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得了肺癌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能不能治好,应该是郑医生行医多年来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
可以说,按照大众的看法,大多数肺癌患者是治不好的。
但是,在我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见过不少完全治愈的肺癌患者。
有时候,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上,而应该换位思考一下,那些真正攻克难题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笔者总结了一下,这些扼住命运咽喉的肺癌患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质:
1、发现早期肿瘤有一套系统来描述病变的严重程度,在肺癌中,叫TNM分期系统。
T,指Tumor,即原发肿瘤;N,指Nodal,即淋巴结转移情况;M,指Metastasis,即远处转移情况。
肺癌的分期就是根据这三个因素来评估的。
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远处转移越多,说明肿瘤越晚期,治疗难度越大,效果越差。
2017年1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肺癌研究协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版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标准。
其中,IASLC 分期和预后因素委员会收集了来自全球 16 个国家 35 个来源捐赠的 94 708 个病例的新数据库,以获得不同分期的生存结果:
IA1--5年生存率为92%;IA2--5年生存率为83%;IA3--5年生存率为77%;IB--5年生存率为68
IIA - 5 年存活率为 60%; IIB - 5 年存活率为 53
IIIA--5年存活率为36%;IIIB--5年存活率为26%; IIIC--5年存活率为13
IVA--5年存活率10%;IVB--5年存活率0
在肿瘤治疗环节,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级预防理论。
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即彻底消除肿瘤发生的病因,根除肿瘤的发生发展。
二级预防是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三级预防是指针对晚期病例,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开展一级预防需要找到明确的病因。
有效开展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杜绝肿瘤的发生,自然是最有力的。
想法是好的,但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的一级预防。
例如,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但不吸烟者也会患肺癌,只是发病率较低。
因此,肺癌最有效的防治还是二级预防--早诊早治。
这是一张肿瘤浸润趋势图。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会突破基底膜,侵犯淋巴管,最后侵犯血管并扩散。
基底膜是防止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长城。
因此,如果能在肺癌突破基底膜之前发现并有效切除,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根治的。
2018年,有学者整理了日本多个医疗中心的医疗数据,收集了13个医疗中心72名 "未突破基底膜 "的原位腺癌患者的资料。
研究发现,在术后 5 年的随访中没有出现复发,仅有的两例死亡与肺癌无关(一例死于膀胱癌,一例死于肠梗阻)。
这些预后极佳的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不适,只是在临床 CT 筛查中发现肺部有淡淡的不透明样雾状物,这也被称为玻璃样结节。
玻璃结节
GGN或GGO)。
在必要的年龄进行积极筛查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
对于 40 岁以上或吸烟指数达到 20 包(即吸烟年数≥20 包/天)的高危人群,应至少每 2 年接受一次积极的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2. 缓慢生长
倍增时间是用来描述肿瘤生长速度的指标,表示肿瘤增大一倍所需的时间。
分期代表肿瘤的成熟度,而倍增时间代表肿瘤的侵袭速度,能更好地反应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对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来说,翻倍时间通常小于 400 天。
郑医生曾遇到过一位只吃中药控制病情的患者,从可手术切除的IB期发展到不可手术切除的IV期,只用了15个月。
粗略计算,大约乘以 150 天。
然而,对于那些侵袭性较低的恶性肿瘤来说,它们的生长速度往往较慢,倍增时间可能超过 400 天,甚至达到 1 000 天。
倍增时间较长的恶性肿瘤即使分期较晚,预后也不会太差。
3、团队专业化目前肺癌的主流治疗模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在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如何合理地运用和搭配这些疗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每一位医生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毋庸讳言,更专业的医生及其团队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每一个不幸的人来说,在确诊肺癌的那一刻,肺癌的所有内在特质,包括分期和倍增时间都已经确定。
此时,最迫切、最关键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专业治疗团队。
事实证明,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第一个治疗决定的有效性将对最终的生存结果产生最关键的影响。
因此,要多结交一些医术高明的医生。
毕竟,他们良好的专业水准将在第三方业务能力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4、坚强的心态得了肺癌,心态一定是崩溃的。
但是,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要挺住,要相信现在不断进步的医疗水平,能给治愈带来越来越多的希望。
心态对肺癌治疗有多重要?
郑医生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小时候,郑医生所在的县医院有一个儿科主任,身体特别好,经常冬泳。
突然有一天,检查发现肺里面长了一个肿瘤。
那天,他一个人开车去省城。
在省城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当场心态崩溃,回来后把家人开的车给拉了回来,一直开不了车。
后来,辗转上海治疗,不到一个月就没了。
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我很懵懂无知,真以为肺癌是那么无所不能。
后来,入了行,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我意识到,从他被确诊为肺癌的那天起,他就已经放弃了自己。
而这,正是肺癌在短短一个月内夺走他宝贵生命的关键。
既然快乐或不快乐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因为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未知的未来。
既然医学的不断进步已经治愈了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
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更乐观、更有希望呢?
5. 控制时间长
能在早期发现并治愈肺癌的毕竟是少数。
能遇到的惰性肺癌,侵袭性弱的比例也不高。
那么,对于其他大多数肺癌患者来说,肺癌可治愈的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肿瘤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一位日本学者对这一有趣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在 1993-2006 年期间确诊的肺癌患者中,他选择了 635 名复发性肺癌患者进行研究。
这是因为,从医学角度讲,一旦肿瘤复发,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
因此,将重点放在复发病例上,并从中找出可能治愈的病例,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组 635 名患者中,有 51 人在复发后活了 5 年。
在这 51 名患者中,19 人处于肿瘤控制状态,32 人处于肿瘤负荷状态。
肿瘤控制状态包括
对复发病灶进行根治性局部治疗,被认定为无病状态(disease-freestatus);
对复发病灶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被认定为部分或完全缓解状态。
最终分析发现,肿瘤相关死亡仅出现在肿瘤负荷状态人群中。
而长期保持肿瘤控制状态的患者则完全治愈,只有两例死亡与肺癌无关。
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即使没有那么幸运,没有遇到超早期或等来超惰性肺癌,但只要能好好利用治疗后的前5年,调整心态,积极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肺癌也并非完全无法治愈。
毕竟,如果复发性肺癌都能治愈,那么原发性肺癌更是 不那么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