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药物首页 药物分类 切换频道

中医药辅助放化疗增效减毒

2024-10-12 08:11730

中医认为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之后造成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气血损伤、脾胃失调以及肝肾亏损所致。

由于多数病人在就诊时病情已属中晚期,因此约80%的病人都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其中不少病人由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弱或放化疗剂量较大以及病人之耐受性较差,采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放化疗毒副反应。

中医认为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之后造成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气血损伤、脾胃失调以及肝肾亏损所致。癌症病人在放疗中所导致的毒副反应,表现在其症候群热象较多,热毒伤阴之症较重,因此其主要治疗原则宜以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凉补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和活血化淤为主。

癌症病人在化疗中随着化疗药物在体内累积量的增加,其毒副反应主要为气血损伤、脾胃失调及肝肾亏损等症候群,而热毒伤阴之症不如放疗副反应那样严重,因此其主要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即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和滋补肝肾为主,如出现炎症反应时,可酌情增加清热解毒之剂。

多年来,我们曾多次总结放化疗副反应的治疗效果(第三次总结之病例为21000例):中西医结合组(放化疗加中药组)之完成率在70%-90%之间,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之完成率在50%-70%之间,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病人之全身反应、消化道反应和血象等反应都较单纯,放化疗组为轻,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人的体质得到加强,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少病人由于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都明显提高了远期生存率,如Ⅲ期手术后,由原来5年生存率20%-30%提高到50%—60%以上。

研究证明:

1.放化疗中某些中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和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及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作用。

2.某些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消炎、清热退烧的抗病毒感染作用。一些活血化淤药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肿瘤局部缺氧,从而有利于放化疗增敏作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肿瘤姑息治疗药物选择-消化系统篇
恶心、呕吐:灭吐灵,氟哌啶醇,丁溴东莨菪碱,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奥曲肽(用于恶心与呕吐的基本药品相同,但用药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有所差异。晚期癌症及终末期癌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推荐用于姑息治疗缓解消化系统症状的基本药品目录如下:厌食:醋酸甲地孕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便秘:番泻叶,比沙可啶,矿物油灌肠剂。腹泻:口服补液盐,洛哌丁胺,奥曲肽。

0评论2025-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