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们而言癌症是非常的可怕的。胃癌是越来越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胃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今天,怎样预防胃癌是大家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了解哪些人会患胃癌。
一、哪些人会患胃癌
1、爱喝酒的人
很多的疾病都是由于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和饮食等原因。长期喝酒,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都是一种致癌行为。尤其是在饮酒者同时患有顽固性胃溃疡的时候,胃癌的发生率更高。这是因为,酒精是某些致癌物的良好溶剂,而且会刺激胃黏膜,伤害胃细胞,从而引发癌症。
2、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炎。它和胃癌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萎缩性胃炎患者有两个特点,即胃低酸和排空时间延长。这两点都增加了致癌物的致癌性。临床观察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病程为10到20年的患者,胃癌的发病率为5%到10%。
3、常吃烧烤和腌制食物的人
经常吃腌制、熏制、烧烤类的食物,会摄入大量的亚硝胺。这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它们进入人体后,会反复地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癌的出现。

4、胃癌能遗传
临床观察发现,胃癌是一种有着鲜明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这和家族类似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有密切关系。另外,这也和中国人多人聚餐的饮食方法有密切关系。
5、做过胃切除手术的人
如果胃接受过部分切除手术,那么患者的胃泌素分泌就会减少,胃内持续低酸,胃里的细菌会过度生长,从而容易导致胃黏膜病变。所以,凡是接受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应该在术后的第五年开始,每年做一次胃镜复查。
6、胃部有息肉的人
如果胃部有息肉,而且息肉的直径大于2厘米,要行切除手术。临床统计,这种胃息肉演化成胃癌的可能性,高达7%。
二、胃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胃癌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期间,一定要学会适应环境、气候的改变,要积极锻炼身体,安排户外活动。适量地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期要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乐观地对待生活,在康复期显得尤其重要。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3、患者在术后一定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要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戒赌。按时起居,防止过劳。康复期间患者一般免疫力低下,应防止感冒。
4、患者在术后一定要注意饮食。应合理调整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食用含维生素多的水果、蔬菜。
5、患者在术后对性生活要有节制,应适当、和谐的进行:胃癌康复期患者有适当的性生活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可振奋精神,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处于术后康复期的胃癌患者应积极工作,融入社会。可以改变患者的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速递 | 控制率80.6%!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挑战“最难治”突变!
速递|非小细胞肺癌Kras突变靶向药,KRASG12C抑制剂Sotorasib(AMG510)接受FDA优先审查2021年2月16日,FDA宣布授予Sotorasib(曾用名AMG510)优先审查资格,用于治疗至少经过1次全身方案治疗的KRAS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批准基于Ⅱ期CodeBreaK100试验(NCT03600883)的数据,该试验结果显示,使用Sotorasib治疗能够在这部分患者当中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以及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是改善KRAS突变患者生存情况的有效手段。
0评论2025-09-162
卵巢肿瘤早诊早治仍有机会生育
林仲秋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人胆识,经过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黄女士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与黄女士夫妇充分沟通后,建议带瘤生存,并尽早做试管婴儿助孕,等到怀孕后12周胎儿发育稳定或剖宫产分娩时,再切除左侧卵巢肿瘤。2016年,黄女士复查时发现其右侧卵巢病灶复发,林仲秋为其进行右侧附件切除及肿瘤减灭术。切除卵巢肿瘤后不到30已如“更年期女性”两年前,年仅26岁的黄女士因意外发现“盆腔包块”,被诊断为双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IIIC期,进行了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术后半年黄女士再次复查,左侧卵巢肿瘤也复发
0评论2025-09-156
经常体检为啥仍有肿瘤漏诊
如果体检套餐内没有CT、内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早期肿瘤是很容易被漏诊的。长期从事体检保健工作的周雅芳女士指出,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数普通体检掌握的是人体的一般状况,能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疾病,但是普通体检较难发现早期肿瘤。肿瘤早期发现的途径还包括肿瘤普查、对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随访以及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警觉等。经常有老百姓会问:为啥经常体检仍有肿瘤漏诊呢。血液检查指标、B超、X线摄片、直肠指诊、乳腺钼靶摄片、子宫内膜癌筛查等都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
0评论2025-09-149
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如何应对腹膜后肿瘤手术大出血?
当巨大有腹膜后肿瘤经过长时间艰难的手术被切下后,由于手术过程大量的出血和输血,丢失很多凝血物质,病人的凝血机能很差,肿瘤床出血有时很难控制,可见出血的血管结扎或缝扎后,创面仍不停渗血,尽管局部使用各种凝血海绵或纱布,也无法控制渗血,而病人的血脉搏很不稳定,应尽快结束手术。在判明是腹膜后肿瘤周围的供瘤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钳夹止血,给以缝扎或结扎。腹膜后肿瘤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腹膜后大血管误伤破裂出血,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以及腹膜后器官供应血管。手术医师此时应保持镇静,在
0评论2025-09-1323
日本开发多发性骨髓瘤新型免疫疗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报告过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可追踪、杀死癌变B细胞,从而对多发性骨髓瘤起到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型免疫疗法,他们将于201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确认疗效和安全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癌症,日本大阪大学最新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将其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免疫细胞不会伤害正常细胞,只会专门杀死骨髓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就将其
0评论2025-09-1218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有新靶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教授团队从细胞自噬机制角度,揭示了从CaMKII激活到Id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进而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Id蛋白的降解促进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该团队研究发现,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可以直接磷酸化Beclin1的丝氨酸90位点,并促进后者发生K63型泛素化进而激活自噬,同时,CaMKII也可以磷酸化分化抑制蛋白Id1和Id2,磷酸化的Id蛋白进而与泛素连接酶TRAF6结合,促进Id蛋白的K63型泛素化,泛素化的
0评论2025-09-1028
免疫疗法对一类常见白血病显疗效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对2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了临床试验。在接受CAR-T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其中有17人肿瘤缩小或消失。报告说,接受CAR-T疗法治疗期间,这些患者中有20人出现了副作用,绝大部分人的副作用都得到缓解,但有两人送入重症病房抢救,其中一人死亡。美国研究人员17日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基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对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白血病有明
0评论2025-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