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柳叶刀》:器官移植重要进展!细胞疗法首次表明可大幅减轻免疫抑制负担,调节免疫系统正常化

2025-06-02 08:021290

对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而言,对“外来”器官的免疫排斥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然而,这类药物难以完全避免长期排斥,还会带来感染风险等严重副作用。这都限制了移植患者的生存期,过去十年来也进展甚少。前沿的免疫细胞疗法有望成为新的解决方案。近日,《柳叶刀》发表一项大型国际试验结果,在肾移植患者中,初步验证了新型细胞疗法安全可行。

研究第一作者,柏林夏里特医学院(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Berlin)医学免疫研究所BirgitSawitzki教授表示:“这种创新细胞疗法能够减少约40%患者的免疫抑制需要。这项研究的结果,意味着有新的、安全的治疗选择,可以帮助减少常规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并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截图来源:Lancet

研究团队用到的治疗策略是调节性细胞疗法(Regulatorycelltherapy),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保护移植到受者体内的同种异体器官。简单而言,其做法是在体外分离并扩增一类特定的免疫细胞群,再输入移植受者体内。

这项横跨欧美5个国家的试验中,不同研究中心按照标准化协议开发了共6款细胞疗法,其中包括4款调节性T细胞、1款调节性巨噬细胞以及1款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这是一项非随机的1/2A期试验。研究团队最终纳入了104例接受活体肾脏移植的成人患者。对照组患者66例,男性占73%,中位年龄47岁,接受免疫抑制标准治疗(巴利昔单抗,类固醇逐渐减量,霉酚酸酯和他克莫司)。细胞疗法试验组患者38例,男性占71%,中位年龄45岁,患者特点和对照组相匹配,但免疫抑制治疗相似但有所简化(细胞疗法代替巴利昔单抗诱导,逐渐减少霉酚酸酯),并在此基础上接受6种细胞疗法的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Pixabay

在长达60周的随访时间内,两组术后第一年的免疫排斥率相似。对照组患者出现活检确认的急性排斥反应的比例为12%,细胞疗法组为16%。细胞疗法组中,15例患者成功停药霉酚酸酯,只需他克莫司单药维持治疗。

从两组不良事件来看,细胞疗法没有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与标准免疫抑制治疗相比,细胞疗法组患者更少出现感染事件。Sawitzki教授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细胞疗法的患者均未出现疱疹感染,这通常会给移植受体带来危险的并发症。”

通过监测患者血液中免疫细胞的数量,研究团队还观察到,在恢复正常的免疫细胞组成方面,接受细胞疗法的患者表现更好。而且,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稳定,CD8+效应记忆细胞也没有增加。

如何理解这些数据?研究团队认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首次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了数据和证据:


图片来源:123RF

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在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中,免疫细胞疗法是最大程度减少免疫抑制负担的潜在方案,并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至更正常的非炎性水平。

在同期刊发的评论文章中,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h)医学院两位专家指出,“继癌症领域后,细胞疗法向器官移植领域迈出了安全的一步。”尽管有诸多可预见的挑战,比如具体疗法的后续开发、适合应用的器官部位、细胞疗法的制造、临床实践技术的标准化等等,但“新兴的研究表现让我们有理由对此抱以乐观的期待”。日本也在肝脏患者中进行过积极探索,受这项试验结果启发,美国和英国也都在肾脏移植领域启动了新的细胞疗法临床试验。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以进一步确认调节性细胞疗法用于器官移植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期待这种前沿疗法能够造福更多器官移植患者,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移植后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BirgitSawitzki,etal.,(2020).Regulatorycelltherapyinkidneytransplantation(TheONEStudy):aharmoniseddesignandanalysisofsevennon-randomised,single-arm,phase1/2Atrials.TheLancet,DOI:10.1016/S0140-6736(20)30167-7

[2]Thomson,A.W.,Tevar,A.D.(2020).Kidneytransplantation:asafestepforwardforregulatoryimmunecelltherapy.TheLancet,DOI:10.1016/S0140-6736(20)30803-5

