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药物首页 药物分类 切换频道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2024-08-12 08:081180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1、化疗药物的分类
各类化疗药物以其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可以分类四大类:
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药物,抗瘤谱广,在体内半衰期短,毒性较大,常用于大剂量短程疗法或间歇用药。进一步又可分为5类:

氮芥类:即氮芥及其衍生物,包括环磷酰胺、消瘤芥、苯丙酸氮芥、甲氧芳芥、抗瘤新芥、甲氮咪胺等。
②乙烯亚胺类:常用的药物为塞替哌。
③亚硝脲类:有卡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等。
④甲基黄酸酯:即白消安。

环氧化合物类:是一类能干扰细胞代谢过程的药物,其化学结构常与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叶酸、嘌呤、嘧啶等相似,通过特异性对抗干扰核酸代谢,产生抗肿瘤效应。
叶酸抗代谢物,如甲氨蝶呤。
嘌呤抗代谢物,如巯嘌呤。
嘧啶抗代谢物,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环胞苷
等。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及其抗代谢药:如羟基脲主要抑制核苷酸还株酶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苷酸从而抑制DNA合成;其他药物还有氨基酸拮抗剂、维生素拮抗剂、DNA多聚酶抑制剂等。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肿瘤药,多数由放线菌产生,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基本上可分醌类、亚硝脲类、糖肽类、色肽类和糖苷类等。近年研究中的新抗肿瘤抗生素有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等。
抗肿瘤植物药: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主要为生物碱类,包括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等。
除以上4种抗肿瘤药外,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其生化结构和作用机理有别于上述药物,这类药物有抗癌锑、门冬酰胺酶、斑蝥素等。
2、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根据药物的作用点不同可以将其作用机理归纳如下。
干扰核酸的合成代谢:大多数化疗药物主要是通过阻碍核酸特别是DNA成分的形成和利用,而起到杀伤细胞的作用。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相似。
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氟尿嘧啶、脱氧氟尿苷等药物在体内的衍生物可抑制脱氧胸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脲嘧啶核苷酸的甲基化,从而影响DNA合成。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氨蝶呤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四氢叶酸,导致5,10-二甲基四氢叶酸缺乏,使脱氧脲苷酸不能接受来自5,10-二甲基四氢叶酸的碳单位形成脱氧胸苷酸,DNA合成受阻。
阻止嘌呤核苷酸合成:巯嘌呤进入体内转变成活性型硫代肌苷酸,抑制磷酸腺苷琥珀酸合成酶和肌苷酸合成酶,阻止肌苷酸转变为鸟苷酸和腺苷酸,又可反馈抑制磷酸核糖焦磷酸,从而影响RNA和DNA合成。
直接与DNA作用干扰其复制等功能:氮芥、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白消安、卡莫司汀等烷化剂和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等抗生素,这类此物具有活泼的烷化基团,能与核酸、蛋白质中的亲核基团发生烷化反应,以烷基取代亲核基团中的氢原子,引起DNA双链间或同一链G、G间发生交叉联结,使核酸、酶等生化物质结构和功能损害,不能参与正常代谢。
阻止防锤丝形成,抑制有丝分裂:抗肿瘤植物药如长春碱类和秋水仙碱能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管蛋白聚合,使防锤丝形成障碍,结果是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有丝分裂停留于中期,最终细胞核结构异常导致细胞死亡。
抑制蛋白质合成:放线菌素D、玫瑰树碱等能嵌入到DNA双螺旋链间形成共价结合,破坏DNA模板功能,阻碍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L-门冬酰胺酶可将门冬酰胺水解,使肿瘤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原料L-门冬酰胺缺乏,限制了蛋白质的合成;三尖杉酯碱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的起始阶段。
许多学者致力于开发不同作用机理的新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抗癌理论,其中包括:①抑制肿瘤血管生长;②促使癌细胞逆转,如六甲基乙二酰胺就具有使肿瘤细胞向正常化逆转的作用;③抗肿瘤转移性作用,如双二酰胺类,其作用是可以促使肿瘤包膜的形成,防止瘤细胞扩散;④作用于细胞结构成分如细胞膜、细胞器或细胞生物大分子等,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或者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
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密切相关。按恶性肿瘤药物对各细胞增殖周期的敏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大类。前者主要作用于增殖周期各期的细胞,包括G0期细胞,这类药物包括烷化剂和大部分抗肿瘤药抗生素。其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呈剂量依赖性,以大剂量冲击治疗为宜;后者主要作用于增殖期细胞,对Go期细胞不敏感,抗肿瘤植物药物主要作用于M期,抗代谢药物作用于S期,这些药物的特点是呈给药时机依赖性,宜小剂量持续给药。了解和掌握药物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可以指导临床正确地使用化疗药物,降低毒副作用,以发挥药物最佳治疗效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维生素B17被传是治癌神药 专家辟谣:说法不可靠
王兴国提醒,在使用维生素B17时需要非常慎重,不能单纯地相信这种物质能够治疗癌症而不去正规的医院就医,从而耽误病情。专家表示,其实维生素B17治疗癌症早在19世纪就有这方面研究,但之所以没有形成药物,表明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具备形成药物的条件,是否能够对人类的癌症有治疗作用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王兴国:我们注意到,有很多人就觉得维生素好像是很随便的一个东西,有时候会出现加倍服用或者是重复服用,吃了这个产品同时也吃下一家产品,就叫重复服用。王兴国:首先,这种物质虽然把它叫做维生素B17,但它并

0评论2025-07-034

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特点有哪些?
并能有效改善和增强病人各相关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全身情况很快好转,如精神状况好转,食欲增强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转录调控多种功能不同的分子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的生存与增殖信号途径,血管生成及物质能量代谢途径,放化疗抗性,浸润转移等多个方面的活性进行抑制,达到"此消彼长"的效果,协同正面攻势,一举导致细胞凋亡.基因疗法是通过口服或注射基因药物来抑制肿瘤源发和扩散,使癌细胞主动性凋亡,以达到延长生命的效果.与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方法相比,基因治疗基本无副作用,对正常细胞无损伤,没用痛苦

0评论2025-07-034