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手术后仍有40%的患者会复发?乳腺癌预防复发指南快收藏!

2024-06-24 08:191600

如何预防乳腺癌复发,乳腺癌如何预防复发,怎么样预防乳腺癌复发,乳腺癌预防复发指南快收藏

关于乳腺癌的复发率众说纷纭。有研究指出早期原位乳腺癌术后10年复发率大约为18%,也有调查认为所有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接近40%,还有研究认为这一数字最高可以达到80%,风险极高。

我们可以明确指出的一点是,复发就像是高悬于所有乳腺癌患者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人知道它是否会落下、或者会在什么时间落下。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乳腺癌术后3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发期,约占全部复发的80%,但仍有约10%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术后3~5年,以及少量患者复发于术后更长时间。

那么,为了降低复发率、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乳腺癌患者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呢?

为何乳腺癌患者术后仍会复发

内因外因都很关键

我们常说手术是目前被临床公认的、能够根治癌症的唯一方案,但实际上并非每位接受了手术的患者都能达到痊愈。乳腺癌复发主要分为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01、内因: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低下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一些癌细胞的“克星”——免疫细胞。尤其是我们体内的免疫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都是能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的“战士”。

但癌症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通常处于失衡或衰弱的状态,免疫细胞无法发挥杀伤癌细胞的效果。尤其是在癌症患者接受各类治疗之后,不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对于患者机体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创伤,影响患者整体免疫系统功能。化疗等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在分裂中的免疫细胞造成杀伤,造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发生复发、转移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因此,在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提升免疫能力的措施都非常关键。

02、外因:恶性程度高、手术难彻底

一般来说,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在治疗过程中越容易产生抗药性,且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

如果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部分癌细胞向周边部位或淋巴结浸润,或随血液定植至患者机体其他部位,那么仅依靠手术是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的。游离于血液中的癌细胞更是难以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极易在治疗后遗漏。部分处于休眠状态的幼稚癌细胞,不进行分裂,无法通过放疗及化疗清除,也是导致乳腺癌复发的重要原因。

关注复发风险因素

一篇发表于CMAJ杂志上的荟萃分析文章统计并对比了各种危险因素对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其中一些危险因素可以说是为乳腺癌术后患者们“敲响了警钟”。

01、体重

与人们所预想的“迅速消瘦”不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积极治疗期间与治疗后都会增重。报告中提出,患者体重平均增加2.5~5.0kg,增加10kg以上的并不罕见,其原因包括压力饮食、因疲劳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而导致的运动量减少、使用激素类药物等。

报告中指出,对于原本体重接近正常(BMI接近正常值)的患者,体重增加10%是影响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02、运动

多项研究中均指出,坚持参加运动的患者,死亡率会比不运动的患者明显降低。所谓的“运动”不一定指让人汗流浃背的剧烈运动,包括瑜伽、慢跑、快走、太极拳等等在内的温和的运动,都能够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助益。

03、饮食结构

过多的脂肪类食物(比如肥肉)及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和糖)会明显影响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乳腺癌的预后。经过饮食干预后,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且饮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体重。

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证据表明豆类食物(比如黄豆)会提高乳腺癌的复发率。相反的,毛豆、豆腐、味增汤等等富含异黄酮的大豆产品反而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04、烟酒

确诊后继续吸烟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从未吸烟的患者;每天大量饮酒(20g/d)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当中,每日饮酒量超过一杯的患者复发风险比不饮酒或饮酒量少于一杯的患者增加28%。

05、维生素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告知患者在化疗和放疗期间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和E等)。在一项研究中提出,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的患者比缺乏维生素C的患者(低于标准摄入量22%)的死亡率降低22%。其他研究虽未指出补充维生素C有益,但并未观察到补充维生素C有害的数据。大多数研究尚未发现补充维生素E与降低乳腺癌复发或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另一项研究中提出,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乳腺癌复发时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癌细胞转移至不同部位定植并生长,患者出现的特征表现也不同。其主要表现包括:

01、原位复发

原位复发的病灶特征通常与初次患病时类似。尤其对于导管原位癌患者,若术中切除不彻底、术后辅助治疗不充分,局部复发率约为25%~30%。

02、骨转移

骨转移患者通常存在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表现,尤其常发生于盆骨、脊柱等部位。

03、肺转移

肺转移患者可能在无肺部或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出现咳嗽、憋闷、呼吸困难甚至咳血等情况,影像学检查也可观察到肺部结节等表现。

04、脑转移

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脑水肿。

发生了转移的患者,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可见病灶影响及肿瘤标志物升高等。采用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查,也能观察到CTC数量增加,提示患者在治疗后肿瘤控制效果不佳,更多游离癌细胞存在于血液之中。

乳腺癌术后如何预防复发?治疗、随诊、增强免疫一个都不能少!

