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揭秘甲状腺癌的手术指征!甲状腺癌常见病理类型是哪4种

2024-05-13 10:091470

一、揭秘甲状腺癌的手术指征

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也要取决于患者的病变情况及全身状况,手术一般为首选治疗方式,具体手术指征如下:

1、根据患者病史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者,身体情况尚好,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者。

2、甲状腺癌没有出现远处转移,没有出现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的情况下会建议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3 、对于有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状癌、滤泡状癌以及髓样癌,一般也会建议手术治疗,而且要尽可能全面地切除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术后再让患者接受碘 131 治疗。

4、对于发现较早的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也可考虑行手术治疗。而且术后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以便巩固治疗效果。

5、如果手术方式不当或切除范围不够时可导致原发灶残留,可根据首次手术时肿瘤的病理情况,考虑是否再行手术,如果肿瘤为多原发灶的病例,或首次手术时肿瘤直径在4cm以上,而且肿瘤已经侵犯了甲状腺包膜,则应再次手术,否则可严密随访观察。

二、甲状腺癌常见病理类型是哪4种

1、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类型,占甲状腺癌的60%~70%左右,青少年女性较多见,生长较缓慢,从发现肿块到就诊时间,5年以上占1/3,转移较晚,肿瘤多在一侧,少数在左右甲状腺或峡部,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颈淋巴结转移有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等特点。

2、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5%~20%,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高,多见于中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转移到肺和骨头。肿物一般较大,多为单侧。

3、髓样癌:起源于滤泡旁细胞(又叫C细胞),可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家族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性内分泌综合症。家族性髓样癌多累及双侧甲状腺,而散发性髓样癌常仅累及一侧甲状腺。髓样癌恶性度较高,常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53%可发生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高达20%。甲状腺髓样癌可分泌多种胺类和多肽类激素,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泻,多为水样泻,但肠吸收障碍不严重,患者也可有面部潮红和多汗等症状。

4、未分化癌:是一类高度恶性的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8%,未分化癌是由一系列分化不良的癌细胞组成,包括梭形细胞、巨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等,其中以梭形细胞、巨细胞癌最多见。发病以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未分化癌可由良性肿瘤及分化好的乳头状、滤泡状腺癌间变而来,患者常有多年甲状腺肿物病史,近期突然增大,病情进展迅速为其特征,肿块很快累及邻近器官出现声嘶、咳嗽、吞咽困难和颈部疼痛。大多数患者就诊较晚,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治疗仅为姑息性。晚期对任何治疗反应均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留心妇科肿瘤危险信号!
当子宫生长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时,可出现月经的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出血不止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均与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生殖器从外阴至输卵管和卵巢,最常见的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绒毛膜癌和外阴癌等。绝经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绝不能忽视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大小便改变: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仅有消化道症状,当

0评论2025-08-014

肿瘤病人外出旅游时要注意的几点。
肿瘤病人完成治疗,处于康复时期时,可以适当地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自强不息,战胜疾病。不过在外出旅游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量力而行肿瘤病人旅游路线不宜过长,时间不宜过久,日程不宜过紧。尽兴而归肿瘤病人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身体的进一步康复,尤其是在精神上使自己能摆脱疾病的影响。导读:肿瘤病人外出旅游时要注意的几点。自知自重旅游前要对自己的健康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正确估价,有的病人虽已康复,但还需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最好随身携带足量,因为有的药物在旅游途中未必能买

0评论2025-07-3112

研发日报丨罗氏肿瘤诊断试剂盒VENTANA PD-L1获FDA批准
FDA受理辉瑞抗炎药Xeljanz/XeljanzXR补充新药申请辉瑞近日宣布,FDA已受理其口服JAK抑制剂Xeljanz的一份sNDA,此次申请寻求批准Xeljanz5mgBID用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Structure: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原子细节上阐明了细菌的特殊激酶如何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能用来进行青霉素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这项研究也首次阐明了细菌激酶识别并且化学性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评论2025-07-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