子宫内皮癌的癌前病变,如不及时治疗,进展为子宫内皮癌的几率可达近30%。非典型增生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 子宫。如果希望生育并有保留生育力治疗的指征,可使用大剂量黄体酮或月经环进行治疗。

4、子宫心内膜癌:如果子宫心内膜病变已经发展到 "癌 "的程度,那么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如果同时存在危险因素,则需要进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子宫内膜癌子宫 "佛系 "的一面,却给了很多保留生育功能愿望强烈的患者 "一线生机"--经过严格筛查,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用大剂量黄体酮切除输卵管和双侧输卵管卵巢。经过严格筛查和医生的严密监测,使用大剂量黄体酮治疗有可能子宫逐渐 "逆转 "子宫内膜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治疗 6-9 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

当然,坦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子宫子宫内膜癌患者都能在保胎治疗后成功受孕生子。由于子宫子宫内膜癌患者普遍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子宫内膜病变治疗造成的心内膜损伤,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妊娠率在50%左右,活产率会更低、 而在没有医生帮助的情况下,自然受孕的几率很低很低,因此,对子宫心内膜病变进行 "一站式 "管理、多学科管理、多专业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成功怀孕。一站式 "管理和多学科专家的支持尤为重要。

优秀团队

陈小军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副书记、硕士生导师陈晓君是该团队的首席专家。团队由医院妇科骨干专家组成。

团队专注于以子宫内膜癌为主的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转化研究,致力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遗传相关性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肉瘤及罕见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与预防。该团队尤其擅长治疗和研究早期子宫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并保留生育能力。针对个体患者,团队联合病理、宫腔镜、超声、生殖医学等专科,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同时,以建立子宫恶性肿瘤临床数据库和临床诊疗标准为目标,开展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和转化研究。

专家介绍

陈晓君,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擅长子宫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胎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盆底功能障碍、妇科常见病。西医妇科VIP精品门诊: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雌激素使用需谨慎,警惕子宫内膜癌风险,子宫内膜癌的80%与雌激素依赖关系密切。
建议对三类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临床研究发现,子宫心内膜癌的高危人群是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未生育的女性、年轻无排卵的女性,以及卵巢有分泌雌激素功能的肿瘤女性,还包括长期接触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或药物的女性,有这些因素的女性朋友,应密切关注对象。这种类型的患者年龄相对较轻,在雌激素长期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的情况下,可发生 子宫内膜增生(单纯或复杂,有或无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在我国,子宫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子宫心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如下:1. 无排卵

0评论2024-04-17206

Cancer Research揭示:超过25万份研究数据证实,口服避孕药可有效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按随访年龄分列的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卵巢癌和 子宫子宫内膜癌风险的比率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将随访年龄限制在 55 岁,会增加口服避孕药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只是在短时间内略有增加,而且这种风险在停止使用后的几年内都不存在。因此,口服避孕药可显著降低妇女罹患 卵巢癌和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对终生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影响有限。时间的口服避孕药的时间效应口服避孕药对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保护作用持续数十年。结果发现,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相比,曾经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患 卵巢癌和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

0评论2024-04-16249

这个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年轻女性患有子宫内膜癌时,是否还能够拥有生育能力。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来说,这可能吗。北京人民医院大学副校长、妇产科主任王建六提醒您--子宫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能否保留生育功能。相比之下,子宫子宫内膜癌患者尽管分期早、分化程度高、近期内分泌治疗效果好,但受孕率仍较低,尤其是足月妊娠率低。因此,对于严重的 NTD 患者,可以考虑保留生育能力,而对于子宫 子宫内膜癌患者则必须谨慎。子宫子宫内膜癌年轻女性还能生育吗。国内外研究报道,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重度不典型性患者受孕率高,可以治愈。

0评论2024-04-15160

子宫内膜癌的生存率如何?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如 1 期和 2 期患者的生存率可达 80%-90%,甚至更高。对于 3 期或 4 期宫颈癌患者来说,预后仍然很差,即使进行了手术,生存率也不到 50%。例如,即使进行了 "漂亮 "的手术和出色的标准化疗,约 70% 的 3 期卵巢癌患者仍容易在 1-2 年内复发。对于卵巢癌症患者来说,是否接受理想的手术、标准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的维持治疗都会影响预后。众所周知,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非常好,生存率高达90%。作为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子宫内膜癌的生存率如何。

0评论2024-04-14577

子宫内膜癌放化疗的临床进展及疗效评估
早期高危组主要包括IB G3期、II期及特殊类型的子宫宫颈内膜癌,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后进行阴道内照射或体外照射,并酌情给予化疗。然而,Holma等人通过对260例III-IV期子宫浆细胞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缩短,但与接受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新辅助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最低(分别为29.6%对69.9%和86.7%),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与接受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组的复发率相当。特殊类型的子宫 心

0评论2024-04-13217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及其典型症状
瑞典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体重每增加一个单位,患子宫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9%,而体重指数超过34的女性,患癌风险会增加到5倍。如果有一方被 "打破",细胞增殖无法控制,患 子宫 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无排卵、不孕、绝经晚等会导致女性体内雌激素升高,子宫内皮长期暴露于雌激素刺激下,患癌风险也会增加。与其他肿瘤类似,子宫内膜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癌灶及其引起的出血或感染会刺激 子宫 收缩,导致下腹疼痛。绝经后的妇女会表现出持续性或间歇性阴道出血,容易被误认为是 "返老还童"。

0评论2024-04-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