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常用的关节炎药物还能用于治疗血癌?!

   2025-10-02 zouxiaoyan1
核心提示:该研究发现,依鲁替尼与几种心血管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包括室上性、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事件、、室性心律不齐、传导障碍、缺血性卒中、[4,5]。在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人员随机分配患者接受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或联合达雷木单抗的诱导和巩固治疗。在研究第二部分,研究人员将获得缓解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达雷木单抗维持治疗(16mg/kg,每8周一次,长达2年)或者观察。■CASSIOPEIA研究在欧洲,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加ASCT是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2018年12月发表于《新


01

FDA批准基于达雷木单抗的联合方案一线治疗

9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达雷木单抗联合硼替佐米、和用于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达雷木单抗是一种抗CD38的人源化IgG1k隆抗体。达雷木单抗联合方案的此次获批是基于CASSIOPEIA研究第一部分的数据。

■CASSIOPEIA研究

在欧洲,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加ASCT是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

CASSIOPEIA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研究。该研究纳入1,085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些患者适合接受大剂量化疗和自体HSCT,旨在评估ASCT前后在VTd中添加达雷木单抗是否可改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严格完全缓解率。

在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人员随机分配患者接受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或联合达雷木单抗的诱导和巩固治疗;主要终点为评估移植后100天达到严格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

第一部分结果(在今年ASCO年会上公布,同时在《柳叶刀》发表)显示,D-VTd组获得严格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VTd组(29%vs20%,OR=1.6),获得完全缓解或更好的患者比例、最小残留疾病阴性的患者比例(10-5灵敏度阈值,64%vs44%)也更高。

在研究第二部分,研究人员将获得缓解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达雷木单抗维持治疗(16mg/kg,每8周一次,长达2年)或者观察;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目前,研究第二部分正在进行中。

02

注意!依鲁替尼可引发严重甚至致命的心血管事件

依鲁替尼是一种针对多种血液肿瘤的靶向疗法,可提高长期生存率。然而,2018年12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治疗期间或之后30天内,接受依鲁替尼一线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死亡率为7%,显著高于常规化疗。但是,死亡原因尚不清楚。

日前,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依鲁替尼治疗相关死亡情况。该研究发现,依鲁替尼与几种心血管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包括室上性、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事件、、室性心律不齐、传导障碍、缺血性卒中、[4,5]。

■研究细节

该研究利用VigiBase来分析与依鲁替尼有关的死亡情况。

结果显示,依鲁替尼与较高的以下CV-ADR报告率相关:

室上性心律失常[报告比值比:23.1;p0.0001;信息成分95%可信区间下限];

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事件(ROR:3.7;p0.0001;IC025:1.63);

心力衰竭(ROR:3.5;p0.0001;IC025:1.46);

室性心律失常(ROR:4.7;p0.0001;IC025:0.96);

传导障碍(ROR:3.5;p0.0001;IC025:0.76);

中枢神经系统缺血事件(ROR:2.2;p0.0001;IC025:0.73);

高血压(ROR:1.7;p0.0001;IC025:0.4)。

重要的是,CV-ADR致死率范围为?10%至?20%(中枢神经系统事件、心力衰竭和传导障碍)。依鲁替尼相关室上性心律失常预示预后不良,当同时还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事件时,死亡率达28.8%。

此外,从开始使用依鲁替尼治疗到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3个月,至高血压发生为4~5个月,至心力衰竭、脑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为2~3个月。然而,传导障碍发生得更快,在治疗第1个月内发生。

研究表明,暴露于依鲁替尼的患者可发生严重、偶尔致命的心血管事件。在患者治疗和临床试验设计中应考虑这些事件。

研究者指出,在VigiBase分析中,心力衰竭和传导障碍是新发现的CV-ADR。

03

低成本的关节炎药物或可有效治疗血癌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肿瘤,一种简单的关节炎药物——可能是对其有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6,7]。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

■研究细节

人类JAK/STAT信号通路失调对骨髓增生性肿瘤的发生至关重要,在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许多炎症过程中也很重要。

基于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甲氨蝶呤仍可有效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即使在携带导致MPN的突变基因的细胞中也是如此。

该项新研究通过检查医院记录识别已在服用甲氨蝶呤治疗其他疾病的现有ET和PV患者。

结果发现,在被评估的11例患者中,3例患者在开始/停止甲氨蝶呤治疗后表现出潜在的血液学缓解,而标准化症状评估表明,经甲氨蝶呤治疗的MPN患者的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甲氨蝶呤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研究者表示,鉴于甲氨蝶呤的成本非常低,该研究可在全球医疗系统可负担的预算范围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上内容仅授权湘120健康网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药物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药物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