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新研究解释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如何预防癌症!

2024-05-11 08:052570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预计其患病率在未来几年内会增加。癌症预防策略包括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风险,可以进行检查。新的研究表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形成,并解释了如何阻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2年有820万人死亡。

在预防方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避免吸烟和喝酒,以及运动和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新研究强化了低剂量阿司匹林摄入也可以帮助预防癌症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想法。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建议不是新提出的。2015年9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说每天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直肠癌。

然而,新的研究也解释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确实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过程。

阿司匹林间接抑制负责恶性细胞的癌蛋白

研究由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与俄勒冈州立大学合作进行,结果发表在AJP细胞生理学杂志上。

“阿司匹林的益处可能是由于其对血细胞称为血小板的影响,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资深作者OwenMcCarty,OHSU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授如是说。

血小板是微小的血细胞,帮助身体形成凝块,以便在必要时阻止出血。

似乎血小板也增加了某种可以支持癌细胞并帮助它们传播的蛋白质的水平。这种“癌蛋白”称为c-MYC。

c-MYC的生物学功能是调节超过15%的人体基因的表达。c-MYC调节剂控制细胞的生命和死亡周期,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代谢。

然而,研究已经表明在癌症中,该癌基因被过度表达。

这项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员解释,阿司匹林降低血小板提高c-MYC癌蛋白水平的能力。

“我们的工作表明阿司匹林的部分抗癌作用可能如下:在血液转运期间,循环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其通过激活癌基因例如c-MYC刺激肿瘤细胞使其存活。阿司匹林减少血小板和肿瘤细胞之间的这种信号,从而间接减少肿瘤细胞生长。”

-OwenMcCarty

OSU/OHSU药学院的教授CraigWilliams和研究的合作者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过程。

“早期癌细胞生活在一个非常敌对的环境下,在那里免疫系统定期攻击,并试图消除他们,”他说:“血小板可以对那些早期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并帮助其转移。阿司匹林的抑制似乎干扰了这一过程。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癌症方面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这是第一次显示血小板调节癌细胞中c-MYC的表达的能力的研究。

研究人员注意到,几乎三分之一的结肠癌患者和42%的胰腺癌患者c-MYC癌蛋白过度表达。

他们还指出,阿司匹林在高剂量与低剂量时对血小板的影响一样。因此,临床医生可以权衡阿司匹林摄入的风险和益处,以及降低出血的风险,这是摄取太多阿司匹林的常见副作用。

作者强调了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在考虑低剂量阿司匹林摄入时的关键作用。

作者总结:“因为血小板和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早期发生的[...],使用抗血小板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4889.php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预防胃“八必须”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发霉变质的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胃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吸烟与也有一定的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预防胃“八必须”-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的病因虽还未完全查

0评论2025-10-080

广州聚焦肿瘤防治:40%癌症可预防
专家学者广州聚焦肿瘤防治:40%癌症可预防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黄力,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郑庆顺,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周紫霄,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出席大会并致辞。本次大会邀请到国家卫健委、中国医院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领导及十余位院士参会,共同探讨肿瘤防治、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热点话题。由中国医院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中国医院

0评论2025-10-078

中国十大高发癌症预防都在这里
癌症2.jpg合并统计后,我国目前肿瘤发病居前10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癌、白血病、淋巴癌。胰腺癌——少吃甜食胰腺肿瘤外科专家介绍,虽然目前胰腺癌高发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它属于生活方式病,高脂肪饮食摄入过量,食物纤维摄入不足,以及体育运动减少都与该病有关。我国女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分别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宫颈癌、脑癌、卵巢癌。我国男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脑癌、淋

0评论2025-10-066

预防癌症效果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经常食用可以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有关研究还表明,人体内西红柿红素含量过低与子宫癌、、及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所以每天应该保证吃1到2个西红柿。另外,大蒜中含有能杀灭细菌的大蒜素,对许多人体消化道细菌有抑制作用,进而阻断人体内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需要说明的是,大蒜生吃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防癌效果最好。第二个“口”是“傻喝”,饮酒过量。第三个“口”是“瞎抽”,即烟不离口。人类所患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

0评论2025-10-0512

癌症日趋年轻化,怎样才能更好预防癌症的发生?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湖南省胸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庞菁提醒,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压力有非常大的关系。而据我国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2000年到2013年,20岁—39岁的年轻人中,肿瘤发病率增长了近80%,癌症的日趋年轻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成为不可辩驳的趋势。又加上工作、生活中压力大,烦忧多,使得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甚至失眠、抑郁,这些综合因素都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给癌症的发生创造“可乘之机”。体检中的防癌检查能够及早发现癌

0评论2025-10-0413

强化癌症预防 多方协同推进早筛
顾晋表示,当前医务工作者对诊断治疗关注比较多,对早期筛查重视度不够,需要向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普及早筛的概念,提高医务工作者对筛查的关注。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会客厅》2021年两会特别节目——《两会时刻》在京举行,在主题为“关注肿瘤早筛增进群众健康福祉”访谈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表示,癌症是可预防的,需要多方协同推进癌症早筛工作开展,从源头预防控制结直肠癌。要加强对早期肿瘤筛查地宣传,提高大众对癌症筛查的接受度,通过媒体多种手段强化大众对于癌症早筛意义的认识,普及健康知识。“肿瘤的早预防、

0评论2025-10-0317

鼻子痒或是癌症先兆 预防癌症要怎么吃?
它可能是肿瘤细胞产生组织胺、蛋白内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所引起的一种表现症状,是癌症的一个先兆。而合理饮食,多吃抗癌食物能起到不错的预防癌症的效果。食物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人员暗示蔬菜水果食物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癌症患病几率,尤其是对结肠癌。多吃真菌食品中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肿瘤。10、日常多吃一些预防癌症的食物。肿瘤治疗专科医生指出,皮肤症状有时会是内脏恶性肿瘤的一个标记,搞清病因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0评论2025-10-0219

肝癌预防知识普及
胃里的胃粘膜对人体有保护的作用,酒精能把胃粘膜消化掉,胃的细胞受伤,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就容易被胃吸收,这就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降低肝脏的免疫功能及全身的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2.的发病原因之一是由病毒引起的,要预防肝癌得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着手。肝癌的发病原因之一是由病毒引起的,要预防肝癌得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着手。这就是为什么喝酒发的人解毒功能差,易引起酒精化肝硬化的原因,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针对低硒人群采用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补充硒元素,提高血硒水平。1.要预防肝炎,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

0评论2025-10-0122

预防肝癌三大要素
是当今世界第一杀手,我们都知道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如果您身在肝癌高发的家庭,应该如何预防是重中之重。肝癌是当今世界第一杀手,我们都知道肝癌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如果您身在肝癌高发的家庭,应该如何预防是重中之重。研究已经表明,肝癌有两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素,有些地区尤其要注意这三点:1、如果您生活在沿海地区,请注意定期检查肝癌。长期饮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肝硬化,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很多一些农村居民喝沟塘水或被污染的水,也会增加患肝癌风险。因为沿海

0评论2025-09-3020

专家报告指出多数癌症均可预防
据一份提供癌症预防的策略与方法建议的报告评估显示,一些国家40%以上的结肠癌和乳腺癌病例均可通过健康饮食、体育活动和维持体重进行预防。该报告全文阐述了从政府到家庭等社会各阶层都应将公共卫生,尤其是癌症预防,作为优先考虑的事项。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CancerResearchFund,简称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院(AmericanInstituteforCancerResearch,简称AICR)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这份题为《PolicyandActionforCancerPreventi

0评论2025-09-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