辅助治疗

在FDA公布的诊疗指南中指出,接受过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仍应当在必要时考虑放射治疗及全身治疗,以巩固手术的疗效、清除残余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

01、放射治疗的适用条件

对于经过改良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如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则应进行放射治疗以降低癌症复发的几率:

在4个或更多淋巴结中发现转移的癌细胞;

癌症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周围的组织;

肿瘤体积较大;

在切除肿瘤的边缘附近的组织中或周边部位检测到残余癌细胞。

02、全身治疗的适用条件

术后全身治疗至使用化疗药物、激素类药物、靶向药物等进行的治疗,通过血液循环使药物送达患者全身,降低手术后复发的几率。术后全身治疗主要取决于以下情况:

1.患者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

2.患者的HER2表达水平;

3.患者激素受体、HER2表达均为阴性(三阴性乳腺癌);

4.肿瘤体积。

根据患者激素受体及HER2的表达情况,适用的术后辅助全身治疗方案也不同,主要分为激素治疗、曲妥珠单抗等HER2抑制剂治疗以及化疗三类。具体方案可以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根据详细病情进行评估。

目前,PD-L1抑制剂阿特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招募,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咨询相关招募标准并申请参与临床试验。

规范随诊

根据《2019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提出的共识,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应每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5年以上应每1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乳腺癌术后3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发期,约占全部复发的80%,少数发生于术后3~5年,约占10%;超过5年未发生复发的,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5年的随诊至关重要。

而随诊时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近期比较前沿的监测方式包括CTC检查,即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癌细胞数量来监控肿瘤复发情况的方式,敏感度较高,为国际研究的前沿方向,感兴趣的病友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获取更多信息。

提升免疫功能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一个能够抵抗各类疾病的巨大“宝库”。癌细胞同样处在免疫细胞的“攻击范围”之内,免疫能力更强的患者,预后通常会比免疫能力衰弱的患者更好一些。

但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本就处于失常状态,手术、放疗和化疗又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接受过各类临床治疗之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是预防复发和转移的重中之重。

增强免疫能力,除了通过日常饮食、运动等方式以外,免疫补充剂也是增强免疫能力重要的手段。就在今年的疫情初期,1月30日的《人民日报》就曾经报道,奔赴疫情严重地区进行援助的医护人员们都在专家的指导下注射了胸腺肽,增强自身免疫能力、更安全地打好“抗疫”这一战。

除此以外,细胞免疫疗法在癌症的治疗当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作为癌症新兴治疗手段的CAR-T细胞疗法及TILs疗法以外,NK细胞疗法、DC疫苗等治疗方案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各类实体瘤的治疗当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保持良好心态,收获幸福人生

在一项大型的国际统计学研究中,70%的专科医生在她们的诊疗经历中发现,曾接受过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恐惧甚至超过她们第一次得知自己罹患乳腺癌时的恐惧。同时,许多患者认为,失去乳房对于她们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她们会认为自己是“残缺”的,并为此感到沮丧或自卑。

乳腺癌患者们承担的心理压力,远远比我们所想象中的要更大。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负面的情绪常常会影响身体健康。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等不良情绪,反应在机体,很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术后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如果精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笼罩之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激素水平紊乱,对于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只有了解了癌症、了解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诸多进展,才能够坚定抗癌的信心,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对于治疗、康复或者营养方案还有疑惑,可以选择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会诊。选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案,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适当的社会活动与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心态,家庭的支持对于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正如一位癌症病友就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说:“在癌症面前,谁能树起必胜的信念,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努力适应新环境,对周围事物培养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地与病魔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与康复的希望。”

的确,在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思想开朗,有着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症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极度苦闷的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疗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希望病友们都能坚定抗癌的信心和决心,为自己打开长生存大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预防唇癌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那么,预防唇癌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预防唇癌的最好方法首先要做好唇部保养,口唇裂时应注意保暖或涂抹护唇油脂,千万不能用舌头舔湿口唇,以防加重口唇裂程度。4、唇癌患者对于口唇血、脓干痂有条件时使用双氧水与消毒药水浸软后去除。千万不能未经浸软硬性去除,以免加重出血引起病变加快向唇癌的转化。此外,预防唇癌的最好方法还有以下几种方法:1、患者野外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2、患者口唇裂时应注意保暖或涂抹护唇油脂(膏),千万不能用舌头舔湿口唇,以防加重口唇裂程度。以上就是“预防唇癌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的具体内容介绍,希望可