[3]Fewercomplicationsafterorgantransplantation.RetrievedJune11,2020,from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6/c-ub-fca061020.php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认识青黛,简述青黛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备注:关于青黛的功效及血液病的治疗方面还有疑问,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②关注公众号后,可在文章右下角“写留言”,输入问题,在线医生会及时予以回复,解答。血液病健康知识微信公众号:xyb749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①扫描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对话框中输入【病情+电话】,在线医生会及时电话联系您,解答疑问。青黛在疾病治疗中的药用作用非常显著中医方面:青黛作为药用,性味咸寒。②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

0评论2025-09-172

速递 | 控制率80.6%!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挑战“最难治”突变!
速递|非小细胞肺癌Kras突变靶向药,KRASG12C抑制剂Sotorasib(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2021年2月16日,FDA宣布授予Sotorasib(曾用名AMG510)优先审查资格,用于治疗至少经过1次全身方案治疗的KRAS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批准基于Ⅱ期CodeBreaK100试验(NCT03600883)的数据,该试验结果显示,使用Sotorasib治疗能够在这部分患者当中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以及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是改善KRAS突变患者生存情况的有效手段。

0评论2025-09-166

卵巢肿瘤早诊早治仍有机会生育
林仲秋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人胆识,经过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黄女士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与黄女士夫妇充分沟通后,建议带瘤生存,并尽早做试管婴儿助孕,等到怀孕后12周胎儿发育稳定或剖宫产分娩时,再切除左侧卵巢肿瘤。2016年,黄女士复查时发现其右侧卵巢病灶复发,林仲秋为其进行右侧附件切除及肿瘤减灭术。切除卵巢肿瘤后不到30已如“更年期女性”两年前,年仅26岁的黄女士因意外发现“盆腔包块”,被诊断为双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IIIC期,进行了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术后半年黄女士再次复查,左侧卵巢肿瘤也复发

0评论2025-09-159

经常体检为啥仍有肿瘤漏诊
如果体检套餐内没有CT、内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早期肿瘤是很容易被漏诊的。长期从事体检保健工作的周雅芳女士指出,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数普通体检掌握的是人体的一般状况,能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疾病,但是普通体检较难发现早期肿瘤。肿瘤早期发现的途径还包括肿瘤普查、对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随访以及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警觉等。经常有老百姓会问:为啥经常体检仍有肿瘤漏诊呢。血液检查指标、B超、X线摄片、直肠指诊、乳腺钼靶摄片、子宫内膜癌筛查等都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

0评论2025-09-1416

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如何应对腹膜后肿瘤手术大出血?
当巨大有腹膜后肿瘤经过长时间艰难的手术被切下后,由于手术过程大量的出血和输血,丢失很多凝血物质,病人的凝血机能很差,肿瘤床出血有时很难控制,可见出血的血管结扎或缝扎后,创面仍不停渗血,尽管局部使用各种凝血海绵或纱布,也无法控制渗血,而病人的血脉搏很不稳定,应尽快结束手术。在判明是腹膜后肿瘤周围的供瘤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钳夹止血,给以缝扎或结扎。腹膜后肿瘤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腹膜后大血管误伤破裂出血,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以及腹膜后器官供应血管。手术医师此时应保持镇静,在

0评论2025-09-1333

日本开发多发性骨髓瘤新型免疫疗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报告过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可追踪、杀死癌变B细胞,从而对多发性骨髓瘤起到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型免疫疗法,他们将于201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确认疗效和安全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癌症,日本大阪大学最新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将其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免疫细胞不会伤害正常细胞,只会专门杀死骨髓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就将其

0评论2025-09-1224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有新靶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教授团队从细胞自噬机制角度,揭示了从CaMKII激活到Id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进而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Id蛋白的降解促进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该团队研究发现,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可以直接磷酸化Beclin1的丝氨酸90位点,并促进后者发生K63型泛素化进而激活自噬,同时,CaMKII也可以磷酸化分化抑制蛋白Id1和Id2,磷酸化的Id蛋白进而与泛素连接酶TRAF6结合,促进Id蛋白的K63型泛素化,泛素化的

0评论2025-09-1031

免疫疗法对一类常见白血病显疗效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对2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了临床试验。在接受CAR-T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其中有17人肿瘤缩小或消失。报告说,接受CAR-T疗法治疗期间,这些患者中有20人出现了副作用,绝大部分人的副作用都得到缓解,但有两人送入重症病房抢救,其中一人死亡。美国研究人员17日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基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对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白血病有明

0评论2025-0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