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喝酒患癌,红酒防癌

2025-03-15 08:082700

“酒精会攻击你的基因。你的身体总会想方设法修复这种损伤,但足量的酒精足以造成无法修复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过度酗酒是头颈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而现在白藜芦醇会挑战这些细胞——杀死那些DNA受损无法修复的细胞,从而阻止它们引发癌症。简言之,酒精会伤害细胞,而白藜芦醇会杀死受损细胞。”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员、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罗伯特·斯克拉法尼(RobertSclafani)博士这样说道。

我们了解到酒精能够引发癌症源于另一项罕见疾病范可尼贫血(Fanconianemia)的研究。范可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每350000名婴儿就有一名患上这种疾病。DNA会自然积累一种名为交联结构的缠结,而健康基因能够修复并解开交联的DNA。而范可尼贫血的患者先天缺乏修复DNA交联结构的能力,因此DNA损害会不断积累。所以范可尼贫血的病患患上癌症,包括白血病和头颈癌的风险极大增加了。

“从遗传紊乱疾病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信息,”斯克拉法尼表示,他在范可尼贫血研究基金会年度会议上展示了这项研究。事实上,范可尼贫血的癌症基因加速与酒精导致癌症的机制是相同的,两者的起因都是被部分代谢的酒精。身体代谢酒精的过程是先将它转化为乙酰基醛,然后身体利用醛脱氢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乙酸,后者最终会被排泄出去。部分被处理的酒精以乙酰基醛的状态存在,而乙酰基醛是致癌物质,它会产生DNA的交联结构。

由于范可尼贫血病人无法修复乙酰基醛产生的DNA损伤,因此如果他们也缺少ALDH,那么他们患上癌症的风险就更高了。“当酒精过量,身体无法负荷就会堆积大量乙酰基醛,”斯克拉法尼说道。“酒精摄入较多,缺少帮助身体处理酒精的ALDH基因,以及丧失修复DNA交联结构的能力都会导致癌症风险增加。”

而服用烈性酒几乎就是“宣判死刑”:它会因为乙酰基醛产量的增加而导致患头颈癌的风险增加。“当你查阅有关头颈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时,你会发现酒精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但单纯从酒精来源而言,患癌症概率最低的是那些饮红酒的人,”斯克拉法尼说道。“红酒里存在某些阻挡酒精引发癌症的物质。”而最新的研究指出斯克拉法尼所谓的这种物质就是白藜芦醇。

斯克拉法尼从可能性的角度描述了白藜芦醇的作用:“你喝的酒越多,积累的DNA损伤就越多,一个或多个细胞积累能够引发癌症的特定类型DNA损伤的概率就越高。而现在,白藜芦醇能够直接消灭具有最大损伤的细胞——那些引发癌症概率最高的细胞。”

据斯克拉法尼表示,红酒(以及葡萄籽提取物里发现的其它防癌化学物质)里的白藜芦醇并非能够完全消除酒精产生的致癌效应的灵丹妙药,它只是通过杀死最危险的细胞从而降低摄入酒精导致患上癌症的可能性。

“由于与酒精有关的头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曾经接受过癌症治疗的人群仍是高危人群。”斯克拉法尼解释道。

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测试白藜芦醇预防结肠癌和肝癌的能力。斯克拉法尼博士和他的同事拉杰什·阿加瓦尔博士计划测试白藜芦醇在头颈癌以及其它癌症类型的预防和可能治疗中所起的作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香菇治病还能抗癌
3、防癌抗癌:香菇的抗癌作用主要来源于其菌盖部分含有的双链结构的核糖核酸,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4、降血脂血压,降胆固醇:香菇中含有的酪氨酸、胆碱、嘌呤、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低血脂血压,降胆固醇的作用。那么香菇具体有哪些作用呢。大量实践证明,香菇具有防治癌症的作用,并且运用于临床治疗。5、治疗作用:香菇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

0评论2025-09-170

常吃烤鸡肉或致癌
相关部门隔一段时间就会突击检查一次,但是,依然屡禁不绝,而人们也知道这种烧烤对身体不好,但是依然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与嘴巴,因为,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总觉得自己不会中着。冬天,走在街上,到处可见的就是烤肉串的摊子,有烤羊肉串的,也有烤鸡肉串的,烟雾缭绕,随着扑鼻的香味散发出来的还有那种烧烤的烟味,很多不吃烧烤的人,通过的时候只能掩鼻快速通过,尤其在一些小的街道里或者是在夜市上,这样的情形更是多见。鸡肉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而且,因为鸡肉的营养价值丰富,也是肉类中比较好的选择,鸡肉的吃法很多,可以不下几百种

0评论2025-09-163

最易致癌的三种肉类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1、烹煮过度的肉容易致癌相信喜欢吃肉的人,都会喜欢上东坡肉、红烧肉等一些烹煮的很烂的肉,那口感肥而不腻,深受诸多吃货的喜爱。因为咸肉中含有较多的亚硝基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亚硝基化合物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含量会大量增加。在食用这些肉类食物时,一定要做好“前处理”才会更加安全。而中国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任何动物类脂肪烧焦后都会

