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觉得PD-1单抗还不够好?这些"帮手"让疗效更上一层楼!

2024-10-08 08:032000

AXL抑制剂Bemcentinib,β-葡聚糖制剂ImprimePGG(Imprime、BTH1677),BTN3A单抗ICT01作为"免疫增敏剂"可以提高PD-1/PD-L1的治疗效果

PD-1抑制剂最火热的那两年,这类药物经常被患者视为“神药”,一药难求。如今国产PD-1抑制剂崛起,加上更多进口药获批国内上市,旧时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着PD-1,越来越多的联合方案已经投入了临床使用。与单药相比,PD-1抑制剂联合化疗、联合靶向(抗血管)、联合其它免疫方案、联合放疗的联用方案疗效更好,但是还不足够好。因为这种需求,“增敏剂”出现,主要用于提升PD-1抑制剂的疗效。

大家都听说过“放射增敏剂”,在免疫治疗当中,也存在一些有潜力的“免疫增敏剂”。当这些药物与PD-1抑制剂联用的时候,一些原本对于PD-1抑制剂不响应的患者,也能达到临床缓解。

临床上当然没有“免疫增敏剂”这样一类特定的药物,我们套用了“放射增敏剂”的格式,以相似的名词展现一些特殊药物的作用特点。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有潜力为免疫治疗“增敏”的药物诞生,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期公布了信息的3款新药。

新型AXL抑制剂Bemcentinib

2021年11月9日,BerGenBio发布的公告称,其研发的新型AXL抑制剂Bemcentinib已经获得了FDA的快速通道指定,用于联合PD-1/PD-L1抑制剂,作为STK11改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AXL的表达,被视为多种肿瘤预后不良的因素,这种关联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当中更加紧密。

AXL抑制剂与PD-1抑制剂联合,作用效果类似一种“增敏剂”。当前研究已经证实,AXL的表达在对于免疫治疗无响应的患者当中上调。采用患者的组织样本的试验,以及动物模型的试验都证实,Bemcentinib能够对抗患者的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免疫抑制,即这款药物能够为PD-1抑制剂治疗“增敏”。

当然,这款AXL抑制剂的潜力绝不止于此。AXL抑制剂+靶向、AXL抑制剂+化疗,都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临床前研究数据,甚至是初步的人体试验数据。

β-葡聚糖制剂ImprimePGG

另一项试验采用了β-葡聚糖制剂ImprimePGG(Imprime,BTH1677)与派姆单抗联用,共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试验共招募35例受试者。其中Ⅰb期试验的9例患者未接受过前线免疫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4.21个月,缓解率22.2%;而Ⅱ期试验的26例患者采用修正后的纳入标准,曾经接受过前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共21例患者病灶可评估,缓解率4.8%,疾病控制率47.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9.79个月。

ImprimePGG是一种β-葡聚糖,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活化抗原呈递细胞以及T细胞,进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果。目前,这款药物以及同类药物已经在三阴性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当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但尚未有试验验证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当中的疗效。

BTN3A单抗ICT01

ICT01是一种能够选择性激活γ9δ2T细胞的人源化抗BTN3A单克隆抗体,既可以作为单药方案,也能够与派姆单抗联合应用。

根据目前公开的Ⅰ/Ⅱ期EVICTION试验(NCT04243499)初步研究结果,接受ICT01单药治疗的19例患者,疾病控制率31.6%;接受ICT01联合派姆单抗方案治疗的8例患者,疾病控制率62.5%。

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原本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没有响应,但通过联合方案取得了临床缓解。

“增敏剂”到底有没有用?从目前的各类临床试验数据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而这种提升的思路,对于患者们来说益处也很明显,原本不能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将有机会成为免疫治疗的获益者。

“增敏剂”的提升方向是让更多人获益,联合方案的提升方向是让获益者得到的益处更大。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免疫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认识青黛,简述青黛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备注:关于青黛的功效及血液病的治疗方面还有疑问,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②关注公众号后,可在文章右下角“写留言”,输入问题,在线医生会及时予以回复,解答。血液病健康知识微信公众号:xyb749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①扫描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对话框中输入【病情+电话】,在线医生会及时电话联系您,解答疑问。青黛在疾病治疗中的药用作用非常显著中医方面:青黛作为药用,性味咸寒。②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

