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是目前最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传统化疗药通过细胞毒害作用挥药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而靶向药物(targetedmedicine)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开发的,能够高度特异性地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因此其效果好、副作用很小,尤其适合体质较差的患者。目前我国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非小细胞的靶向药有阿斯利康公司的易瑞沙和默克的特罗凯,这两种药物都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原理、药效相差不大。靶向药物价格较高,要考虑经济承受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不同癌症病人的致癌基因不尽相同,因此并非所有的病人服用这些靶向药都有效。早期的时候是根据临床统计结果,认为这两种药物对东方人、女性、非吸烟者、肺泡细胞癌或腺癌患者的疗效较高,许多医生也一直在根据这一原则用药。随着对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入剖析,现在已经开始根据患者的基因状况来检测是否适合:对于适合靶向药的患者,即使在晚期,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对于不适合的患者,不仅不会起作用,还白白浪费了高额的药费和治疗时机。对易瑞沙和特罗凯,需要检测EGFR和K-RAS两个基因的突变,才能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在美国服药前检测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已经是FDA强制的了,就像以前打青霉素前要皮试一样,是有效合理用药的保障。根据临床统计,我国约有30%的患者符合这样的条件,可以使用这两种药物。所以如果准备考虑靶向药的话,建议先做基因突变检测(有的医院的大夫为了多开药,不愿意让病人先做检测,要多加注意)。目前我国虽然还没强制要求检测突变,但北京有多家机构能做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比如307医院、北京肿瘤医院,还有一些有相关资质的公司例如北京雅康博公司、多赢时代等,这些机构都能做定性检测,优点是价格较低;依照中国抗癌协会的推荐,采用定量检测更好,但只有雅康博公司一家能准确检测出符合要求突变的基因在样本中所含的比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高,检测费用也高一些。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但由于不是病灶部位的样本,因此检查结果的指导意义较差。
此外,靶向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临床反应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例如对于上述的易瑞沙和特罗凯,有临床资料表明这两种药物会对服用者的肝脏带来额外的负担,因此可以配合以善单复、中药以及合理的饮食加以调理。
靶向药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靶向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1、皮肤副作用:为EGFR、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79%-88%,主要包括皮疹、甲沟炎、手足综合征等。①高血压: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靶向治疗开始后3-4周出现,多项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大约为30%。3、心血管副作用:抗血管生成类、抗HER-2类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损害、血栓栓塞和出血等。因此,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对所有表达有该基因的细胞进行“攻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①口腔
0评论2025-05-014

- 吃靶向药物有哪些副作用怎么办
0评论2025-05-01
靶向药怎么申请免费,如何申请免费靶向治疗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靶向药,并且无法承担高昂的药品费用,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临床试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总的来说,靶向药可以上述政策的出现为患者开辟了一条减轻药物经济负担的新路。是否在医保范围内现在很多靶向药都纳入医保范围,病人只需要出一点钱就可以治疗疾病了。靶向药怎么申请免费,如何申请免费靶向治疗靶向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药物,价格都偏高,特别是需要国外进口的,价格会格外昂贵。这也是靶向药在肿瘤治疗中的
0评论2025-05-015
思路迪药业3D-229临床试验,3D-229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
2、年龄≥18岁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PS)为0-14、能够理解本临床研究的性质,愿意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并遵守计划访视、治疗计划、实验室检查和随访访视5、铂类药物耐药性疾病6、卵巢癌诊断以来,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但不超过4线治疗方案7、根据RECISTv1.1可测量的卵巢癌病灶排除标准1、肿瘤转移至乳腺或骨骼2、正在接受同步抗癌治疗或针对其基础卵巢癌给予的其他干预性治疗3、原发性铂类药物难治性疾病4、既往铂耐药复发进展后接受过紫杉醇治疗5、随机化前7天内发生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和/或住院
0评论2025-05-016

- PD-1导致严重免疫性炎症: 这个日常药品可大幅降低发生率!
0评论2025-04-28

- 广生堂药业GSTHG161临床试验,评价GST-HG161片治疗c-MET表达阳性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
0评论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