0评论2025-09-153

这些水果预防乳腺癌
它能活血化淤,化滞消积,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富含维生素c,适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研究人员对芒果中的多酚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宁(与癌症的预防和抑制有关)。2、柑橘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柠檬、金橘等,都富含维生素c,可防止亚硝胺生成,适宜胃癌、喉癌、乳腺癌和肺部肿瘤患者食用。1、芒果科学研究发现,女性多食芒果,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3、山楂常用于开胃消食、降低血脂。丹宁酸是种多酚,带有苦味,葡萄籽和茶叶中含有这种成分。

0评论2025-09-1412

番茄汁更防乳腺癌
位于美国新泽西的罗格斯大学(RutgersUniversity)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测试,安排70名55岁以上的乳癌高危妇女(过度肥胖或者直系亲属中有人患乳癌)提高番茄食用量10个星期,实验前后分别测量其体内的荷尔蒙数量。研究者称,女性提高日常番茄食用量的方法很简单,例如一杯番茄汁,就能带来合适数量的番茄红素。脂联素是一种有助于身体调节脂肪水平的激素,瘦子体内的这种激素含量通常较高,而过度肥胖则会提高乳癌患病的风险。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因此才会呈现鲜红色,除了防乳癌,这种物质也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不过,英国

0评论2025-09-1312

健康抗癌食物排行榜
下面主要介绍具有对抗癌症和预防癌症作用的抗癌食物排行榜:1.大蒜:素有“地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称,它富含大蒜素和硒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对于防止癌症恶化,以及提高身体免疫力都非常有帮助。番茄含有大名鼎鼎的番茄红素,它已经被证实能够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和胃癌。研究证实,绿茶能减缓和预防好几种癌症的发展,包括结肠癌、肝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全谷物富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因此能预防癌症。6.所有的莓类:蓝莓、草莓、树莓等都富含大量抗癌成分,对预防大部分癌症有效。研究证明,三文鱼等鱼类是抗癌的高手,不过,千万

0评论2025-09-1212

每天3杯咖啡防肝癌
据“美国环球新闻网”报道,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咖啡可使肝癌危险降低50%以上。结果发现,喝咖啡可使原发性肝癌(最常见肝癌)危险降低40%,而独立研究表明,每天喝3杯咖啡可以使该病危险至少降低一半。维克奇亚博士还表示,肝癌主要是由乙肝和丙肝病毒导致的慢性炎症,其它原因还包括: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早期研究证实,常喝咖啡可防止糖尿病,糖尿病正是肝癌的一大已知风险因素。新研究涉及病例3153例,研究还包括近期发生的900多原发性肝癌病例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员

0评论2025-09-1122

癌症康复期怎么吃?
当然,在食物的选择上我们也要尤其注意,要避免给病人吃气味非常重、作料非常多的食物,避免给病人吃味道及气味很强的食品,如鱼、香料很多的食品,因为食品的气味可使恶心加重,食欲减退,可试用冷盘、三明治、奶油冰棍、水果、凉粥。癌症病人可能一次性无法进食太多食物,建议把一餐拆解成2-3餐,让病人的营养得到重复的补充。首先,我们要懂得癌症病人无法进食或者不愿意进食的原因,找到根源对症治疗,而不能强迫病人进食。可是同时问题也存在,癌症病人一般食欲都比较差,加上手术治疗存在的并发症,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更让癌症病人“食不

0评论2025-09-1022

膳食纤维多吃有好处
饮食中有促进肿瘤的因素,也有预防肿瘤的因素,膳食纤维就是一剂缓解癌症的良药。由此可见,膳食纤维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是有一定帮助的。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肠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胰腺癌、口腔及咽癌肿瘤发生率。小编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科院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这几类食物中包含的纤维比较多。比如面对癌症,膳食纤维就很重要。更有数据显示,当食用膳食纤维量为28%和15%,结肠癌的发病率很低,当摄入膳食纤维为5%,则结肠癌发病率很高。

0评论2025-09-0924

梅干助消化防胃癌
研究结果表明,梅干中含有的柠檬酸和甲醛具有抑制微生物和细菌繁殖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大多数喜欢在饭团或者便当中放一个梅干的原因,这样不但能够调味,还能够预防料理变质变味,影响健康。还有说法认为梅干可以抑制肠内细菌中的坏细菌,因此它还具有一定的整肠效果。梅干的酸味以柠檬酸为主,具有促进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蛋白质消化等功能。综上所述,近年来针对梅干进行的研究认为,梅干具有抗菌活性化,对于消化系统有好处,但其对于人类的有效性尚无可足够信赖的研究数据支撑。过去,如果出现食物中毒或宿醉类型的恶心、胃胀的感觉

0评论2025-0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