0评论2025-10-112

肝癌的一级预防方案
肝癌的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黄曲霉毒素污染粮食及蓝绿藻污染饮水是原发性肝癌的最重要病因。1、预防肝炎的发生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从而预防肝癌已成为预防肝癌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有研究显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降低至1.3%。加强肝癌的预防和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关键。加强肝癌的预防和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关键。干扰素

0评论2025-10-108

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与预防
目前与小肝癌相混淆的肝脏良性病变如腺瘤样增生、肝硬化再生结节、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鉴别尚有一定困难,定期随访必要时作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助诊断。临床证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转变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肝硬化、肝炎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其他肝脏良性肿瘤或病变如血管瘤、肝囊肿、肝包虫病、胆吓癌、胆管癌、结肠肝曲癌、、及腹膜后肿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少数肝硬化、肝炎患者也可有血清AFP升高,但通常为

0评论2025-10-097

预防胃“八必须”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发霉变质的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胃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吸烟与也有一定的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预防胃“八必须”-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的病因虽还未完全查

0评论2025-10-088

广州聚焦肿瘤防治:40%癌症可预防
专家学者广州聚焦肿瘤防治:40%癌症可预防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黄力,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郑庆顺,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周紫霄,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出席大会并致辞。本次大会邀请到国家卫健委、中国医院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领导及十余位院士参会,共同探讨肿瘤防治、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热点话题。由中国医院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中国医院

0评论2025-10-0719

中国十大高发癌症预防都在这里
癌症2.jpg合并统计后,我国目前肿瘤发病居前10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癌、白血病、淋巴癌。胰腺癌——少吃甜食胰腺肿瘤外科专家介绍,虽然目前胰腺癌高发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它属于生活方式病,高脂肪饮食摄入过量,食物纤维摄入不足,以及体育运动减少都与该病有关。我国女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分别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宫颈癌、脑癌、卵巢癌。我国男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脑癌、淋

0评论2025-10-0620

预防癌症效果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经常食用可以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有关研究还表明,人体内西红柿红素含量过低与子宫癌、、及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所以每天应该保证吃1到2个西红柿。另外,大蒜中含有能杀灭细菌的大蒜素,对许多人体消化道细菌有抑制作用,进而阻断人体内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需要说明的是,大蒜生吃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防癌效果最好。第二个“口”是“傻喝”,饮酒过量。第三个“口”是“瞎抽”,即烟不离口。人类所患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

0评论2025-10-0522

癌症日趋年轻化,怎样才能更好预防癌症的发生?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湖南省胸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庞菁提醒,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压力有非常大的关系。而据我国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2000年到2013年,20岁—39岁的年轻人中,肿瘤发病率增长了近80%,癌症的日趋年轻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成为不可辩驳的趋势。又加上工作、生活中压力大,烦忧多,使得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甚至失眠、抑郁,这些综合因素都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给癌症的发生创造“可乘之机”。体检中的防癌检查能够及早发现癌

0评论2025-10-0421

强化癌症预防 多方协同推进早筛
顾晋表示,当前医务工作者对诊断治疗关注比较多,对早期筛查重视度不够,需要向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普及早筛的概念,提高医务工作者对筛查的关注。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会客厅》2021年两会特别节目——《两会时刻》在京举行,在主题为“关注肿瘤早筛增进群众健康福祉”访谈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表示,癌症是可预防的,需要多方协同推进癌症早筛工作开展,从源头预防控制结直肠癌。要加强对早期肿瘤筛查地宣传,提高大众对癌症筛查的接受度,通过媒体多种手段强化大众对于癌症早筛意义的认识,普及健康知识。“肿瘤的早预防、

0评论2025-10-0325

鼻子痒或是癌症先兆 预防癌症要怎么吃?
它可能是肿瘤细胞产生组织胺、蛋白内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所引起的一种表现症状,是癌症的一个先兆。而合理饮食,多吃抗癌食物能起到不错的预防癌症的效果。食物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人员暗示蔬菜水果食物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癌症患病几率,尤其是对结肠癌。多吃真菌食品中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肿瘤。10、日常多吃一些预防癌症的食物。肿瘤治疗专科医生指出,皮肤症状有时会是内脏恶性肿瘤的一个标记,搞清病因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0评论2025-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