0评论2025-09-172

速递 | 控制率80.6%!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挑战“最难治”突变!
速递|非小细胞肺癌Kras突变靶向药,KRASG12C抑制剂Sotorasib(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2021年2月16日,FDA宣布授予Sotorasib(曾用名AMG510)优先审查资格,用于治疗至少经过1次全身方案治疗的KRAS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批准基于Ⅱ期CodeBreaK100试验(NCT03600883)的数据,该试验结果显示,使用Sotorasib治疗能够在这部分患者当中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以及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是改善KRAS突变患者生存情况的有效手段。

0评论2025-09-166

卵巢肿瘤早诊早治仍有机会生育
林仲秋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人胆识,经过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黄女士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与黄女士夫妇充分沟通后,建议带瘤生存,并尽早做试管婴儿助孕,等到怀孕后12周胎儿发育稳定或剖宫产分娩时,再切除左侧卵巢肿瘤。2016年,黄女士复查时发现其右侧卵巢病灶复发,林仲秋为其进行右侧附件切除及肿瘤减灭术。切除卵巢肿瘤后不到30已如“更年期女性”两年前,年仅26岁的黄女士因意外发现“盆腔包块”,被诊断为双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IIIC期,进行了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术后半年黄女士再次复查,左侧卵巢肿瘤也复发

0评论2025-09-158

经常体检为啥仍有肿瘤漏诊
如果体检套餐内没有CT、内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早期肿瘤是很容易被漏诊的。长期从事体检保健工作的周雅芳女士指出,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数普通体检掌握的是人体的一般状况,能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疾病,但是普通体检较难发现早期肿瘤。肿瘤早期发现的途径还包括肿瘤普查、对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随访以及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警觉等。经常有老百姓会问:为啥经常体检仍有肿瘤漏诊呢。血液检查指标、B超、X线摄片、直肠指诊、乳腺钼靶摄片、子宫内膜癌筛查等都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

0评论2025-09-1415

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如何应对腹膜后肿瘤手术大出血?
当巨大有腹膜后肿瘤经过长时间艰难的手术被切下后,由于手术过程大量的出血和输血,丢失很多凝血物质,病人的凝血机能很差,肿瘤床出血有时很难控制,可见出血的血管结扎或缝扎后,创面仍不停渗血,尽管局部使用各种凝血海绵或纱布,也无法控制渗血,而病人的血脉搏很不稳定,应尽快结束手术。在判明是腹膜后肿瘤周围的供瘤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钳夹止血,给以缝扎或结扎。腹膜后肿瘤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腹膜后大血管误伤破裂出血,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以及腹膜后器官供应血管。手术医师此时应保持镇静,在

0评论2025-09-1332

日本开发多发性骨髓瘤新型免疫疗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报告过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可追踪、杀死癌变B细胞,从而对多发性骨髓瘤起到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型免疫疗法,他们将于201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确认疗效和安全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癌症,日本大阪大学最新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将其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免疫细胞不会伤害正常细胞,只会专门杀死骨髓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就将其

0评论2025-09-1223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有新靶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教授团队从细胞自噬机制角度,揭示了从CaMKII激活到Id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进而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Id蛋白的降解促进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该团队研究发现,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可以直接磷酸化Beclin1的丝氨酸90位点,并促进后者发生K63型泛素化进而激活自噬,同时,CaMKII也可以磷酸化分化抑制蛋白Id1和Id2,磷酸化的Id蛋白进而与泛素连接酶TRAF6结合,促进Id蛋白的K63型泛素化,泛素化的

0评论2025-09-1029

免疫疗法对一类常见白血病显疗效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对2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了临床试验。在接受CAR-T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其中有17人肿瘤缩小或消失。报告说,接受CAR-T疗法治疗期间,这些患者中有20人出现了副作用,绝大部分人的副作用都得到缓解,但有两人送入重症病房抢救,其中一人死亡。美国研究人员17日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基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对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白血病有明

0评论2025-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